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9-11 01:43:27

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近年来,渭北苹果树受腐烂病危害后,常造成骨干枝处树皮腐烂形成病疤,阻碍树体养分的输送。轻者使果实品质下降,效益低下,重者整株死亡。为了有效防治苹果园腐烂病害的发生危害,现就渭北苹果树腐烂病害的发生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整理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1 腐烂病发生原因

(1)果园小气候恶化。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和树龄的增长,以及树形不合理,通风透光条件变差,为病害的滋生蔓延创造了条件。(2)肥水不当。氮、磷、钾肥料施用不足或比例搭配不合理,有机肥及微量元素补充不足,秋季土壤需水量过多,春季土壤干旱板结,肥力下降,树势衰弱,也是病害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3)病虫害统防统治不得当。(4)果园负载不合理。疏花疏果不到位,负载量过大,大小年严重。(5)修剪伤口过多。伤口保护不严格,保护不得当,造成树势衰弱,导致腐烂病的发生。(6)人为传播。在修剪过程中对工具消毒不严格,用带有病菌的剪锯修剪,形成人为传播。(7)环境清理不彻底。园内病枝、残果、残叶及杂草清除不彻底,为病害发生创造了条件。

2 腐烂病危害症状

苹果树腐烂又名烂皮病,是渭北果区发生最为严重的一类枝干病害,常造成树体局部枝干的皮层腐烂、坏死,甚至全树死亡。其表现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溃疡型。多发生于树体主干、大枝和枝杈部位,初发生时呈红褐色或暗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形,稍隆起。组织松软,水渍状,有酒糟味。其后病疤长出许多小颗粒,天气潮湿时渗出黄色丝状物。后期病部失水干缩下陷,与健皮组织交界处形成裂缝。发病严重时也可深达木质部。(2)枝枯型。多发生在2~3年生小枝上,春季在发病的小枝上病部迅速扩张失水,不呈湿腐状,很快环绕枝干,使病部以上枝条枯死,病部散生出众多黑色颗粒物。

3 腐烂病发病规律

腐烂病病菌一般在病皮内越冬,春季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经伤口入侵。侵入树皮内的病菌并不立即发病,只有在被侵染部位的树长势衰弱或死亡时,才开始扩展、蔓延。春季和秋季是发病的高峰季节。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树势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管理粗放、衰弱树易得病。反之,少得病或不得病,冻害和日烧也是病害发生流行的重要因素。

4 腐烂病的防治技术

4.1 基础性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多施有机肥,行间种草,培肥地力,促进根系健壮生长。(2)合理修剪,调节负载量,严格疏花疏果,避免出现大小年现象。(3)及时清园,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残枝,残果,杂草等带出果园集中销毁。(4)定期检查,及早防治,将刮治时间提前到采果后至落叶前,剪锯口要及时保护。

4.2 化学防治措施

(1)矿物源农药,春季萌芽前树体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夏季苹果树落皮层形成期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刷主干、主枝和枝杈部位,可有效预防腐烂病的危害。(2)生物源农药,春季萌芽前树体喷10%农抗120水剂1 000~1 2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1 000倍液;夏季6―7月树体落皮层形成期用10%农抗120水剂100倍液或1.5%多抗霉素50倍液涂刷主干、主枝和枝杈部位;果实采收后,用43%好力克(戊唑醇)500倍液喷雾。

4.3 刮治及包泥措施

(1)3月上旬至5月下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苹果树腐烂病高发期,要经常检查,及时刮治。刮除时要彻底刮净病部组织,在其周围刮去0.5厘米左右的好皮,病斑刮成菱形。刮后伤口涂上1%硫酸铜溶液。刮掉的病皮、木渣等要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可在雨后或早晨有露水时,呈红褐色,病症明显,便于发现。刮治要达到以下标准:①要彻底,刮去0.5厘米左右的好皮。②要光滑,刮成菱形或纺锤形,不留毛茬,以利伤口愈合。③刮后及时涂拂蓝克。(2)包泥法:用土、草木灰及少量尿素合成泥浆,或纯尿泥,或牛粪泥浆涂抹病部,厚度要超过1厘米,大于病斑2~3厘米,要挤压紧密,不留空隙,用塑料袋捆扎,做到包扎要严不露缝隙。

4.4 桥接及涂白法

(1)桥接是为了沟通上下营养的输送,是复壮树体,防止病枝烂树枯死的挽救措施。(2)树干涂白:冬季树干涂白是为了降低树体温度,减少冻害和日烧,也可防止鼠兔危害。对人、畜、机械造成的伤口要修复光滑,并涂保护剂。涂白剂的配方为:水30千克、生石灰10千克、石硫合剂1.5千克、动物油0.25千克。

(作者联系电话:13571057135)

上一篇: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下一篇:柑橘病虫害防治须抓住春后关键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