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及教育

时间:2022-09-11 03:23:38

谈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及教育

摘 要 现今,大部分高校对独生子女大学生出现的新现象的了解不清,不能根据现行的情形进行教育方式方法的调整,因此在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的教育过程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这一缺点进行具体地阐述相关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独生子女 大学生 生活适应

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教育过程中,广泛开展积极健康、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形成积极进取、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营造出平等民主、活泼轻松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生活适应活动就是高校开展独生子女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活动的良好载体。校领导访谈各院系教职工,教职工访谈全体学生,征集并解决学校发展、学生需求中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教职工和大学生纷纷提出建议,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意见。

1 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主要适应问题

1.1 环境适应问题

校园环境初入大学的独生子女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根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可将其划分为教育类、文体类、实践类三种。教育类活动载体,是指为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直接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如高校举办的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文体类活动载体,是指各类文体活动,如高校举办的各种演讲比赛、体育竞赛、书评影评活动、文艺演出、艺术欣赏等。实践类活动载体,是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高校举办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三下乡”活动、调研活动等。对环境越熟悉,就会体验到越多的安全感。首先要尽快熟悉校园地形。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开展各种活动需要一定的场所,如要进行大学生生活适应教育,须有相应的物质设施和活动场所;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须有一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而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着活动场所不足,活动基地匮乏的问题,这势必会对活动载体的运用产生较大的制约。据了解,许多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参加人数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不足。

1.2 人际环境问题

大学里的人际环境主要包括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大多数独生子女大学生认为当前高校生活服务活动的内容过于单调、无法引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热情、需要革新和补充。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清醒地看到这些新的变化,根据社会发展要求精心设计、创新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教育活动载体,以提高活动载体运用的质量及其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还必须不断更新活动内容,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活动载体的教育作用,切实提高活动载体的实效性。

1.3 生活适应问题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从做饭、洗衣服到理发,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父母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可以说,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

1.4 学习适应问题

大学的教学设施要比普通中学齐全,教学内容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有不少教育者不善于运用活动载体对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教育,他们往往将生活适应能力教育与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活动区别开来,更习惯于通过课堂、开会、谈话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不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或信息寓于活动之中,因而未能充分发挥活动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教育中,也还存在另一种情况,那就是某些教育者对活动运用过多过滥,不讲求实效。笔者在访谈中了解到,不少高校开展活动过多过滥,让学生不厌其烦。

2 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问题的教育

2.1 建设一支确能承担指导工作,并能有效开展心理咨询的工作队伍

这支队伍一般应分三个层次: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总结,找到新旧课的联结点,从而引入新课。以丰富的图片、史料、文学作品等相关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进行了本节课的授课过程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高校学生生活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选择一个让学生易于接受的目与目之间的过渡,注重教材内容前后的练习是教师亟需思考的问题。

2.2 情感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学习,了解到新文化运动中民主与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对于中国发展的长远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在学习中感受有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无畏的探求真理的精神,启发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要勇于探寻真理,做到求真、求实,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时启发学生要辩证的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懂得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多元文化并存的中国,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保持民族独立的个性。

2.3 加强对活动载体的综合运用

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活动载体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种活动载体都有其运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要顺利开展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全面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单凭某一种或几种活动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显然是不够的,需要对多种活动载体进行大学生生活适应训练综合运用。也就是说,围绕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某一主题,可同时或交替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活动。如为提高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适应性能力和水平,可开展军训、讲座、报告、新老同学交流等多种活动,多种活动从不同角度作用于大学新生,共同提高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再如,对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也可运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载体进行。在生活适应能力理论课对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可请革命前辈作报告、组织参观革命纪念地、考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工程等,从而从不同方面强化课堂生活适应能力教育的内容。实践证明,综合运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的活动载体,有助于发挥活动载体的综合效应。

36 结论

总之,高校在独生子女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不断优化教育方案,提高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弄清每一种具体形式的特点、适用范围、运用要求等,以更恰当的运用活动载体,使其在高校独生子女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一篇:医学留学生中国文化实践活动的思考 下一篇:以开放视野推进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