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发芽,让我们成长

时间:2022-09-17 05:25:20

让我们发芽,让我们成长

【摘 要】 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肯学、乐学,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去丰富所学知识,理解到数学的实用性。在有限的教材中挖掘出了活水,更在学生脑海里构架了更完整、丰满的数学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身的乐趣。

【关键字】 吸收心智;生活化;体验;自主学习

前些年,张人利校长对上海静安区学校课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数学方面他主张从二年级开始学习。引起了很大争论,其实孩子天生具有吸收的心智,比如把几岁的小孩带到外国,短短几个月孩子就学会了一口纯正的外语。孩子就像一颗小种子,在外界的浸润之下,就会发芽就会成长。

在数学课堂上,我也充分利用孩子的吸收心智,撒播知识的种子,让他们的数学思维发芽成长。

一、生活,让数学学习更接地气

生活是一切教育的根本,只有贴近生活,落地生根的课堂才是纯真朴素,亲切的课堂。

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常用的人民币,在黑板上张贴,并且做了很多练习,但是孩子们还是不熟练。恰逢学校举行爱心义卖活动,我让孩子们把书后附页上的人民币剪下来,在教室里开了一个小小商店,我发现,一名平时学习不怎么好的女孩找钱既快又准,原来她常常帮奶奶卖豆腐花。还有一名家里开小店的同学,找钱也特别利索,讨价还价还很有一手。这就是生活熏陶啊,其他的孩子,经过这次活动,在做人民币的练习时正确率明显提高。

在教学《认识平均分》时,我设计了一个分小番茄的故事情景,让学生们小组活动: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样分小番茄呢?接着我们比较不同的分法,介绍了平均分,再让孩子们比较平均分和一般分法的不同,在分水果,比分法的过程中学a生们不知不觉就把平均分的特点记住了。

把教学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孩子觉得数学知识就像邻家姐姐很亲切,就兴趣,积极主动地肯学、乐学,而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获得了成就感,在后续学习中兴趣勃发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让数学学习更加鲜活

知识的海洋是浩瀚无比,然而受教材和教学条件的限制,能进入学习视线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学生在接受着书本知识的同时,又不断地受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熏染。

在教学《认识整时》时,我在课前让孩子们设计一个“钟面”,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彩纸,彩笔仿照钟面制作起来,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知识。结果在正式上钟面这一课时,就显得很轻松了。正是学生有了这些亲身体验,学生上课时思路打开了,非常投入,热情很高。

曾经和孩子们玩过这样一个游戏,学生站成一排,在队伍前面2米处放一个娃娃让大家套圈。学生觉得不公平,却又说不出原因,在学习《圆的认识》后,他们自觉地站成一圆圈把娃娃放在圆心,原因是:“一中同长也。”这就是知识与体验的融合。

游戏现实问题不但与课本知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是对书本知识的一种补充和拓展,有时候我们要换广角镜头来看数学课堂,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去丰富所学知识,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实际价值,理解到数学的实用性。

三、自学,让数学学习更加自主

所有的植物都需要自己去获取知识,这样才会有强大的根部,学习也是。所以我十分重视孩子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低段的孩子,很多人认为年龄太小,不敢尝试。其实,自学的本事是从小培养的。

一次让学生自学《认识时、分》自读并把重要的知识用笔划下来,在经过3分钟的自学之后,学生却说不出学到了什么,课后,我把这个失败的自学环节做了反思,其实学生以前都是由老师带领着学习,现在一下子要自学,跨度太大了,可以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有目标的去学。

后来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我先按常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了分米,在认识毫米这个环节,就指导学生自学:我在黑板上出示了这样几个问题:①1厘米=( )毫米;②如何比划1毫米,③请画一条23毫米长的线段,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读书本,3分钟的自学时间后,小手纷纷举起来了。孩子们回答的问题十分到位,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后,孩子们也尝到了自学的滋味,他们自学的兴趣越来越高,从数学课堂衍生到了科普读物,偶尔我也会利用课堂上的一点时间,让孩子们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从网络、书本上自学来的一些小知识,孩子们兴致很高,乐此不疲。

自主学习活动里满满的都是正能量,在这样氛围里,孩子们的“根系”特别发达:不会的字查字典、不懂的题小组讨论、问老师、问同学、问网络,许多孩子在自学过程中还琢磨寻找到了一套适合自己的自学本事呢。

四、大数学,让数学学习更加丰满

教育就像人的手掌,学科和学科好比手指,他们既独立又相通,所以在学习时可以打破学科中心, 跳出数学学数学。

我在教学《10的分与合》时,为了便于学生记忆,就编了一首《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学生读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在唱唱背背之中很快记住了10的分与与合。这就是艺术与数学的相融相通。

还有一位老师在上《年、月、日》前,让学生将原有知识图画式整理,有的学生将年月日画在在乌龟的背上,用脚度量平年或闰年的每一天;有的把12个月做成了项链珠子,大珠为大月,小珠为小月,用挂件来区分平年和闰年。数学图画言简意赅却成为知识的良好载体,内涵丰富。

用大数学的态度来对待数学,在有限的教材中挖掘出了活水,更在学生脑海里构架了更完整、丰满的数学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身的乐趣。

随着学习经验的丰富,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从简单枯燥的数字、运算符号慢慢的跳跃起来、鲜活起来如今数学在孩子们的眼中更象一个平易近人的邻家大姐姐,活泼而又美丽。营造一个乐学、善思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自由的发芽自主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兴华.走进儿童的数学学习.[M].河海大学出版社.2001(8)

[2]金沙.盘活?激活?教活――-教师对深入减负的积极应答.[J].江苏教育研究.2001(1)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

上一篇:品析诗词,掌握技巧,强化背诵效果 下一篇:中国能源强度差异与影响因素效应的分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