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研究

时间:2022-09-10 08:03:23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研究

摘要: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复的中国第一个具有“水港+空港”双功能模式的内陆保税港区,无论在功能定位和经济基础上,还是在区位环境、优惠政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且后发优势潜力较大,对重庆乃至西南地区与世界接轨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在强大的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下,全民期待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成功向世界自由贸易区转型。

关键词:保税港区;自由贸易区;转型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013-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贸易一直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促使中国全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保税区的发展也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国内专家学者成思危等根据对世界上一些主要贸易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结合中国现有保税区、保税港区的基本特征,对中国保税区改革的目标拟订了新的模式:“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物流主导,综合配套;区港结合,协调发展;统一领导,属地管理”,使中国的保税区转型为自由贸易区。并认为自由贸易区是设区国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通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手段而开辟的与其他地区隔离的特别经济区域 [1]。

一般来说,自由贸易区的初级表现形式实质上就是保税港区。2008年1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这是中国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总体规划控制面积为8.37平方公里,采取“空港+水港”模式,即以江北国际机场为核心的空港保税港区和以寸滩港为核心的水港保税港区。其中,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水港功能面积为6.00平方公里,预计到2015年分三期全部竣工。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沿着中国区位优势最明显、享受政策最优惠、发展功能最齐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趋势,带动重庆乃至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笔者将在目前全民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发展前景的美好期待下进一步对其向自由贸易区转型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

二、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可行性分析

1.区位优势。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位于重庆北部,由寸滩港、江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三部分构成 [2],分为两路空港和寸滩水港两个部分,其中空港功能区面积为2.37平方公里,水港功能面积为6.00平方公里,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内陆保税港区。

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寸滩港位于重庆江北区,是长江黄金水道上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航运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寸滩港二期已经投入使用,年吞吐量达42万标箱,三期正在修建,将以打造现代物流中心为主,待港区全面建成后以及三峡库区完全蓄水通航,从上海万吨船队就可直接到达重庆寸滩港,寸滩港未来的发展在西南地区将是独一无二的;另一方面,江北国际机场位于重庆渝北区,是国内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已开通130余条国内外航线,2009年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 400万人次,货运吞吐量也远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空港保税港区成立后,重庆机场将把保税港区分为核心区和配套区,将发展以高新技术为主体的保税物流和加工贸易区,目标是把空港建成西南地区的航空枢纽和保税物流基地。优越的区位条件为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起着深远的重要的意义。

2.政策优势。根据世界上现有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来看,设区国政府往往会给予贸易区内企业一些政策上的优惠,主要在减免所得税、保障投资安全、放宽信贷政策、提供投资匹配、提供优惠的资源供应等等 [1]。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目前共有六章,涉及财税扶持、区内仓库厂房租赁、进出口税收监管、出入境检验检疫、外汇等22条政策。税收方面主要体现在进入保税港区内各类企业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同时国内货物进入保税港区采用出口退税率实行退税,国外货物进入保税港区予以保税,并且在保税港区内的货物交易不收税。物流、航空方面的企业还可在所得税、营业税方面享受一定比例的补贴。重庆保税港区的政策优惠按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政策执行,不仅享受同国内其他保税港区相同的税收、外汇管理等政策,重庆市政府更是将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同重庆招商引资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叠加实施。这些优惠政策在国内都是其他保税港区所难以具备的,相信随着重庆保税港区的投入使用,政府将实施更多优惠以加快保税港区的发展,使其与世界自由贸易区接轨,进一步促进转型的可能。

3.优越的基础设施。重庆保税港区的成立就基于他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其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目前重庆市正实施“一圈两翼”战略,缩短市内各经济区域的距离,同时有17条跨省高速公路连接周边,公路运输十分便捷;作为长江上游的最大港口,寸滩港设备齐全、功能完备,待三峡水位达175米后,万吨级船队就可在重庆与上海之间通航;另外铁路方面,已有9条铁路将重庆联入中国铁路网,同时国家正在修兰渝铁路、兰新铁路,待通车以后,重庆的铁路就可以通过这两条路线直达阿拉山口,直达欧亚大陆;而作为全国吞吐量十大机场之一的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百余条国际国内航线;届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将成为一个运输枢纽,重庆也将成为西南乃至西部地区的国际物流运输中心。

