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10 08:23:07

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优化研究

摘要:从系统理论的角度上看,当前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存在整体性不足、工作流于形式和工作适应性不强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需要规范心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完善相关工作制度以优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机制,提供应急救援前、中、后阶段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服务以优化心理服务工作内容,优化心理服务工作的软硬环境,完善心理服务工作的效能评估,提高官兵自我心理服务能力以强化心理服务工作的保障。

关键词: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优化

消防官兵应急救援的心理服务工作是针对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官兵可能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按照心理活动规律,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加以预防和治疗,帮助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调节机能,开发心理潜能、解决心理问题,走出心理误区,促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专门工作。消防官兵在执行应急救援任务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频繁出现。而当前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心理服务工作效能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必须结合消防部队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优化官兵救援心理服务工作。

一、做好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公安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质

消防官兵的心理素质制约着消防装备技术性能的发挥,同样的装备掌握在不同心理素质的消防官兵手中,它所发挥的效能和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无论消防官兵使用的设备多么先进,如果其心理素质差,在应急救援任务中出现紧张、恐惧的心理,将很难有效地使用好手中的装备,更难以顺利完成任务。因此,消防官兵心理素质建设是消防部队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优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有助于提高官兵心理素质,通过调节心理机能的作用和效能,以适应应急救援中出现的各种状况。

(二)有利于提高消防部队政工干部的心理服务能力

作为消防部队政工干部,拥有专业的心理服务能力是搞好部队政治工作的必备技能,是构建和谐部队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通过调查研究,能够认识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特点、影响因素与心理服务工作的现状,以加深对部队政工干部职能的进一步了解,从而提高政工干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能力。

(三)有助于提升公安消防部队整体战斗力

提高部队战斗力,是部队一切工作永恒的主题,是优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最终目标。战斗力的第一要素就是人,而政治因素、思想因素、技术因素、体能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的有机组合又造就了人这个第一要素。在这些因素中,心理因素对官兵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产生着直接的影响,而官兵的应急救援动机和行为也受到了间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战场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通过强化和完善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能够优化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激发应急救援的动机,促进团体凝聚力,从而促进部队整体战斗力的提升。

二、当前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服务工作整体性不足

当前消防官兵应急救援的心理服务工作阶段性特点比较明显,主要是在发现个别官兵有心理问题后、或在遂行重大应急救援任务以后才进行心理测评、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等,割裂了整体的一致性,没有把心理服务切实贯穿于应急救援任务、日常训练和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没有真正地进入官兵的内心,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此项工作。具体表现为:在人员的遴选过程中,没有进行严格的心理选拔。心理选拔是把好执行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官兵“入口关”的重要途径。目前消防官兵的选拔标准主要集中在政治素质、消防业务和消防技能等方面,心理方面的选拔则采用针对一般公众的心理学量表,不能体现消防职业特点;平时的训练也都是侧重于消防和救援技能与体能,没有心理动员;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也没有心理服务方面的专家随队参与心理服务和治疗,在总结评比阶段,存在多强调表彰奖励、忽视心理评估和心理干预方面的现象。另外,根据系统理论,反馈是构成系统整体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目前消防官兵的心理服务工作没有反馈调节制度。心理服务工作做得究竟怎么样,没有及时地反馈给有关部门,没有反馈就导致下一步的工作无从下手,这就使心理服务工作无法持续有效地为部队服务,也无法实现其最终目的。

(二)心理服务工作流于形式

在理想的心理服务工作系统中,为达到解决官兵心理问题、促进官兵健康发展和保障部队战斗力的目标,消防部队应利用各种软硬件条件来达到最终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却经常把“应付各类检查”作为开展工作的目的,导致心理服务工作流于形式。主要表现有:首先,大部分消防总队的政工网上都设有心理健康网站,但利用率并不高。在公安网上浏览心理健康网站的网页时发现,许多网站的内容很旧,比如浙江消防心理健康网站的内容大部分是2010年的,最近更新的是2011年1月的;宁夏消防心理健康网站的内容均是2008、2009年的内容。网站内容陈旧,没有新意,官兵即使有心理问题也不会去上心理健康网站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缺乏,即使有心理咨询师,其水平也较低,且没有做到经常性地开展心理服务。

(三)心理服务工作适应性不强

“心理服务”引进消防部队这个大环境之中,就需要与部队的管理体制、日常训练、消防业务、政治工作、后勤工作等相适应。而当前的心理服务工作方法单一,如心理健康教育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创新,缺乏广大官兵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没有很好地适应部队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部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不够。在组织实施教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开进行的情况,两者各自为战不仅占用官兵宝贵的时间,而且不能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有时候甚至会产生消极影响,教育的综合效果不佳。二是与消防应急救援体能、技能训练的不相适应。消防官兵在新兵训练三个月中进行了大强度的训练,下连队后一直处在封闭式的管理环境,不间断地进行体能、技能训练,虽然部队业务工作得到强化,但心理服务工作并未渗入到应急救援体能技能训练之中。在训练中官兵的体能技能水平都有所提高,而心理素质水平提高得并不显著。心理服务工作中的心理行为训练是列为消防业务训练中的一项内容,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较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机结合,各行其是,导致效果事倍功半。

三、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优化对策

(一)优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机制

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是一项有着复杂内部关系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有关部门从日常的心理服务工作入手,厘清心理服务工作的“责、权、利”问题,在组织上要加强领导,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注重培养,在相关制度上要进一步完善,从而把握整体思路、突破难点重点,在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构建起一套既科学又高效的心理服务工作运行系统。

