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

时间:2022-09-10 03:52:57

企业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

[关键词]竞争力;企业竞争力;企业理论

一、企业竞争力概念

“竞争力”、“企业竞争力”这一经济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中,没有明确地进行解释,在有关竞争力问题的研究文献中,也尚未有统一的定义。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认为: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概念,企业竞争力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考察;它可以被定义为是单独企业在可持续基础上保持或提高其市场份额的能力;或者也可以被定义为是企业降低成本或提供物美价廉产品的能力;或者它还可以是来源于利润率的竞争力。[1]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藤本隆宏认为:企业竞争力可以从3个层次来考察,即静态的能力(企业实际上已经达到的水平)、改善的能力(不断维持和提高竞争力的能力)、进化的能力(建立前两者能力的能力),[2]

波特认为:企业竞争力主要指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与劳务的能力,及其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因素,以及非价格的质量与性能因素在市场环境中相对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市场吸引力及谋求并保持最大收益的能力。[3]

我国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出现了不少关于竞争力研究的优秀成果和关于竞争力本质的看法,这里主要列出有代表的几种。

罗国勋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过程中成功地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4]

金碚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品或服务,并且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能力或综合素质。[5]

张志强认为:企业竞争力由三个部分组成:即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力能力、企业潜在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6]

彭丽红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环境中构成企业持久生存与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企业持续拥有的、有价值的、稀缺的超群性和独特性资产形成的产品或服务优势。[7]

我们认为:企业竞争力就是独立经营的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表现出来持续的生存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总和。具体而言,企业竞争力就是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企业在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通过不断优化配置自身资源及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现实的或潜在的竞争对手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的系统比较能力。

二、早期经济学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

国内外大量的学者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初步的成果。总的来看,经济学解释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和内涵涉及到了早期经济学和现代企业理论的相关内容。

(一)劳动分工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Adam.Smith)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叙述的,劳动分工理论阐明了企业作为一种组织的效率来源。亚当.斯密的开宗明义之言便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熟练技巧和判断力,都是分工的结果。他认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有三条:一是劳动者的技能因专业分工日益提高成熟;二是劳动分工可以避免工作转移中造成的时间损失;三是专门从事一项工作,可以寻求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根据分工理论,企业存在着内部分工和外部分工。从内部看,企业的效率源于内部的分工,企业的能力源于分工基础上的知识的增加和时间的节约而产生的生产劳动力的提高,因此,这涉及了竞争能力的来源问题。但是,过细的分工可能引起以下问题:增加信息交流成本,阻碍知识流动,降低创新能力, 使劳动者产生心理厌倦。因此,分工并不是唯一的培育竞争力的途径。在现代知识经济时代,分工与合作应该辩证统一。从外部看,企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企业从事不同工作并拥有差异的能力,企业与企业是协作的关系涉及到了竞争力的比较性。但是,这一理论没有说明为什么市场中存在具有相同生产过程的企业,没有说明分工是竞争的结果,没有界定竞争力概念,也就不能解释竞争力的层次性、动态性。

(二)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框架清晰地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绝对和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是市场性竞争力优势理论的基础,隐含着企业竞争力的一些思想。李嘉图(Ricardo David)认为,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优势之上的,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所需劳动是有差异的,使不同的国家具有相对的优势。这种差异导致了对两国都有利的国际贸易的产生,因为每个国家都专门生产他们最拿手的物品。他认为,即使贸易的一方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占绝对优势,但只要这两种商品的优势有程度上的差异,则双方仍有进行互利贸易的可能性。从这个理论中可以推断这样一种结论:企业竞争力与其资源的特性有关,企业竞争力培育和识别从分析资源特征入手,企业竞争力是内生的。但是,它仍然源于分工协作的思想,主要着眼于贸易双方,忽视竞争对手的活动特征,不能说明企业竞争的复杂性。

综上所述,早期经济学只是给我们提供了研究竞争力的思想,并不能全面地揭示企业竞争力,但这些思想为以后的理论研究打下了基础。

三、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

19世纪末,马歇尔(A Marshall)开创了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把企业视为具有经济理性主义为目标的黑箱系统。自科斯(Ronald Coase)以来的新制度经济学家们努力试图用现代企业理论着力打开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企业黑箱。到目前为止,主流的企业理论为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等;非主流的企业理论主要为企业能力理论及衍生的资源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理论等。企业理论是目前解释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最优理论。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

