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浅析

时间:2022-09-10 08:35:41

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浅析

【摘要】本文结合审计实践,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全过程跟踪审计进行了探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同时为各级政府建设部门加强项目建设管理、提高项目建设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对提高审计工作水平和履行审计职能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动态

建设工程全寿命过程包含了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工程竣工结(决)算及后评估等阶段。审计机关必须前移审计“关口”,实行从前期准备、建设实施直至竣工投入使用的全过程跟踪审计,从而做到及时发现并纠正问题,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和优点1.1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定义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对政府性投资建设项目前期资金运用情况、建设程序、招投标、预算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现场签证、设计变更、设备材料采购、工程结算及有关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全过程的审计监督。

1.2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使监督关口前移,有利于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审计效果、规范项目建设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实施。

2、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实施内容

2.1项目建设前期准备阶段

2.1.1建设程序履行情况审计

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等是否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批;项目选址、建设规划、用地许可及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方案等手续是否齐全、有效;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开工报告等是否办理齐全;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材料采购等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招标等。

2.1.2工程概预算编制情况审计

审核概预算编制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达到规定的编制深度,工程量的计算是否正确,选套的单价是否与定额规定相符,各种取费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和费率计取。审核概预算调整原则、调整系数、增加费用的恰当性。

2.1.3征地拆迁情况审计

审查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手续是否齐全、合规;征用土地的面积是否属实;土地补偿费等补偿支付标准是否合理、合规,是否及时、足额支付到位。有无擅自扩大拆迁范围、提高或降低补偿标准的情况。

2.1.4工程量清单编制审计

审核工程量清单编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要求,暂定项目是否合理,防止留下不合理的追加工程款缺口。

2.2项目建设实施阶段

2.2.1项目资金来源与使用情况审计

建设资金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到位,使用是否合规,有无侵占、挪用建设资金等问题,有无损失浪费情况。

2.2.2合同履行情况审计

审核工程实施是否按合同条款履行,有无违法分包、转包工程;合同变更、增补、转让或终止的真实性、合法性。监督工程变更程序是否合规,变更内容是否真实,变更手续是否齐全。审核合同执行中的索赔、奖罚和材料差价等问题。

2.2.3工程价款计量支付情况审计

对隐蔽工程进行质量和数量监控,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审查工程结算和工程财务资料,审核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真实、准确,有无偷工减料、高估冒算等问题。

2.2.4工程价款结算及财务核算情况审计

工程款的结算依据是否齐全,结算方式是否符合规定。预付的备料款和工程款是否如数进行了抵扣,质量保证金是否留足,有无超付工程款问题。设备、材料的采购价款及运输、保管等费用核算是否准确。

2.3项目建设竣工决算及移交阶段

2.3.1 概(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审核各次概算的变更是否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有无擅自改变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规模和提高建设标准的问题。核实项目建设成本,确定建设项目超概算的金额,并分析产生的原因。

2.3.2竣工财务决算情况审计

审查工程成本核算及账务处理是否符合相关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审查合同中关于工期、质量等奖励和处罚条款的实际执行情况。审核竣工工程概况表、竣工财务决算表。

2.3.3项目投资效益评审

通过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经济指标,评价项目建成投产后的获利能力。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分析贷款偿还能力,评价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

3、全过程跟踪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

3.1部分建设项目没有严格按规定进行招投标

一是有的建设单位将建设项目中的部分项目分解,规避公开招标,采取邀标或者议标方式,直接指定给特定的施工单位承建;二是部分招标、设计、监理等服务标的未按规定进行招投标,由主管部门或建设项目指挥部直接指定;三是有的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及其工程量清单存在错误。 3.2工程项目合同不规范、不完整

一是有的合同条款不完整、不明确,有的条款实质性内容与招标文件不一致;二是水电安装、装饰、零星附属工程未按规定签定施工合同;三是有的合同条款签订有明显将风险转嫁给建设单位的现象,如:工程实行清单计价招标的,在合同条款签订时,又对材料价格进行调整,同时合同又注明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按实结算不执行投标报价,违反了工程量清单计价规则的相关规定及招标文件的约定。 3.3工程项目概、预算管理不够严格

一是项目概算编审不严格、超概算投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有的工程未经过批准擅自变更,增加项目或提高标准增加投资规模的现象比较突出。 3.4工程项目管理不够规范、到位

一是部分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有的工程项目质量达不到规定标准;二是施工签证把关不严,部分现场签证随意性较大;三是有的建设单位或者项目建设指挥部有关调整工程价款结算、工程材料(设备)价格等会议纪要与相关法律、法规和现行规范性文件规定相违背;四是工程验收不及时,工程资料收集不全,工程竣工后没有绘制竣工图等。

4、审计意见及建议

针对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提出如下建议:一是要加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工程招投标法,及时签订施工合同,且合同的实质性内容必须与招标投标文件相一致。确需变更合同实质性内容时应上报当地政府研究同意。在工程招标过程中要优先选择业绩好、信用好、技术高的施工单位,严禁违法转包分包、挂靠等现象发生。参建各方应依法签订和执行合同,确保批复的概预算的严肃性。

二是建设单位要组织询价小组做好相关工程材料询价的市场调查工作,参照省、市建设标准定额站的信息内容严格把关;要加强工程签证管理,严格把好变更签证关,防止高估冒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严格按图施工,对需要变更部分,在征求原勘察、设计等部门意见后,按程序规定,办理变更签证手续后再进行施工。同时要对设计单位实行招标制和责任追查制,避免粗劣设计造成损失浪费。

三是发改、建设、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共同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计划和规定程序实施,建立健全工程管理、现场签证、验收等制度,明确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的责任。

5、结束语

总之,运用全过程跟踪审计方法进行建设项目造价控制,实现了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有效预防了“三超”现象。只要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与施工、监理、建设管理等工作密切配合,科学合理地选择审计跟踪点,准确掌握审计参与的程度,把握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审计程序和审计质量保证体系,全过程跟踪审计就会逐步完善并步入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1997年;

[2]审计署.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办法,2006年;

[3]时 现,朱恒金.建设项目审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曹慧明.建设项目跟踪审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上一篇:TSP超前地质预报及其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析土建工程项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