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浅思

时间:2022-09-10 11:22:04

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浅思

摘 要:语文是一科内容丰富、源于生活的科目,对学生潜能的挖掘具有促进作用。语文是承载我国母语最主要的一门学科,语文不仅内容丰富且涉及范围广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小学语文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若能够将语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冲破两者之间的阻碍。让语文社会化、生活化,将语文融入生活,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感知语文,在语文中认知生活,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思考

知识的获取必然是通过教育实现的,而教育则来源于生活,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探究到课本之外的知识。目前,我国教育事业仍处于较为陈旧的局面,传统的教学形式仍在沿用,将语文教学作用扭曲,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语文本身广博丰富的知识学生无法真正领略。因此,如何将语文教育方式生活化,教学内容简单化,让学生全面深刻了解语文知识,是当前需深入探讨的课题。语文教育的生活化,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更好的融入生活、适应社会,进而得到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策略

(一)教学情境的构建

小学生处于懵懂时期,对社会、生活和学习只有初步的认知,但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充满探寻的欲望,针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教师成为了他们的引领者,是他们步入成熟的动力之源。语文科目源于生活,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将语文生活化,让学生将实际生活经验带入到语文学习当中,与语文零距离接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在生活中认知语文的自觉性。教师适当将语文课本内容创设情境,让其亲临其中深入思考,将复杂的情景简单化,方能真正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包含的真实意义,让学生们用语文表述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与课文切合的情景,进而充分呈现课文所述内容,让学生领悟课文所蕴含的情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迈入这样的一个学习环境之中。另外,引导学生应用日常生活经验,来体会、感知语文知识。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开展课堂讨论

小学生各个方面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于一切新奇事物都充满好奇,但是这种好奇是短暂的,小学生注意力的转移也是迅速的,欠缺坚韧的意志力。可是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学习态度。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若只让学生单纯的对文章进行阅读,长此以往必会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融入到文章的情境中分析探寻,进而领悟文章的精髓。与此同时,开展课堂讨论,就同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必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会产生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倾向,让小学生各自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想法,在课堂上为学生开展辩论赛,让小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就同样的问题各抒己见,利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思考,在讨论中得到学习,最终达成共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在辩论中活跃学生思维。这样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的同时,实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三)课后实践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体现在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致使教师在教学中以应对考试为教学目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对语文丧失了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应在课后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置身于实际生活,体会感受生活,获取语文知识,是语文教育的必要补充。利用生活资源,收集生活信息,将教材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材,迈入生活课堂,吸收知识,扩展知识面。教师还可以指引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查阅资料收集信息,利用考察等手段收集相关材料,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知识面。此外,收集信息与材料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运用学习方法的过程,也是实践和提高的过程。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运用到课堂中、社会生活中,一切有语文的地方均可应用。

二、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语文作为承载我国母语最重要的学科,是每个中国人必须掌握的学科,语文的学习过程也是挖掘潜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领悟力和接受能力的过程。传统教学形式致使语文教学刻板单调,大量习题的练习,阶段性的考试,几乎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若将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让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在生活中探寻语文知识,从学习中感受生活的乐趣。传统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必须摒弃,积极运用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新型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文素材来源于生活,所以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应以课堂为出发点,将语文教学融入生活,让实际生活与语文课文直接对话,进而达到语文教学目的。将语文教育生活化,授予文章生命力,深入体会作者文章蕴含的情感,进而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文章所要表述的含义。将语文教育生活化,指引学生迈入更加宽阔的知识海洋,主动探寻生活和学习的乐趣。如此才是真正的学习意义,感悟人生、热爱生活。

参考文献:

[1]许金霞.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赤子(中旬),2013,10:361.

[2]陈静.浅谈对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关爱明天,2015,(7).

上一篇:放飞学生思维 写好想像作文 下一篇:高中物理家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策略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