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通过对生产的制度结构因素分析,得出一个核心论点:产权明晰是企业绩效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产权明晰包括双层含义:产权法律归属上的明确界定和产权的有效配置及产权结构上的优化配置。新制度学派经济基础学认为: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性、政治及经济的行为规范。概括起来,制度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某种契约形式,或称契约关系,这种契约关系是依靠相应的规则来维持的。这些规则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界定经济基础人在分工中的“责任”规则;(2)界定个人在团体中可以或不可以做什么的行为规则;(3)对破坏契约行为制定惩罚规则;(4)对团队中“努力”行为的度量规则。制度能通过规范行为来降低各种交易费用。下面通过引入经济基础组织制度的基础经济学分析,阐述关于经济组织的“制度结构――行为努力――经济绩效”的分析模型:[8]

式中,Q代表经济组织的产出,是劳动、资本、原材料和企业家人才(分别用L,K,M和C表示)投入的一个函数;S代表经济组织可采用的组织形式的选择集,它由组织内部的有关技术和知识(T)、组织管理能力(A)、经济组织所处产业特性(I)等状况所决定;E是所有生产函数的总称,它能按照产权制度分割;FE对应产权结构(广义讲即制度结构)E的一个生产函数。制度结构E是由制度环境(或制度约束)和组织制度安排所共同构成。显然,制度结构E决定了组织形式选集S(决定何种组织形式被允许或被反对),约束较多的E会决定较小的选择空间S。制度结构S必须与组织形式E相容,否则会导致组织形式极高的运作成本。这样,组织形式的选择将影响到劳动及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行为,从而决定整个经济组织的绩效高低。

(二)企业资源理论

企业资源理论强调战略性资源的重要性,并认为战略性资源首先是具有价值的特征,有助于企业通过制定和实施战略,提高企业效率和业绩。其次,有价值的资源还必须是稀缺的,一个企业具有的有价值的资源只有稀缺性的,才可能形成超过于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最后,战略性资源还必须具有不可完全模仿、不可完全替代,否则,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就不能长期保持。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彼得瑞夫(M.A.Peteraf)指出,企业持久竞争力优势的产生需要四个前提条件:一是产业内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它将导致“李嘉图垄断租金”的产生;二是对竞争的后验限制,它使得“租金”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三是资源的非流动性,它阻止“创新租”被企业外部竞争对手所分享;四是对竞争的先验限制,即在企业建立起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地位之前,市场竞争必须是有限适度的。[9]以上四个条件可以对应四种竞争战略,第一种是资源异质性竞争战略,第二种是事后限制竞争的战略,第三是不完全流动性的竞争战略,第四是事前限制竞争的战略。这四种战略的恰当组合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基于对战略性资源的认识,柯林斯(D.Codlis)、福克纳(Foukner)和鲍曼(Bowman)等人认为,企业要提高竞争能力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培养企业在特定行业中独特的战略资源,以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这种战略资源。在现实世界中,每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很不相同的,即使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也拥有不同的资源和能力。这样,结合在不同行业中拥有企业战略资源和运用这种资源的能力方面的差异,就成为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源泉。

要素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资源的有限流动性的假设,对于企业资源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企业的竞争优势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和资源的流动而无法持久保持,只有在要素不完全市场性和资源有限流动的条件下,才会存在异质性资源和事后限制竞争的机制,从而阻止竞争优势的被模仿,这种阻止机制被称为隔绝机制。阻止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进入的竞争优势的隔绝机制,主要包括学习曲线、品牌、声誉、网络外部性及消费者转换成本等。隔绝机制又可分为模仿障碍(impediments to imitation)和先发优势(early-move advantages)两类,模仿障碍是指阻止其他企业通过模仿资源和能力而构成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隔绝机制,如专业技术、商标、版权、许可证、配置等法律限制,独特的资源拥有和营销模式,市场容量和规模经济等;先发优势是指企业一旦获得竞争优势就不断地扩大阻止其相对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进入的竞争优势的隔绝机制,主要包括学习曲线、品牌、声誉、网络外部性及消费者转换成本等。[10]

(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raRalad and G・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该文认为决定企业竞争能力是组织的积累性知识和各种技能与技术流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的观点。