(1)规范心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针对目前心理服务工作主抓部门不明确、各级职责不清晰、领导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建议成立公安部、消防总队、消防应急救援队(支队)三级心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公安厅(局)统一领导和组织跨省(市)的消防应急救援队的心理服务工作,使重大应急救援中的“心理服务”进入议事日程,摆上相应的位置。一般应急救援任务的心理服务工作则由支队一级的心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同时,设立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专用财务账号和专项经费,使心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固定的资金保障。

(2)加强心理服务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开展好消防官兵的心理服务工作,就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好队伍分工。一是充实部队专职心理服务工作人员。建议采取特招地方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入伍,选送热爱心理学的心理骨干到军地院校、医院、心理培训专业机构等进行培训,组织开展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的培训、考试工作,建设一支具备较强能力素质的心理服务专职人才队伍。二是重点培养部队兼职心理骨干。消防中队的心理骨干与战士们生活训练在一起,可以从根本上了解、掌握消防官兵的心理状况,能有效解决一般心理问题,及时准确地给予消防官兵心理援助和社会支持。通过对选的心理骨干进行定期培训,以使心理工作骨干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知识,能够判断一般心理问题,懂得基本的心理疏导方法,使消防官兵心理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三是在必要时聘请军地心理专家,从而提高心理服务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3)完善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相关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心理服务工作如果没有规范可行的制度就可能迷失方向,无法正常进行,导致整个工作趋向形式化,呈现出混乱无序的状态。只有完善了相关工作制度,才能使这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发展。因此,应当围绕执行应急救援任务官兵的心理状况来建立心理选拔、心理轮训、心理汇报和心理评估建档制度。

(二)优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内容

系统的心理服务工作内容应该分为应急救援任务前、中、后三个阶段,要针对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优化心理服务工作内容。

(1)应急救援前的心理服务工作。应急救援前的心理服务工作主要是指在基层中队进行集中训练阶段的心理服务工作,主要是为执行突如其来的应急救援任务做好心理准备和提前进行适应。一是搞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消防官兵的特点搞好健全自我意识教育、培养正确动机教育、正确价值观教育和凝聚力教育等。主要是两方面的工作:普及心理学知识和发展心理潜能。二是加强心理行为训练,尤其是专项心理训练。专项心理训练是指针对应急救援任务开展的心理训练,包括针对突发的车祸、地震、洪灾、火灾、有毒气体泄露等危险情况进行模拟演练等,使消防官兵掌握应急救援的理论知识,对现场情况进行正确的认知、准确的判断。三是开展心理应激的预防。要提高官兵的思想觉悟;对应急救援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利用生物手段提高机体应激对抗水平。

(2)执行任务期的心理服务工作。应急救援任务有其特点:一是时间的突发性,不管是各种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的交通事故、化学危险品泄漏等情况都发生得非常突然,无法预料;二是救援现场的复杂性。比如大型的火灾往往包含有毒气体的泄露,地震的同时带来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因此,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要根据应急救援任务的特点,因事制宜地加强现场心理激励、克服群众负面情绪干扰、开展心理应激调控。

(3)任务完成后的心理服务工作。在完成应急救援任务后,一方面消防官兵自信心和个人荣誉感、自我保护意识普遍增强,同时部队集体凝聚力也随之提升;另一方面部分官兵也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怨恨心理和灾后反思的后怕心理。究竟每个官兵的心理状况如何,需要进行科学的心理评估,以便发现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官兵,通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主动提供心理咨询来解决官兵产生的灾后心理问题。

(三)强化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保障

(1)优化心理服务工作软硬环境。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构筑而成的环境。提升硬环境质量,一要充实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的期刊、杂志等,尤其是引进消防部队自编的心理学知识读本;二要设立或完善心理咨询室、心理放松室、心理宣泄室等,开设隐蔽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咨询网站和心理咨询信箱;三要购置和配备可供官兵进行心理测试、心理训练的实用器材、设备,有条件的单位应建设专业的心理行为训练场。

软环境是指一种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的精神环境。中共十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要以这个思想为指导来营造消防部队和谐宽松的软环境,积极营造和谐警营,丰富警营文化建设,融洽官兵关系。

(2)完善心理服务工作效能评估。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效能评估是指评估者依据一定的心理服务工作评价标准,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简便易行的科学方法,通过搜集相关信息,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出有用的数据材料,评判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的效果。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是落实优化对策的一个强有力保障。通过评估,一方面,心理服务工作者可以了解现阶段工作的完成情况,以进一步保持优良传统,改正缺点和不足,明确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可以给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一个有效参考,为心理服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提高官兵自我心理服务能力。官兵个体心理服务能力的提升需要官兵自主积极地加强学习。当每一位官兵都自主自觉地做好这项工作时,消防官兵应急救援心理服务工作就有了扎实的群众基础,工作优化就有了实现的保障。

学习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官兵正确地认识自我,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矫正不良行为,增强自身能力;有助于官兵学会管理和疏导情绪。消防战士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有的才初中、中专毕业,自我学习能力较弱,中队可以开展学习互助小组,让有能力的官兵辅助自我学习能力差的人。在官兵休息时间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自我学习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书本自学。主要是阅读部队下发的《心理科学知识读本》、《军人心理健康常识》等基本教材,能力强的人还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心理学书籍,如《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导论》等。二是通过网络自学。利用各支队、总队政工网站或部局心理健康网站进行自学。三是通过观赏心理学影片,直观地感受心理学的魅力,增强自我学习的动力。

上一篇:主体性与劳动过程研究的后现代转向 下一篇:善动脑 勤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