北京二级医院将重新“洗牌”

时间:2022-09-11 05:17:21

北京二级医院将重新“洗牌”

日前,北京市社区卫生工作会召开,社区卫生政策明朗。其中,医疗机构三级变两级,对于众多的二级医疗机构来说面临着重新选择的机会。二级医院何去何从?如何按照规划完成转型?

生存困难是个老问题

去年以来,改变现有城市医疗服务体系的呼声开始出现,有观点认为,为了实现政府有效投入,应将现有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转变为“社区机构提供基本卫生服务与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相结合的两级服务体系,目前政府要大力发展社区卫生,而医疗机构在目前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暂时靠自身医疗服务维持生存发展。这种观点被看做是对原有体系“革命性”的变革。

据了解,北京市有1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其中有51家三级医院。三级医院每天人满为患,而区县级政府所属的二级医院生存困难的问题已经持续了多年。

笔者在城区的两家中医院看到,门诊楼已经年久失修,下午医生们闲坐在诊室里,半小时才来一个病人。一家二级医院的医生告诉笔者,他们现在只发60%工资,其余部分要按绩效考核之后再发,如果病人少了,到月底还拿不上全工资。

在研讨会上,与会院长和专家分析了北京市二级医院存在的问题:

首先,由于各区县政府投入不足,政府定的医疗收费价格低于成本,一些二级医院基本上处于勉强维持状况,医院基础薄弱,医疗设备和医疗环境很差,也使患者的医疗安全难以保证。

另外,院长们提出,由于要自谋生路,部分二级医院更多地要考虑如何挣钱,因此医院在规划学科发展上,往往向经济效益好的科室倾斜,而忽略了全局发展,导致一些医院学科带头人缺失、业务流程不尽合理、医务人员整体水平差异较大。而且部分二级医院的管理者知识老化、观念陈旧,不敢大胆创新,不能适应当前形势,急需提高管理水平和领导水平。

也有专家认为,北京城区的大部分二级医院一直是在总体实力不足的情况下,和三级医院“较劲”,往往是处于“跟跑”状态,其服务一直是“疾病模式”,缺乏核心竞争力,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服务方式和提供的“产品”可替代性非常强,因此总是处于“落后”状态。

转型“迫在眉睫”

此次北京市提出,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机构,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有关专家认为,一方面政府鼓励二级医院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另外,二级医院也可以根据需要转型,从综合医院向有专科特色的医院发展,也可以剥离一些床位办成以老年护理、康复为特色的机构;或者进行资源整合,打破区域界限,与三级医院建立托管关系或被兼并。

在这方面,北京市的一些二级医院也开始探索。北京垂杨柳医院院长何兴图告诉笔者,垂杨柳医院2004年与同济大学附属医院“携手”,成为该院的附属医院后,选择以发展“微创”技术为主导的发展路子,通过调整管理流程、整合技术、引进人才等措施,医院的整体实力得到极大提升。以“女儿式”服务为特色的原北京厂桥医院院长白爱萍介绍说,去年厂桥医院与一直处于困境的北京西城区护国寺中医院合并,经过多项改革措施,医院活力大增。

背景资料:北京市市委常委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

北京市为从根本上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关于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意见》提出,调整北京现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职能,将适宜在社区开展的基本医疗、康复、护理及预防保健工作交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承担。把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摆在基础位置,以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面向全体居民,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对社区卫生机构不能诊治的患者实行转诊制。

《意见》提出,北京将在2008年前,把现有二级医院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医院或以老年病、慢性病康复治疗为主的医院转型,部分综合服务能力较强的可以发展为区域医疗中心,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有序医疗卫生服务格局。

北京城市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每30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全科医生,每25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社区护士,每20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预防保健人员;农村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原则上按照每2000名服务人口配备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预防保健人员。

上一篇:和谐理念指引医改走向 下一篇:新医保:刺激年轻人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