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首先,该学派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源泉。核心能力应具有四个方面的基础性特征:(1)核心能力应当是有价值的。核心能力应提高企业的效率,可以帮助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2)核心能力应当是异质的。一个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应当是该企业独一无二的,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核心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企业之间的异质性和效率差异。(3)核心能力应当完全不能仿制。(4)核心能力应当是很难被替代的,不存在替代品的威胁或威胁很小。其次,该学派认为核心能力的存在决定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也就是说产生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如果企业置身于这些能力能够发挥价值的状态中,就构成了企业的优势。管理者的任务是通过选择使企业能够在其能力发挥的广阔领域中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最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企业核心能力不仅是企业许多不同单位和个人相互作用的产物,而且是企业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这样,核心能力在进化过程中具有较强的路径信赖性,通过自身的积累性学习,可以形成一种自我强化机制,从而使竞争优势得以巩固和持续。因此,培育和开发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组织涉及和专用性投入,促进组织内部学习。

自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发表后,核心能力理论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之一,围绕着这一问题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大量的研究理论面世并取得了不少的新成果。后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从整合观、协调观、网络观、组合观、技术能力观等不同角度对核心能力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取得较丰富的成果。

关于核心能力,基本上倾向于两种认识:(1)从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来定义企业竞争能力,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等。(2)着重从核心能力的知识特性方面来定义它,即从知识能否被竞争对手获得和模仿来定义企业核心能力,认为专有知识和信息是企业能力的基础,学习是提高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

(四)企业动态能力论

核心能力理论虽然得到了很多学者与企业家认同,但企业的核心能力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表现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即所谓的“核心刚性”。一些企业在获得核心能力的同时,可能因为核心刚性而丧失竞争优势。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ategic Management (Teece, Pisano, Shuen, 1997)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兴起。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on)的思想和演化经济学的组织惯例观点。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决策是由其惯例决策的,即由企业实行得很好的活动模式决定(Nelson and Winter, 1982)。在任一给定时间,组织的惯例决定了企业的独特能力。由于改变惯例的困难及成本高,企业不能经常改变惯例就为很自然的事了。因此,企业应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惯例作出适应性调整,即对企业能力作出微调,而不是变革。另外,企业能力的刚性特征的存在,使得企业很难在动态复杂的环境中作出重大的变革。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能力,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毁灭”的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的战略观强调企业必须努力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更新发展自己的能力。而提高和更新能力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技能的获取、知识和决窍的管理、学习。Teece、Pissano和Shuen认为动态能力是指企业组织长期形成的学习、适应、变化、变革的能力。他们强调了以前能力理论所忽视的两个关键方面: (1)动态即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必须具有不断更新自身整合重构内外部组织技能资源的能力;(2)能力是指战略管理在更新自身胜任以满足环境变化的要求方面具有关键的作用。[12]

在Teece、Pissano和Shuen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里,组织和管理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成为三个关键要素。(1)组织和管理过程。组织过程在企业运行中有三个作用:协调与整合、学习和重构与转变。(2)位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战略“位置”不仅取决于组织过程,还取决于“特定”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资产状态决定了企业的“位置”。(3)发展路径。企业动态能力的发展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

动态能力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组织惯例、技能和互补资产。由于组织能力内嵌着大量独特的隐性知识,所以特定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难以被复制和被模仿的。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不仅从深层次认识到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而且认识到为应对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必须不断地更新自身能力,发展新能力。

(五)企业知识理论

随着对企业动态能力理论的不断深化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隐藏在企业能力后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企业所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很难被竞争对手所学习和模仿的缄默性知识,以及与知识密切相关的认知学习能力。无论是企业的能力理论还是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都强调企业的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独特资源”,这种“独特资源”可以说正是企业拥有的难以交易的、不可模仿的知识。这样,资源论和核心能力最终都走到了企业知识理论的这一轨道上来。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是知识的集合体,组织知识尤其是默会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基础,核心能力是使企业独具特色并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而且要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更新、提升。

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的核心就是知识,即隐藏在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背后对能力有决定作用的,又被企业所能掌握的知识。企业的异质性决定于企业知识、知识结构和对知识的认知能力的差异,正是企业内的人员知识的专业方向和程度的不同,及企业内的人员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也多不相同,从而导致企业积累的知识和能力具有的显著差异性,最终决定了企业能力的差异。与核心能力对应的知识是不可交流或在经济上不适合交易的那些知识。

