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9-10 04:51:04

剖宫产术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协助剖宫产术后产妇顺利进行母乳喂养,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方法:根据剖宫产后母乳喂养困难的常见问题,对剖宫产产妇应用宣传教育、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护理、护理、营养护理、“三早”护理等系列护理工作。结果:促使更多的剖宫产产妇采取母乳喂养的方式。结论: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

【关键词】剖宫产;母乳喂养;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8.170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8-2140-02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WHO和UNICEF的联合宣言促使国际社会已将保护、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保健的全球战略。根据WHO提供的资料,在发展中国家每天有4万儿童由于营养不良和腹泻导致死亡,而4~6个月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患病机会低于母乳代用品的2.5倍[1]。近年来,随着剖官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受疼痛、禁食、活动不便、心理负担重等因素影响,乳汁分泌较顺产产妇少[2],因此剖宫产术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较顺产新生儿低。为提高我院剖官产术后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加强和完善剖官产术后相关护理工作,我们针对剖官产术后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采取了术前宣教、术中早接触、术后早吸允及选择舒适哺乳等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措施,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1月~2010年4月,我院收治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32例,占到我院分娩产妇总数的54.5%,剖宫产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岁,孕周36~42周。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母乳喂养指导率100%,成功率91.7%。

2.护理措施

2.1宣传教育。要尽早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孕妇,让其意识到母乳喂养的重要性[3]。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及住院待产的产妇,我们都会通过录像、图片、模型和宣传资料和等方式对其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鼓励孕妇及家属建立母乳喂养的决心和信心,为产后成功的母乳喂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2.2基础护理:剖宫产后,先要做好基础护理,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病房每日通风1~2次,定期病房空气消毒,为产妇母乳喂养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2.3心理护理:母亲的情绪直接影响母乳喂养质量,产后休息不好、生气、忧虑等因素能抑制脑垂体分泌催乳素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哺乳期要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要及时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心理咨询,消除她们焦虑、紧张情绪,使之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让剖宫产术后产妇有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心情,积极主动地进行母乳喂养[4]。

2.4护理:产妇平坦和凹陷、皲裂、过度育盈、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等都可影响母乳喂养,因此,孕产妇的护理也很关键。产前即可开始纠正扁平凹陷,产后保持泌乳畅通,预防皲裂及乳腺炎。发生皲裂时,暂停哺乳,涂红霉素眼膏,及时排空,预防乳腺炎的发生。

2.5护理:母亲喂奶直接影响婴儿的含接姿势,因此要教会产妇正确的哺乳姿势和婴儿的含接姿势。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惧怕疼痛,在切口愈合前鼓励其采取坐位环抱式授乳,减轻产妇抱婴儿的负担,使腹部肌肉放松,防止切口受压,减轻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5]。正确的含接姿势下保证每次哺乳时间必须超过20min,双侧交替吸吮,哺乳后尽量排空奶汁,这样才有利于乳汁的产生[6]。

2.6营养护理:母乳来源的物质基础是有足够的营养素摄入,产后要及时补充水分及营养。剖宫产产妇术后6小时便可开始进少量流食,无腹胀等特殊不适1小时后再进少量流食,12小时后改半流质饮食,这样促进排气,并可增加泌乳量。

2.7“三早”护理:“三早”即早吸吮、早开奶、早接触[7]。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能增进母婴感情,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消除术后疼痛和烦躁不安带来的负面情绪,促进乳汁分泌。

3.结论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及抗病能力增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剖宫产术后产妇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能很好地进行母乳喂养,因此在护理上我们采用了针对剖宫产产妇的护理方法和手段。护理经验表明,恰当的护理方法和手段可以缓解剖宫产产妇身心的不适,增加泌乳量,增强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有效地提高剖宫产术后产妇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彭刚艺,林焕.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活动中的作用[J].护理进修杂志,1996,11(6):6-7.

[2]卢丽萍.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障碍及其护理干预[J].福建医药杂志,2006,28(4):157-158.

[3]高海霞,陈京立,高洪莲.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50):13l7-1319.

[4]马巧真.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2(1):90-91.

[5]何秀影,段红霞,齐亚欣.孕期按摩对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7B):1840-1841.

[6]何秀影,焦瑞霞,田玉玲.母乳喂养与按摩最佳时间探讨[J].护理研究,2009,23(1B):156-157.

[7]王耕.剖宫产婴儿早吸吮与母亲乳汁分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0-1821.

上一篇:79例口腔颌面外伤病人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微波治疗妇科宫颈糜烂的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