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婚俗趣谈

时间:2022-09-10 02:36:07

广西地处我国西南,物产丰富,山川秀美,居民以壮族为主,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民众生活极具民族风情。壮族婚礼习俗更是一道靓丽风景。

浪漫:以歌传情来选婿

壮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这样唱:“上山砍柴要带刀,出门过河要搭桥,壮家用歌来问话,无歌你就夹尾逃。”歌词虽是来讽刺酸秀才的,但也唱出了壮民爱歌的个性。

男女青年的婚恋更是离不开歌。民国期间刘锡蕃所著《岭表纪蛮》第十八章记载:“善唱歌者,能博得妇女之欢心,可藉此为媒介,而达到最美满的恋爱。”不能唱歌的人,“在社会上即枯寂寡欢,即缺乏恋爱求偶之可能性。”能否唱歌关系到一个人的婚姻大事,小伙子其他条件不重要,歌唱得好就是获得美满姻缘的最大资本。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二“粤歌”有对歌择婿的详细记述:“良人(壮人古称之一)之俗,幼即习歌,男女倚歌择偶。女及笄(古代女子成年礼仪,一般年龄在15岁左右举行),纵之山野,少年从者数十,以次而歌。视女歌意所答,而一个留,彼此相遗。”可见,只要歌声打动姑娘的芳心,就被姑娘单独留下谈话,婚事就算成了一大半。

即使如今社会,男女青年也有对歌择偶的习惯。在歌圩上,青年男女成群结队,山间月下,溪边林中,高歌互答,有时连唱数日而不疲倦,对歌中找到意中人,彼此满意,就可确定终身。对歌通常是男青年主动唱“游览歌”,物色合适的姑娘;找到目标,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就唱“询问歌”,彼此了解;表达爱慕之情,唱“爱慕歌”;分别时,难舍难分,唱“送别歌”。双方第一次接触印象不错,互相约定下次见面时间。这些表达爱情的山歌,曲调不同,但唱起来都绘声绘色,感情真挚。山歌最大的特点是善用比喻,正如一首山歌所唱:“阿哥阿妹情谊深,好像芭蕉一条根,阿哥就像那芭蕉叶,阿妹就是那芭蕉心;弩弓没弦难射箭,阿哥就是那弩上的弦,世上最甜的要数蜜,阿哥情意比蜜甜。”阿哥阿妹情意浓得比蜜还甜,像芭蕉叶和心、弓和弦一样难分难舍。所以壮家人说:“山歌是第一个媒人。”

除了唱山歌,男女青年对歌时候还要抛绣球。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对这一习俗有详细描述:“上已日(三月三),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集体聚会时,小伙与姑娘们自然分成一群一伍,开始先对一阵山歌,然后彼此拉开适当距离,姑娘们便将各自用花布精心做成的绣球抛向自己心爱的小伙。小伙子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姑娘抛来的绣球,如果小伙子对姑娘有意,就会在绣球上系上赠物,再抛给中意的姑娘。赠物越多,表示小伙子追求姑娘的心情越迫切。姑娘若是收下绣球上的礼物就算答应了别人的求婚。现在,广西壮族聚居区已经把绣球开发成一种旅游纪念品。

神秘:夜晚来把新娘抢

在广西边陲的山区腹地以及桂林部分地区,民间还存在着夜婚或称火把婚的习俗。婚期晚上,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着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到女家村寨边,先与新娘女伴对歌。进行对歌比赛。结果一般总是让男方赢。这时男方有权派一个能说会道的小伙子进寨,女伴往往用歌声盘问,小伙子必须对答如流,才准进门迎亲。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边走边与迎亲男青年们对歌,在歌声笑声中,簇拥新娘。到达男家拜堂成亲。新人进洞房后,男女青年继续对歌,直到天明。

有的地方新娘一方还要认真为难一下男方。这时几个伴娘装扮与新娘相同,男方要分辨真假新娘,派人混入女方伴娘群中“抢”新娘,姑娘们互相掩护,伴郎必须手疾眼快,行动迅速,“抢”到新娘后,马上撤退,姑娘们一路追去,边追边歌,实际为送亲,男方且战且退,以唱歌来对付女方“反抢”,直至男家村寨。可谓娶亲路上不坦然,一路欢歌一路情。

至于夜婚的由来,主要有三种说法:其一,夜晚结婚符合阴阳交合的自然规律。《白虎通义・婚嫁》载:“婚姻者,何谓也?婚者,昏时行礼,故日婚。所以昏时行礼何?示阳下阴也。昏亦阴阳交时也。”即根据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夜晚为阴,,黄昏正是阴阳交际之时,男女婚媾与自然规律合拍,黄昏结婚可谓天人合一。所以,《正字通・女部》载:“婚,古作昏。”可见,古人“结婚”实际上是“结昏”,即黄昏举行,然后延续到晚上,成为夜婚习俗。其二,夜婚是古代抢婚遗俗。古代社会部族之间有抢婚习俗,为了抢夺成功,多在夜晚偷偷进行。《易经・屯卦》云:“: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就描绘了古代社会骑马抢婚的场面。其三,逃避土官权。传说壮族地区有的土官荒淫无道,凡是要结婚的姑娘都必须先送到他家,姑娘的权由他享有。为了逃避这一无理规定,民间悄悄把婚礼改在晚上举行,以掩人耳目。

