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0 03:43:05

功能性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功能性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鼻窦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40例患者在术后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B组40例患者在术后给予中药鼻腔冲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功能性鼻窦手术;鼻腔冲洗;效果

慢性鼻-鼻窦炎属于鼻窦的慢性化脓性炎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 病[1],常为多个鼻窦同时受累,该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加重患者的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的有可能会引起颅眼肺并发症[2],导致视力有所改变,甚至感染加重而死亡。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就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而术后鼻腔冲洗属于常规治疗。本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鼻窦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功能性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鼻窦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病理检查确诊,均符合慢性鼻-鼻窦炎相关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A组与B组,A组患者40例,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17~58岁,平均(36.5±2.5)岁;其中Ⅰ型10例,Ⅱ16例,Ⅲ型14例。B组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0~55岁,平均(35.8±2.8)岁;其中Ⅰ型11例,Ⅱ17例,Ⅲ型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组患者在术后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使用500 mL温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冲洗,冲洗时要将生理盐水留存在鼻腔中浸泡5~10 min,进行1次/d,疗程为术后3 d~3个月。B组患者在术后给予中药鼻腔冲洗,中药鼻腔冲洗液的组方为:黄岑、白芷、丹参、沙参、薄荷、辛夷花、苍耳子等组成,患者术后3 d开始对患者进行中药鼻腔冲洗,500 mL/次,1次/d。

1.3鼻黏膜纤毛传输速度检测 冲洗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糖精试验,在做实验时要控制实验室温度在20℃~22℃,相对湿度要控制在30%~50%,测试之前要让患者首先在该条件下适应30 min。实验时,对患者鼻腔进行分泌物清理后将直径为1 mm的糖精颗粒放置在鼻甲背面前方约1 cm的地方,患者每0.5~1 min做一次吞咽动作,及时对糖精颗粒放入鼻腔至口腔中感觉到甜味的时间进行记录,即鼻黏膜纤毛摆动的时间。观察患者窦口开放情况、黏膜水肿的消退情况以及上皮化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内窥镜检查发现窦口开放情况较良好,术腔黏膜发生上皮化,未发现脓性分泌物;好转: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内窥镜检查发现术腔黏膜的部分区域仍存在水肿、肥厚现象或者有肉芽组织形成,发现少许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内窥镜检查发现窦口狭窄或者闭锁,术腔发生粘连现象,有息肉形成,并存在脓性分泌物[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糖精试验结果 术前A组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9.45±5.13)min,术后3个月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7.46±4.11)min;术前B组患者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9.44±5.73)min,术后3个月平均糖精清除时间为(12.44±4.36)min。两组患者术前平均糖精清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糖精清除时间明显较A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B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B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能够通过对鼻窦的通气引流状况加以改善,以促进病变黏膜上皮形态的恢复,促进黏液清除功能的恢复以及腺体分泌功能的恢复,进而提高患者的鼻腔抵御感染的能力,使黏膜的炎性反应得以缓解以及消 除[4],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情况下,机械清除可以将细菌生物彻底去除,给予患者常规的抗生素治疗只能够将生物释放出来的浮游微生物去 除[5]。对术后患者进行鼻腔冲洗能够起到改善鼻腔的作用,以减少术腔内的结痂,利于分泌物的排出,利于减轻黏膜发炎症状以及水肿的症状,同时能够将部分微生物冲洗掉。

慢性鼻窦炎在中医中属于"鼻渊"的范畴,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机体湿热邪毒循经上犯、鼻窦受到蒸灼以及肌膜遭受腐蚀等导致的[6],且由于机体正气不足,长期得不到救治则会造成邪毒的滞留,鼻渊时日一长,便会久治难愈。给予患者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会给患者鼻腔鼻窦增加创伤性的炎症因素,使得局部炎症环境变得更为复杂。鼻腔部位相对浅表,具有较为丰富的毛细血管,局部吸收功能相对较强大,这些条件均有利于给予患者提供局部给药治疗,且能够避开肝脏对药物的首关代谢效应[7],能使药效得到充分的发挥。鼻内窥镜镜术后及时给予患者重要鼻腔冲洗液冲洗治疗能够有效保持鼻腔内的清洁卫生,能够减少术腔结痂情况,使鼻腔内保持较为湿润的环境,对鼻腔分泌物的排出以及黏膜水肿的消退具有促进作用,改善黏膜纤毛系统,解除术后鼻腔内各个部位的粘连以及窦口闭锁症状,进而保证副鼻窦引流的通畅性,进而起到控制感染的作用,促进引流,使疗程缩短。

通过临床对照治疗观察发现,给予患者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其在鼻腔中容易被蒸发,患者鼻腔容易干燥,且生理盐水其不具备作用,抗菌抗病毒的效果也不理想。给予患者中药鼻腔冲洗治疗,本研究中运用的中药组方中的黄岑具有清肺泄热、燥湿解毒以及止血止痛的疗效,是患者术后的必备药物;白芷能够起到辟邪化浊,开通鼻窍以及消肿排脓的效果;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排脓之痛的功效;沙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生津消肿、止痛等功效,能有效促进术腔黏膜的修复和再生,解除鼻塞而利于术腔的清洁;薄荷、辛夷花以及苍耳子均能够通过对肺脏产生作用进而起到宣肺通窍、疏风散邪的功效[8]。整组药方起到减少组织液渗出、减少增生的作用,其能够对内皮细胞产生保护作用,改善术腔的微循环,并能够促进外周白细胞对异物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鼻腔冲洗治疗,3个月后中药鼻腔冲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0%,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鼻腔冲洗组患者术后3个月平均糖精清除时间明显较生理盐水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予患者鼻腔冲洗治疗时,要向患者交代鼻腔冲洗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冲洗器的方法。叮嘱患者在冲洗时,液体进入鼻腔的压力可以由患者的手捏力度自行控制。在冲洗时要注意保持橡胶管前端的橄榄头要紧贴前鼻孔,以防止碰到鼻腔中的隔黏膜而引起出血症状。在冲洗过程中要及时调整呼吸以及冲洗的压力,避免冲洗液冲进耳咽管中引起中耳炎等。冲洗过程中如患者流出鼻血,则要暂缓冲洗,止血后方可以继续冲洗。在冲洗完成后要及时将冲洗器洗净、消毒并晾干,并使用医用液体石蜡在其前气阀以及后气阀部涂抹,以防止其生锈。

参考文献:

[1]杨红书,郭秀玲,梁玉江.鼻腔冲洗在内镜功能性鼻窦手术前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53(14):523-524.

[2]全海凤,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护理现状及研究进展[J].华夏医学.2012,10(15):26-27.

[3]刘海妹.鼻腔冲洗护理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应用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疗.2013,66(123):52-54.

[4]金龙,刘钢,宋若会.生肌通窍散Ⅱ号方鼻窦术后鼻腔冲洗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32(10):20-22.

[5]罗文基,卓飞霞,廖伟.功能性鼻窦内镜术后康复新液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09(28):26-28.

[6]张有,宋成君.两种冲洗液在鼻窦手术后鼻腔冲洗中应用的体会[J].吉林医学.2011,76(15):24-26.

[7]鹿娟.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手术预后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36(26):123-127.

[8]陈迎平,张霞,葛忠东.FESS术后应用鼻窦炎合剂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J].北方药学.2011,8(30):265-268.

上一篇: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 下一篇: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86例盆腔炎疗效及安全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