按不同的标准可将知识划分为各种类型。通常用的分类方法是将知识按人的认识角度分为默会知识和明晰知识,前者称为隐性知识和后者称为显性知识。从本体论角度则可将知识分为个人知识和共有的知识,或称为个体知识和集体知识。这样,分类组合为四类知识(见上表)。抽象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显性知识,主要依赖于个人的概念技能和认知能力,通常是正式的、抽象性的知识;实践性知识是指个人具有的默会知识,一般是指个人在实践过程中通过经验而积累获得的有关行为导向的经验等实际知识;编码性知识是显性的共有知识,即通过符号、编码来表示的(也可称为信息)知识。企业的编码性知识通常存在于计划、制度、程序和技术方案等企业文件中;根植性知识是蕴藏于组织行为和惯例中的隐性共有性知识,根植于企业的长期实践过程中。[12]

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数量差异,这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由于显性知识具有易于学习的特征,而个人知识是可以交易的,因而构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知识一般属于企业的隐性知识,即根植性知识。

也有学者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知识的分类:即关于事实的知识、关于原理和规律的知识、关于技能的知识和关于人的知识。提出了相对应的核心能力的知识分类:即包括人力知识、技术知识、组织知识、客户知识和社会知识。[13]这五种知识对应企业的能力为 :“人力知识与核心员工能力”、“技术知识与核心创造能力”、“组织知识与核心组织能力”、“客户知识与核心营销能力”、“社会知识与核心能力”共同构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轴”。不同的企业通过多种学习,可以在不同方面逐渐积累和整合所有的知识,当这种知识的积累整合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以上所述的五类核心能力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有的企业理论都使用知识这一概念。传统的企业理论所关注的仅是那些能够得以明晰地说明的显性知识,而不是那些一般只可意会的隐性知识。在传统企业理论里,知识被假定是同质化的,所有知识是可以转移、交流和共享的。而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知识是高度情境化的,具有意会性和离散分布性的特征。知识的意会性是指知识的不可完全表达性,它意味着知识是通过特定实践而形成的惯例,并且它的使用对企业内部环境具有高度的依赖性;知识的离散颁布性是指企业知识不可能以集中的形式存在于某一个人的头脑里,而只能由那些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人或团队分散化地掌握。企业知识的意会性和离散分布性,决定了它的难以转移性和不可模仿性,也就决定了企业的异质性,因而该理论把它看作是竞争能力的源泉。

四、结 论

我们可以将企业竞争力理论的演进过程用下图表示: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竞争力的解释试图以制度、资源、能力及知识等角度为逻辑分析起点,开创了研究企业竞争能力的新视界,初步形成了以制度、资源、能力及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分支。这一领域的现有研究显然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但这种研究克服了西方主流经济学对企业内部研究忽略的缺陷,深入企业的“黑箱”内,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相结合的角度寻找企业成长及提升竞争力的成因,将理论、实践与研究方法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公司的竞争力具有解释力。

主要参考文献:

[1]UNCTAD,Environment ,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Development : Lessons from Empirical Studies. Geneva : UNCTAD Secretariat , TD/B/WG 6/10。

[2](日)藤本隆宏.生产系统的进化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3]陈翔羽.企业竞争情报研究[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

[4]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5]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

[6]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席酉民主编,韩 平,张禾等著.企业集团竞争力与业绩综合评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郭 斌.企业异质性,技术因素与竞争优势:对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一个评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2).

[9](美)丁戴维・贝赞可等:《公司战略经济学》中译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唐要家,唐春晖.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迷[J].管理世界,2000(9).

[11]王国顺等.企业理论:能力理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2]金 碚等.竞争力经济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13]范薇薇.论企业知识资本与核心能力的整合[J].经济管理,2001(2).

An Economic Explanation on Enterprise Competence

Zhu Wei1 Tang Guoqiong2Abstract: This paper studies enterprise competence on an economic perspective, and believes that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enterprise competence comes down to the related contents in early economics and enterprise theories. The the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arly economics did not directly study enterprise competence, however, many of their thoughts involves the origin of enterprise competence. Modern enterprise theories, including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nterprise theory, enterprise resource theory, enterprise core competence theory, and enterprise knowledge theory, try to explain enterprise competence on institutional, resource, competence and knowledge perspectives, which have opened new fields for enterprise competence researches.

Key words: Competence; Enterprise Competence; Enterprise Theories

[ 收稿日期: 2008.3.7 责任编辑:张友树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08)04-0052-09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卖空限制对股票市场影响研究综述 下一篇: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下企业采用新技术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