以上种种猜测都或多或少有其合理的一面。更多的人认为广西夜婚可能是古代抢婚的遗俗。广西地处边陲,过去交通相对闭塞,信息也不如内地通畅,人们的生活和思想很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古俗延续至今。只不过壮乡夜婚已经是真戏假作了,“抢”只是象征性的仪式,之所以要“抢”更多是图个热闹,有喜庆气氛,夜婚中边抢边对歌,用真假新娘糊弄男方,逐步把婚礼推向高潮。现在这种夜婚习俗已经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南宁及其近郊已经普遍演化成在黄昏时候举行婚礼的习惯。不像内地婚礼仪式都在上午举行。

自由:婚后还在娘家住

过去结了婚的壮家姑娘,往往不在婆家居住,婚后第二天就赶紧返回娘家。以后,只有到农忙时或节日期间才到夫家参加劳动或居住几天。这样要过两三年后,有了孩子才可以长期到夫家居住下来。这种现象被称为“不落夫家”,民间还把它叫做“不落家”、“不坐家”、“坐娘家”、“走媳妇路”等。

明代《赤雅》“丁妇”条:“娶日,其女即还母家,与邻女作处,间与其夫野合,有身乃潜告其夫,作栏以待,生子始称为妇也。”《岭表纪蛮》同样对这一现象做了具体描绘:“未开化之蛮族妇女,于结婚之次早,多还母家,自继续其‘做后生’之生活(此俗亦称“不落夫家”即不与夫同居之意)。次年插秧之时,夫家使人迎之,至,信宿即去。以后非节日不来,来则两三日又去。直至怀孕生子,或其本人不愿再‘做后生’,始与夫同居。”广西各地的地方史料对这一习俗更有详细记载,可见这种现象在古代十分盛行。改革开放后,广西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不落夫家的婚俗逐步减弱。

“不落夫家”使姑娘们在娘家的时间被大大延长,短则一二年,长则七八年甚至十几年。20世纪30年代的国民政府还专门成立了改良风俗会,颁布了《广西省改良风俗规划》,把“不落夫家”列入明令禁止范围,规定:“女子嫁出后不落夫家者,处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金。家长纵容者,并罚其家长。”因为他们也看到“不落夫家”实质上已经危及封建 父权制和家长制,在娘家居住的已婚妇女还和没出嫁的姑娘一样照样可以赶圩唱歌,这样女性们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所以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有伤风化,故严厉禁止,但结果只能是禁而不止。

对于这一社会现象,很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人类社会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社会,婚姻也经历了原始的群婚到对偶婚再到最后的一夫一妻制婚姻。母系社会子女“知其母而不知其父”,后来父权制的确立,婚姻也由“从妻居”演化成“从夫居”,丈夫在社会和家庭中起主导作用。所以有人认为“不落夫家”是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过程中婚姻形态的残留;还有的学者针对壮族早婚现象提出“不落夫家”主要是考虑女方没成年而得以盛行,因为过去壮族女孩结婚年龄比较小,“不落夫家”实际上是为女孩身心成长发育留有足够时间;当然有的学者看到“不落夫家”的女子和未婚姑娘一样享有她们专有的权利,如参加歌圩,寻找新的异性朋友等,于是他们指出“不落夫家”是女子对不满意婚姻的逃避,借这一习俗继续寻找另一半。说法不一,道理似乎都很充分。

全面分析这一习俗不能脱离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以及这种环境所造就的民众社会心理,壮乡山清水秀,人们崇尚人性自然,人性本真。壮乡女青年恰如沈从文笔下风凰古镇渡口边的翠翠,她们美丽率真,几乎不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包办婚姻模式的约束,“不落夫家”也许是她们崇尚自由、大胆追求美好爱情的一种方式,加上社会风气开明,民风淳朴,此种婚俗普遍被民众接受。

我们应当看到不落夫家的女子确实享有许多特权,与婚后就入住婆家和丈夫生活在一起的女子相比,这些住在娘家的女子确实有很大自由,生活上思想上都不会有很大的拘束。无论这种习俗出于何种原因出现,现实生活中这种婚俗无疑是对男尊女卑传统观念的挑战。潘艳琴(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已毕业)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到她曾经访谈过一位有过“不落夫家”经历的沈女士,这位沈女士说:“我结婚后一点都不想去他家,还想上街唱歌。我结婚头两年都没有在老公家住一个晚上。我们这里结婚头2―3年是不去丈夫家住的。老人告诉我如果不生孩子那么快,来‘那个’(月经)20天后才去,就不怕怀孕了。所以我在那个时候去。如果不是那个时间,婆婆又来接的话,我就借口说已经和伙伴约好了要上街,就不跟她去。我婆婆也没有办法。”(沈氏,43岁,高中毕业,采访时间2003年12月17日晚,地点是广西龙州县北部的一个山村)可见,去不去婆家几乎完全由女方做主,她们确实享有更大自由。

如今外来文化的影响。男女青年思想已经有了很大转变,“不落夫家”近乎绝迹。更多表现为婚后的女青年回娘家的次数频繁些,当地人称为“两边住”。很多地方这种婚俗已变成象征性的了,即新娘在婚礼当晚是和她的女伴同住一房,第二天返回娘家,到了晚上,夫家又派人去接回新娘,以后就住夫家了,与传统的“不落夫家”已大为不同。

这些婚俗有的虽然并非壮族所特有,但它们基本反映了壮乡民众的精神风貌和他们特有的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感。我们同时也应看到同其他习俗一样,婚姻习俗有着很大的变异性,即所谓的“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规矩”。婚俗本身就丰富多彩,不会出现整齐划一的婚礼模式;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受到外来文化观念的冲击,人们思想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一些习俗也发生了变化甚至销声匿迹,对此我们不能一概以进步或者落后的价值标准去评判。

(作者: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二中学教师,邮编276100)

上一篇:略谈孔孟思想的逻辑结构 下一篇:略论任继愈先生的学术研究与唯物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