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2-09-11 02:16:19

基于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研究

摘 要: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十分迅速,并且逐渐呈现出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和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不可避免的对我国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影响。以下主要针对当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现状以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货币供给;影响

一、业务发展现状

1.业务形式

银行同业业务最初仅限于商业银行之间的拆借,以解决短期流动性为主,而同业的概念也来源于此。从2010年至今,我国的同业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在业务类型之上也有诸多的创新。银行同业业务泛指商业银行之间及其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融通业务,具体包括了租赁、基金、信托等机构。如下表所示是银行同业业务科目。

表 业务科目

2.发展特征

第一,规模扩大迅速,占比快速增加。从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趋势来看,其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商业银行同业业务规模正在快速的扩展,如图1和图2可以看出,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总体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尽管在2012年曾经速度有所减缓,但总体趋势却未曾改变,依旧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从2009年末到2013年6月,银行同业资产规模有了大幅度的上升,同比增长超过30%,对比总资产的增长速度更是快上几倍。同业负债上升迅速,同比增加超过24%。

第二,就业务结构而言,同业资产大部分偏重于买入返售,而负债业务则侧重于同业存放。如图3所示,在这16家上市银行当中,其中在买入返售之上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下降了12.1%;存放同业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4%;拆出资金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上升了7.9%。在同业资产当中,买入返售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如图4所示,除了同业存放占比有所下降,其余各项均呈现上涨趋势。从总的变化趋势来看,资产结构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负债结构则变化不明显。

第三,比之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型商业银行资金流入增加,正逐步取代大型商业银行。同时,在同业往来当中的资金净流入额之上,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之间的差距还在持续扩大。

二、银行同业业务对货币供给造成的影响

1.优化资金配置

就单个银行而言,在其运行过程当中,如果短期缺乏资金则可以通过同业业务的方式,暂时获取所需资金,同时对于让渡资金使用权的银行而言,也将获得一定的收益,有效的优化了资金配置。并且对于贷款需求较多,但是在头寸之上又较为短缺的银行,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扩展规模。就整个银行体系而言,这种方式表面似乎仅仅存于银行之间,似乎对货币供给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事实上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促进资金的优化配置,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了整个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能力。

2.创造“额外”货币供给

目前我国对于货币创造管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即直接和间接管制。尤其是面对近几年以来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但投资需求却一直处于较为旺盛的状态,使之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在这种情况之下,银行主要通过回购业务、同业代付等,一方面规避了管制,对信贷供需之上的缺口进行弥补,另一方面也获取了“额外”货币供给。

3.创造虚拟货币供给

银行之间开展同业业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金的融通,而一旦其悖离了实体经济需求,就容易导致资金和实体经济之间相互割离,游离于其外,通过自我派生、膨胀等方式流动,从而使得金融泡沫化发展,导致经济虚拟化。比如某个企业现将5000万保证金存入某银行当中,银行则开出承兑汇票1亿。然后该企业利用这张汇票在另一家银行贴现1亿,获得融资之后再继续存入保证金,得到新汇票,再贴现……如此循环,由于目前并没有实现百分百的保证金制度、不承担兑付风险等,因此在这种方式之下合同双方都将受益。就整个银行体系而言,更是获得了高达2亿的净增款项。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这部分资金由于悖离了实体经济,因此并不会进入其中进行流通,反而只能在银行体系内部循环、派生等,这种方式提供的货币供给就可以看作是虚拟的供给。

三、结语

目前银行同业业务主要有存放同业、买入返售等类型,且发展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而同业业务也将对货币供给造成虚假供给、优化资金配置等影响。这就要求要进一步规范同业业务的发展,使其符合实体经济需求,并不断扩大其有利影响,从而促进银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卢紫.中国货币供给形成路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

[2]蒋少华.电子支付发展对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3]姚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3.

[4]肖睿.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对货币政策冲击[D].西南财经大学,2013.

上一篇: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对比分析 下一篇:信息化背景下完善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