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门诊 第20期

时间:2022-09-11 04:34:25

纸上门诊 第20期

问题1: 如何让孩子虚心接受批评?

我女儿快5岁了,今天带她去上跆拳道课,是第一次试上。女儿因为东张西望被教练提醒,第二次被提醒时,教练说:“如果你再不认真听讲,我就要打你屁股了。”过了一会儿,她举手说要上厕所,一来到我跟前就开始抹眼泪。我带她到厕所时,她说不想上了。我说:“上跆拳道课是你自己要求的,当然要坚持。”回到训练场,她怎么也不肯进去,后来是另一位教练把她抱进去的。过了一会儿,她平静下来了,就跟着一起训练了。上完这次课后,她还是愿意接着学习的,但回到家里,她就说不喜欢批评她的教练,喜欢那个抱她的教练。

平时,要是别人夸奖她,她就会很高兴;要是谁说她什么缺点,她就很不高兴,还大声地说别人,甚至举起拳头要打人。

我女儿个性很强,这样的孩子怎么引导她虚心听取别人的批评与意见呢?

你女儿的这种反应属正常心理,孩子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往往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比成年人敏感,我倒觉得,她这种个性并没有不良的后果。

谦虚是人类的美德,但谦虚精神最好在孩子上小学后、开始懂事了再教,那样最好,到时候告诉他们:“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幼儿时期这种谦虚教育达不到目的,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他们自信、自豪,在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是好棒的。“我什么都能干,我最棒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个阶段有错误也不用批评,该批评时就要批评,甚至不乏严厉的批评,但这种批评必须建立在“孩子仍然是一个优秀的孩子”的前提下,显然,第一个教练的批评方法欠妥,不应怪你的女儿。

问题2: 孩子“左撇子”,要不要纠正?

我的儿子3岁了,不知是否遗传于他爸爸,也是左撇子,而且连握笔也是用左手。如果刻意纠正他用右手握笔,他也知道该用右手,但很快还是会换用左手。现在家里人对此分持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应该纠正,要不然上学没法写字,而且容易跟同桌“打架”;一种认为不应该刻意纠正,用左手写字能开发右脑,会更聪明,长大后再随他自己的意志纠正,很多名人都是左撇子呢!我个人倾向于“应该纠正”,但在实际玩耍游戏的过程中,每次的刻意纠正往往不欢而散,令他反感甚至哭闹。为了不中断他玩耍游戏的兴趣和连续性,我现在不得不在游戏过程中只提醒1次,之后就漠视,或主要纠正他错误的握笔姿势。请问杨主任,我该不该纠正他左撇子的习惯?

左撇子不应纠正,左撇子对外界的反应速度比惯用右手者快0.07秒,左撇子好得很。

左撇子的优势除了反应快,还有就是可以利用他的这一特点,来进行“左右开弓”的训练:左手能握笔,右手也学学;左手会拿筷子,右手也锻炼锻炼;左脚踢球,右脚也试试看。多多进行“左右开弓”的训练,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哦!

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中间由两三亿根“并骶体”联结,过去有人认为左脑是优势脑,我的孩子今后要当爱因斯坦,就训练左脑行了,但殊不知单纯左脑发达的人通常是有问题的,说不定还会住进精神病院。

上世纪80年代开始,科学界掀起了一场“右脑风暴”、“右脑革命”,注意,叫“风暴”,叫“革命”无非是呼吁大家:右脑开发十分重要,尤其是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婴幼儿时期。

受大脑司令部管辖的人的各个部位,正好是交叉接受大脑两半球的指挥的,左右开弓能使大脑发育呈现高效应发展。打个比方,我站在一面镜子面前,我只看到一个我,当我的前后各放一面镜子时,镜子里就有无数个我。

左右开弓的训练,就好比两面镜子的作用,是锻炼大脑的最好的“体操”。

因此,科学的训练大脑应该以“全脑教育”为口号,左右脑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再说一遍,请不要纠正孩子“左撇子”的习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由于父母强制性地让他们改用右手而导致紧张焦虑,甚至出现口吃。

问题3: 怎样才能培养一个乐观、豁达的小男子汉?

