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散观众与农村题材电视剧批评

时间:2022-09-10 05:18:36

【前言】流散观众与农村题材电视剧批评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三,存在的散居性。面对这些进城/返城者,城市已经固定化的社会资源是不会为之改变的,只能让这些他者自己插空,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散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第四,文化心理的分裂性。在城市里,作为后来者的他们常常带有文化自卑心理,时时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处事...

流散观众与农村题材电视剧批评

流散观众的涵义与特征

“流散”(Diaspora)又可译为“离散”、“散居”、“侨居”等,最初是指东方古代犹太国人民在亡于巴比伦之后,被放逐、散居国外的历史境遇和文化选择。一般来讲,流散指的是一些人游离于宗主国和居留国之间的生存状态及其文化心理。这种流动的和散居的状态正好赋予他们一种独特的视角,可以从外部来观察本民族的文化,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描写本民族/国家内无法看到的东西。①

所谓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流散观众,是指那些有过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但最终背离了农村取得城市居住权并完成城市文化融合的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观众群体。流散观众特指那些有过流散经历的人,他们的文化多元性影响到了他们对电视剧的审美活动,并不是所有电视剧都有这一类群的观众。流散观众是农村题材电视剧观众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和传播的影响很大。这个观众类群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文化身份的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有过丰富的农村生活经历,另一方面,城市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便利,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基础。

第二,流散的单向性。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进城/返城也成为衡量农民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准。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这种流散现象具有单向性,单指从农村流向城市的这一部分观众。

第三,存在的散居性。面对这些进城/返城者,城市已经固定化的社会资源是不会为之改变的,只能让这些他者自己插空,这也就决定了他们只能散居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第四,文化心理的分裂性。在城市里,作为后来者的他们常常带有文化自卑心理,时时保持一种谦虚低调的处事方式和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当他们由城市回到农村时,又不自觉地表现出一种优越感,用一种“他者”的视角观察这个自己曾经熟悉的文化环境,对农村文化的种种弊端有了更加客观和深刻的洞悉。在这种文化自卑感和文化优越感的不断转换中,流散观众的文化心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

流散观众的构成

第一,知青群体。知青是中国特定时期孕育的一个特殊群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约在1200万~1800万之间。农村生活使他们的心灵和身体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农村的自然风光、农民的朴素感情也构成了他们特殊的生命体验。知青作为农村题材电视剧“流散观众”的一个类群,与其他类群不同,他们不是进城者,而是返城者,不堪回首的农村记忆常常是缺乏温情的。

第二,留城农村大学生。在“走出农村”的观念影响下,毕业之后留在城市成了农村大学生的首选。尽管在陌生的环境之中,他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是,城市的魅惑吸引着他们不断拼搏奋斗,并最终融入到城市文化之中。农村生活对他们的影响是终生的,不管这些人如何在城市中伪装自己,家乡情结常常会不自觉地流露。在面对农村题材电视剧时,他们既能以参与者身份体会每一个生活细节的真实性,又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农村镜像进行艺术性审察。

第三,进城农村商人。改革开放使一批不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进城市。进城的农村商人与城市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他们既依赖于城市提供的商品市场,又与城市文化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取得城市居住权是他们心理变化的一个标志。大中城市为了刺激房地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放松购房的条件限制,另一方面在购房的同时赠送城市户口,这使得农村商人在形式上摆脱了农民身份,融入了城市生活和城市文化。

第四,婚迁进城的农民。社会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婚姻关系打破了国度、年龄、地域的限制,城乡联姻成为常见现象。婚姻关系确立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农村户口就可以迁至配偶家中,这样就完成了利用婚姻关系从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变。

第五,城市化进程中“被市民化”的农民。城市化的实质是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原来城市以外的农村被逐渐划进城市的版图,农民或自愿或被迫将生产资料使用权转让出去。从长远来看,这种快速的身份转变最终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人缺乏稳定工作和城市认同,在进城的喜悦慢慢消退之后,缺乏归属的孤独感将会逐渐显露出来,原来农村中的社会关系被打破,又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关系,在主动抛弃农村之后,他们也将被城市抛弃。

流散观众的批判视角

与城市观众和农村观众不同,流散观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理解是较为全面的,也是较为深刻的。他们不会像城市观众那样,俯瞰农村中的落后和粗俗,也不会像农村观众那样,怀着向往仰视“媒介农村”,农村题材电视剧文本展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有多重意义和多重价值的艺术文本。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流散观众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这种批判来自于他们对农村生活的熟悉。不管何种社会角色的流散观众,都有着长期的农村生活经历,作为生命中的重要回忆片段,农村生活的各个场景都十分熟悉,这构成了流散观众宝贵的生命体验。从农村走向城市,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进城之前,他们以农民的心态适应着农村生活的一切,艰辛的田间劳作、落后的物质条件、封闭的思想意识、联系紧密的人际交往,这些都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部分,在其重压下无暇思考外面的世界。一旦他们走出农村,再回过头来看待这现实的农村生活,油然而生的是一份复杂的情感,其中有亲切和眷恋,也有不满和批判。同样的,在面对农村题材电视剧文本时,他们调动起所有的农村记忆,对照电视剧中的“媒介农村”,进行文化批评之上的艺术批评。

流散观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批评具有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流散观众侧重于对审美对象的细节真实性进行评论。这些批评的对象是一个人物、一座院落、一件家具,甚至是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眼神,这都能够引起流散观众的注意,他们将自己回忆中的农村与之进行对比,寻找其中的瑕疵,以此怀念他们的农村生活经验并完成寻根意识的确认。在宏观层面,流散观众对农村题材电视剧文本叙事的整体真实性进行批评,哪个故事符合农村生活规律,哪个故事是城市生活与农村景观的生硬拼接,他们是有发言权的。在这种批评活动中,流散观众无意识地运用了城市文化熏染下形成的审美标准。长期脱离农村生活,使得这些自诩为最接地气的流散观众群体也失去了深入了解农村最新状况的可能,城市生活使得许多原来陌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进入他们的思维并形成了惯性,在审视农村题材电视剧文本时,他们常常不自觉地运用城市文化的标准。

流散观众在对农村题材电视剧进行审美活动时,采用的是平视视角。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编导,常宣称自己是农民的代表,是最懂得农村生活和农民心态的,他们具有和流散观众相同的生活轨迹,所呈现的“媒介农村”符合流散观众的认知水平。此外,为了引起流散观众的注意,在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文本中,常安排带有流散观众特点的人物形象。《老娘泪》中的程雨来,是农村大学生,毕业后留在省城的银行工作;《静静的白桦林》主人公乔楠的父亲乔志达和《永远的田野》中反哺农村的社会精英们是返城知青;《柳树屯》中的郭冬月是婚迁进城的农村女青年;《金色农家》中的牛奉杰是进城的农村商人。

流散观众的批评既有实践基础,又具有一定的理性和审美意识,他们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批评是最有力的,这种批评对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生产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注释:

①王宁:《流散文学与文化身份认同》[J],《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作者单位:防灾科技学院)

上一篇:在“走转改”中拓展提升媒体功能 下一篇:广播电台如何做好节目听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