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将音乐课上的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时间:2022-09-10 01:00:36

让我们将音乐课上的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摘 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关注起点美、环境美、乐曲美、素材美和教师本身的美,坚决将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关键词:音乐课;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近日,笔者在小学音乐教研活动中听了几节音乐欣赏课,感触颇多。其中一节欣赏《春江花月夜》:将音乐与审美教育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学生在生动活泼和充满音乐美感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美,自然而然地扩展了学习内容,从而达到了音乐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完美结合。可是,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并非易事,根据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角度实施审美教育。

1.起点美――上好最美的第一节音乐课

审美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积月累,从点滴的小事培养起来的。笔者认为上好第一节音乐课尤为重要。多年来我都是这样做的:上课铃一响,“有意”打扮的我轻轻地步入教室,亲切随和地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孩子们学我的样子,挨个进行自我介绍。开始他们介绍时有的眼望窗外,有的弓腰驼背,有的声若蚊虫,而我什么也不说,只是微笑着,认真倾听着,直到最后一个学生介绍完毕。“想知道你们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吗?”我先肯定一些同学的活泼可爱,学习态度端正等优点,然后一一分析,指出不足:缺少自信、不够大方、不够美。就这样,以老师为榜样,从孩子们自身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孩子们从第一节音乐课开始就懂得了美德内涵,开始学会关注自身的美、事物的美,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喜欢美,喜欢老师,喜欢音乐课。

2.环境美――营造和谐优美的音乐教学氛围

审美教育和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我特别注重营造和谐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我在音乐教室的四周悬挂了冼星海、贝多芬、舟舟、朗朗等人的画像,张贴着“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让音乐为想象插上翅膀”“跳动的音符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等富有教育意义的音乐格言。每次上课前,我都会提前到教室播放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经典曲目。这样,孩子们在踏入音乐教室的那一刻,就置身于音乐的美好氛围中。

3.乐曲美――选择明朗、优美的音乐作品

我从八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不太喜欢教材中的部分曲目,认为和生活脱节,不好听,从而导致对其不喜欢,不想去学,更体会不到音乐美了。所以我改编了教材,只要是优秀的、明朗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带到音乐课堂里,一样可以让孩子们受到美德熏陶。比如,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可以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努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奋斗;《水手》告诉孩子们生活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生活中有困难坎坷都是正常,我们要正确面对,敢于去克服困难。这样的课堂不只是音乐课,这是在教给孩子们怎样生活,怎么感受生活的美。

4.素材美――音乐素材为孩子们审美拓展了空间

音乐素材在音乐教学中作用巨大,往往能营造氛围、激感、形象直观、情感丰富。比如,我在执教欣赏课《黄河大合唱》时,我先给孩子们讲了《黄河大合唱》诞生的故事,1938年的一个冬日,青年诗人光未然和抗敌演剧第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东渡黄河,当他们看到黄河,被黄河的气势惊呆了。光未然下定决心,一定要写出一首歌颂黄河的诗,此后因为受伤再次经过黄河边,看到船夫与恶浪搏斗的情景再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通过黄河的力量进而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创作激情得以迸发,创作了长诗《黄河》, 作曲家冼星海听了异常兴奋,为长诗《黄河》谱曲,于是,一部具有强烈时代战斗精神和雄伟气势的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诞生了。学生听了故事,再欣赏乐曲,他们深深感受到了黄河的美、祖国的美、劳动人民的美,更感到了抗战英雄精神的美。

5.教师美――音乐教师的美的形象感染学生

小学音乐教师是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者,对于学生而言,更是美的传播者、开发者、创造者。音乐教师本身的素质、修养、气质影响着音乐教育的成败。音乐教师优良的思想品德修养、良好的气质与礼仪、较高的音乐专业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从教师的职业上讲,教学艺术也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需要科学、准确、简洁、生动,并富有美感。

作为专门从事小学音乐教育的我们,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环境和素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让孩子在美妙的音乐中去寻找美、探索美、创造美,让我们将音乐课上的审美教育进行到底。

(作者单位:江苏丰县大沙河中心小学)

上一篇:放开课堂:施教行为文化的再造与实践 下一篇:课外阅读在“体系”中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