我家儿子今年4岁半,上中班,刚过4岁生日时,他突然特别爱写字,经常拿着字宝宝对我说:“妈妈,我要画字宝宝。”他写得还真像那回事,那段时间他就像着了魔一样,放学路上、看电视时,只要看见想写的字,他都会写,拦都拦不住。这段时间,他的热情不太大了,也许因为我们都忙,孩子也没几个同伴一起玩耍,所以他性格有点内向,在外面有点胆小,老师给他的评价是不太自信,自尊心又特别强。大家一起玩游戏,如果他输了,别的小朋友笑一下,他会哭,甚至一整天不高兴。他也不爱运动,跳绳、拍皮球,一做不好就不碰,光窝在屋里玩。他就是怕困难,我也尝试改变他,但效果不大。请问老师我该怎样才能培养一个乐观、豁达的小男子汉呢?另外,我还想问问,他这个年龄学书法合适吗?像他这种性格,应该给他报个什么兴趣班?

4岁半的孩子不宜过早学写书法,理由是目前他手部的小肌肉群尚未发育成熟,一定要让他学,只会事倍功半。像你说的他突然特别喜欢写字,那我们也不要破坏他的积极性,作为一种游戏,写写画画当然有好处,但练习书法则有更高的要求。

另外一点,人的性格有内向型、外向型,本无所谓褒贬,但在幼儿时期,总还应提倡活泼好动一点,这样有利于他见多识广,学习人际交往。现在看来,你的儿子有“退缩行为”,还有一点社交焦虑,这种退缩和焦虑,明显会妨碍他的成长。

首先要有耐心,可能由于“过保护”的环境造成他内向,家长只要稍稍给他创造机会,就能帮助他建立自信。如果过于着急,说一些刺激的话,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他在群体中退缩,这种现象叫“场面缄默”,因此,家长要多和邻居及孩子同班同学的家长接触,由大人进行“榜样诱导”,同时也能使你的孩子更熟悉他人的家庭。

以下几点希望做到:

让孩子在伙伴面前干一件自己拿手的事情或表演一个拿手的节目。

让孩子在家人面前唱歌,记得你们要表扬他哦。

对于幼儿园的活动,可以让他提前预习,等到正式开始时,他已有八成把握。

经常带他出去,与同龄孩子一起玩。

安排孩子做一两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上街买一瓶酱油等。

不断赞美孩子:“你是一个很棒的孩子!”

问题4: 如何让孩子更加专注?

我女儿上小学一年级,刚上学时很好,可渐渐地,她喜欢上课说话。老师很头疼,我们知道后也很焦急,想了各种办法都没用。以前老师说她几句,还能起效几天,可最近老师批评她也不见效。我女儿上幼儿园时,前半段老师都夸她,可大了些,就爱说话了。每天我都要跟她说无数遍这个话题。她每次都说改,可就是改不了。杨教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首先,与老师建立联系,在可能的情况下,把孩子的座位调到靠近老师的位置,请老师多向她提问,她说话时,请老师多提醒她。

上课爱讲话,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可是用磨破嘴皮子的方法去纠正,不见得有什么效果,还是要用行为来纠正。

在家里,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抽签问答”――家长自制一些题签,由孩子按签上的题目来回答,答对了可以给个小奖品,答错了可要罚唱歌或跳舞。

还可让他做一些专门性的练习,例如挑一小段课文,让孩子朗读后,把你要他找的一些字词划出来;也可以由家长编写一段十几句话的短文,每句话里有一两个错误,如漏字、错字、别字、词义不搭等,让孩子去默读、朗读、找错、改正。

这些练习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要注意趣味性,主要是提高她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注意力自然就会集中。

还有一点要记住,孩子有些许的进步,都别忘了表扬她哦。

上一篇:女儿老生病,该怎么办? 下一篇:智慧广场 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