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10 01:21:41

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摘要:语文教材力求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感悟语言美,音乐美,图画美,构思美和立意美,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之中,去欣赏、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美。本文对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审美教育 引导 体会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226-01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而且蕴涵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语文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审美特质。

课堂教学是实现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引导学生学会推敲,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能迅速吸引住学生。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这样的文章值得我们反复推敲、品味。如《故都的秋》一文,作者取随笔的体式,信笔写来如同闲情漫话,全无雕饰痕迹,但每一个词语、句式,好像未经炉火而已达到了“纯青”。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搭配和谐,极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中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捡来搭配在一起,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结尾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整散相间,雅俗溶于一炉,酣畅淋漓,隽永优美。笔者引导学生朗读、推敲、品味这些优美的语言,可以说是一种美的享受。

2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音乐美

在诗歌教学中,音乐美十分突出。平仄相间、讲究押韵,句式整齐匀称,句内节奏感强,这些都是诗歌语言音乐美的具体体现。如何感受到音乐美呢?必须通过反复的诵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节奏感。如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四弦一声如裂帛”这些诗句,让学生体味音乐描写所体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如急雨”“如私语”“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冰泉冷涩”“银瓶乍破”“刀枪鸣”“如裂帛”等,这些描写用十多钟声音来比喻四根弦所发出的不同乐声,表现了旋律的发展变化,“大珠小珠落玉盘”让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我们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起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曲虽终,余音绕梁。经常朗读这些优美的诗句,有利于净化和美化学生的语言,增强他们的语言感染力。

3 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文章的图画美

好的文章如同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让人爱不释手。在学习这些文章时,笔者引导学生依据优美的语言,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勾勒出一幅幅画面。如《我的空中楼阁》,笔者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勾勒出一幅图画,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竞赛。同学们积极动手,或简笔勾勒,或搭配色彩,一幅幅《我的空中楼阁》展现在师生们的面前,笔者还建议学生把优秀作品送到学校举办的艺术节上参展,结果还获了奖。通过这样的教学,既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图画美,又提高了他们的艺术修养。

4 引导学生捕捉线索,体会文章的构思美

精巧的构思给文章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每遇到优美的文章,笔者就引导学生来抓住线索,细细品读,领悟文章的构思之美。如《永远的蝴蝶》,在学习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寄信,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构思之美。小说围绕寄信而写,正因为寄信,才有了樱子丧身于车轮之下的惨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小说最后补叙了那封夺去了樱子生命的书信的内容:“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这句交代不仅照应了上文,并于此高潮处戛然而止,言已尽而情未了。这种构思的文章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令人过目不忘,并久久不能忘怀。

5 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感悟,体会文章的立意美

好的文章不仅语言美,构思美,更重要的是立意美。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会整体感悟,抓住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立意美。如《过万重山漫想》一文,作者在穿越三峡时,由万重山的奇险,想到了“第一个穿越三峡的是谁”,想象他遇到的种种困难,并由此延展开,想到了许许多多“第一个”,赞扬他们勇做“第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这不仅让学生们体会到了文章的立意之美,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们知难而进的首创热情。

总之,语文教材力求让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感悟语言美,音乐美,图画美,构思美和立意美,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作品之中,去欣赏、品味其中所蕴含的美,让美育之花盛开在语文课堂。

上一篇: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提高 下一篇:论高职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