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改变信息技术课堂势在必行

时间:2022-09-10 04:16:42

网络改变信息技术课堂势在必行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改变信息技术课堂,势在必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来改变信息技术理论课堂,延长软件的应用与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辨别真伪的信息素养,让学生适应网络学习,最后达到终身化学习目的,进而让学生逐步适应信息化的社会,通过网络进行教与学的益处我们有目共睹,尽管如此,信息技术依然是把“双刃剑”,基于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让网络化学习和传统学习有机融合,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 信息技术课程 改变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时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深刻展示了世界的前景。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与创新。网络化学习正逐步与课堂的教学相结合。

今天的学生是伴随新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被各种数字工具包围,信息技术对他们的认知、态度及行为习惯有影响巨大。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多的要教会他们如何运用网络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

一、利用网络改变信息技术理论课堂

信息技术虽说是一门比较偏于技术的学科,但理论课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对理论的讲解不知所措,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把握不好这个度,不知道深浅。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翻转课堂”这一概念并不陌生,我们可以借助这一思想来改变我们的理论课堂。如我在讲解《网络连接你我―走进计算机网络》这一课时,我采用让学生利用网络查询你认为的知识点,并把知识点标注在书中,随后在我的QQ空间指定位置进行疑点讨论。将有未解决的疑点记录下来,课堂进行交流与讨论。当然,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学习纲要和必要提示,不可让学生漫无目的的去自主学习。由于课前做了充足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思路和深化归纳知识点就可以轻松地完成理论教学,从而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利用网络渲染信息技术课堂氛围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都有优良的潜能,都有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只要条件许可都可以发展成为个性健全,富于创造的人,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课堂上允许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成熟的或不成熟的看法,让学生在争辩中逐渐成熟,形成判断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来,主动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愉快地、创造性地学习。

记得一次公开课讲解《早有蜻蜓立上头―图层的运用》时,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创作图片产生了疑惑,当时我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介绍了好的网站并提供相应的网址;直到下课后学生仍在利用网络去明确知识点和寻找创作的源泉。当时我觉得很兴奋,因为我已达到了自主创作与自主学习的目的,点起了学生创作的激情,激发了学生自主创作与自主学习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可以利用QQ平台进行自由交流、展示作品与及时完成互评活动。课堂上的学习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应该怎样对作品的分析和创作,进而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解决问题的能力。平时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放手让学生去讨论、争辩、去利用网络搜寻答案,允许学生发不同的声音,在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利用网络渲染氛围的目的,进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三、利用网络延长信息技术课堂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非两类,一类是软件的应用,一类是理论知识的理解。针对理论课程的教学,我们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了对理论的学习。那软件的应用呢?目前中学新技术课堂每班一周一节课,一学期下来也无非是18节课,而在这18节课中要学会2-3个软件的应用,这对软件的学习来说,课时是不够的。我不禁思考,信息技术的教材为什么会这样设计,它的意义是什么?通过阅读书籍,慢慢地我发现,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围绕此核心来进行教学呢?我们要延长课程的学习时间,我们不能把课程学习仅仅放在课堂教学上,而是着眼于网络上。微课在这里的作用也就凸显出来了。我利用微课和QQ空间平台进行教学。如我在讲授《移动的小方块―动作补间动画》中,主要讲其动画原理,同时通过某个动画效果的制作,进一步深化动作补间动画的制作思想。在课堂上,我只针对Flash动作补间动画的位置改变效果进行讲解和训练,未进行透明度,大小、控制时间等讲解。我把这些动画效果的变化留在网络上学习,当然这里在QQ空间平台上上传了微课,已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练习。最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的动作补间动画来进行作品的创作。许多软件教学课程可以利用此方法教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软件,以完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学习的能力培养。

四、利用网络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网络如同浩瀚的海洋,它有着丰富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却是真假参半,良莠不齐的,当我们过多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我们是否注意到了我们的学生是否会利用网络学习吗?依然记得在讲授《综合实践―制作旅游方案》活动课的时候,学生只是按照标准进行内容的搜索并直接进行复制和粘贴,而为过多的思考,“我”所搜索到的资源是否为真。学习是认知的过程,是把各种知识加以存储及组织。那我所教的学生,能适应当今这个信息化社会吗?经过反思,我在课堂教学上做出了改变,课堂上多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而非我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在课后,介绍好的计算机网络课程资源平台,如“慕课网”“我要自学网”“PS联盟”等。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软件运用的基础,也可以满足那些对某一软件运用有强烈兴趣的同学的学习需求。当学生们在网上慢慢的体会到网络学习优势,我相信在未来,我的学生会更加适应网络学习,进而完成终身化学习目的。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避免信息技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强化,导致教育信息化投入的巨大浪费以及可能给教育事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基于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使网络化学习和传统学习相融合,进而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向东.创客教育:从知识传承到知识创造[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7:16-17.

[2]黄荣怀.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五个“必须”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7:22-23.

[3]陆平.行走在追问的路上 [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07:39.

上一篇:以赛促学提高计算机专业中职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下一篇:浅析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