4.稳定的经济条件。稳定的经济条件是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前提和保障。重庆是全国最大的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经济条件。近几年来,整个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民生不断改善 [3]。2009年,全市经济总量突破6 000亿元,一二三次产业均平稳增长,财政收入、人均收入平稳加快,城乡差距逐步缩小。雄厚的经济实力是保税港区发展的坚强后盾。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是重庆市政府投资400亿元打造的,其成立使得重庆企业投资环境更加优化、投资方式也更加灵活,招商平台迅速拓展,产业发展更加全面,这将会给重庆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经济条件更加坚固,为转型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5.后发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条件、较强的基础设施,稳定的经济基础都为重庆保税港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保税港区成立后,先期将发展以航空运输、港口作业、商品展示、对外贸易、出口加工、物流配送、仓储,金融服务外包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业务功能;再结合发展实际,逐步开展国际中转、转口贸易、国际配送、国际采购等国际业务。届时,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集公路、水路、铁路、航空四个功能于一身的特点,与世界接轨,将拥有更多的优势条件和无限的发展空间,后发劲头十分强势。

三、对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的展望

1.发展模式及功能选择。(1)以发展现代物流为主,综合配套为辅。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行业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不断调整进步。现有自由贸易区也同样如此,未来自由贸易区的功能正在从现在的贸易主导型和加工主导型向物流主导型过渡 [1],国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成为自由贸易区的主要业务功能。因此,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主要发展现代物流,集多个物流中心于保税港区内,特别是国际跨国公司,可形成区内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另外,物流主导引导综合配套发展,可以在保税港区内或附近发展综合配套区,包括加工、展示、贸易、仓储、原材料与零部件供应、配送、采购、服务外包等配套功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扩大区内供应链管理,完善优化区内企业价值链。(2)扩大招商范围,允许多类企业入驻。目前,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设立,其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有意入驻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强企业。以物流为主导的现代自由贸易区也包括贸易、加工、金融、生活服务等多种功能,因此,重庆保税港区需要扩大招商范围,特别是国际大公司,签订更多从事税务、金融、保险、餐饮、咨询、等服务性中介行业入驻区内。将这些行业功能与港区内主打功能相结合,可以促进区内资源优化配置,降低区内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以实现港区功能不断创新,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创新与完善保税港区的软条件。所谓保税港区的软条件就是指其政策环境与管理体制两个方面。政策环境上,本着节约成本,提高收益的原则,市政府已出台22项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这22项政策在全国来讲条件都是其他保税区所不能相比的;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央政府已批准设立重庆市保税港区管委会,并组建了重庆保税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管委会由市政府授权对保税港区进行管理和服务,开发公司则负责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外招商引资。

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政策与管理体制与国际自由贸易区“境内关外、适当放开”,“统一领导、属地管理”的管理运营方式比较相近。待保税港区正式投入使用后,相关政府部门必须严格履行对保税港区的管理体制、政策优惠方面的职责,努力研究与摸索国际自由贸易区的运作模式,使自身与国际先进经验相结合,不断创新与完善保税港区的软条件,促进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快速稳定的发展,为转型做好准备。

3.促进发展,争取自由贸易区试点。位于长江上游的黄金水港、全国十大吞吐量国际机场之一、已有的较成熟的出口加工区、中国内陆唯一的直辖市,集水铁空路于一身的物流运输枢纽,重庆保税港区离成为自由贸易区试点的条件已经接近。一旦港区投入使用,发展成熟,争取成为中国内港自由贸易区试点就成为现实。

尽管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仍在修建之中,尚未投入使用,但从其基础条件、优惠政策、后发优势、政府重视程度等方面看,其发展势头不容忽视,不仅具备所有保税港区应具备的有利条件,也具备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潜力条件。重庆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区转型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与国际市场相联系并熟悉的过程,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保税港区的管理以及保税港区自身的管理和完善,一旦转型成为可能,不仅对重庆的城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更对带动西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成思危.从保税区到自由贸易区:中国保税区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何微微,汪庆.重庆保税港区对西部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的可行性分析[J].市场论坛,2009,(6):12-13.

[3]www.cqtj.省略/UploadFile/20100122161922562.pdf.[责任编辑 吴高君]

上一篇:浅析中国财政政策支持企业创新 下一篇:基于输出练习法构建大学外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