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客户预留印鉴的管理风险

时间:2022-09-10 12:45:34

浅析客户预留印鉴的管理风险

摘要:预留银行印鉴是银行开展业务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许多风险,必须强化管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关键词:银行印鉴;管理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5-0166-02

在支付结算领域,伪造客户预留银行印鉴,盗用诈骗客户和银行资金的案例是相当典型的。近十年社会上也先后发生多起犯罪分子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企业预留印鉴,诈骗商业银行资金的案件。为什么伪造印鉴的现象会屡屡发生呢?这一点值得我们业界深思。

一、预留印鉴的作用

预留印鉴,就是指客户预留在银行的印章和签名,并凭以办理款项支付及结算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银行据以审核支付及结算凭证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预留印鉴的管理是商业银行日常经营活动中一项较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由于预留印鉴在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决定了印鉴管理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同时也决定了银行加强印鉴管理,防范风险隐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二、印鉴风险点分析

单位印鉴是银行鉴别企业支款凭证是否合法有效的重要依据,企业的资金能否安全有效,快捷地运行与企业预留在银行印鉴的正确使用与否有直接的关系。若银行未对银行预留印鉴进行规范化管理,或出现验印审核流程控制不到位等情形,将面临资金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内部风险

1.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主要指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缺失造成损失的风险。主要表现在员工知法犯法,利用工作或职务之便,实施更换或伪造印鉴的犯罪活动。这几年多家银行发生过银行工作人员盗用或偷换客户在银行的预留印鉴窃取客户巨额资金,如近年广东某千万元级别的假印鉴诈骗案件中,银行管理人员利用开户之际将开户单位在银行的预留印鉴复印出来交给社会不法分子,对照卡片上印模刻制假印章,利用伪造印鉴购买支票,并将客户的存款进行转移。

2.操作风险

此类风险主要源于银行柜面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薄弱、有章不循导致。主要表现在:一是业务操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执行。如柜员在办理印鉴更换时,未认真核查客户人员身份信息,新开单位结算账户预留印鉴名称与账户名称不一致等有关环节有关流程执行不合规,潜在一定的操作风险隐患。二是责任心不强,审查不严。银行柜面人员在验印过程中,往往由于业务量大、金额较小或所谓熟人等原因,验印审核把关不严而出现风险;三是网点内部管理混乱,岗位责任制度不落实。如银行内部工作人员为客户代办开户手续、代领印鉴卡,或者保管制度不明确,银行内部其他人员有接触银行预留印鉴的机会,这就为不法分子内外勾结、窃取存款人印鉴卡片提供了机会。

(二)外部风险

近年来外部经济环境复杂,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案件与单位预留印鉴管理不当有关。一是不法分子伪造客户印鉴,且已经由“原始”的伪造印鉴,发展到利用高科技手法,这些人具备一定的技术,熟悉银行的业务知识和办理业务的程序,他们的犯罪手段已不局限于对金融票据的涂改,而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伪造银行印章和印进行诈骗,伪造的工艺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且作案手段不断翻新;二是部分企业单位客户内部管理混乱,产权不清,股东之间存在争议,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往往通过变更、挂失印鉴以控制资金,银行一旦处理不当将很有可能卷入股东纠纷当中继而可能承担相关的责任;三是客户的风险意识薄弱,个别客户对银行印鉴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印鉴领用、更换手续太复杂,对银行的规定和要求不配合,存在抵触情绪;还有个别客户的印鉴取材和使用不规范,给银行印鉴管理带来压力,比如,少数客户不按人行规定的材质雕刻印章,而是使用极易伪造和变形的“原子章”。

三、在资金结算业务中银行的预留印鉴管理责任

客户在银行开立账户,并将资金存入银行,在法律关系上,客户与银行属于委托关系。客户作为委托人授权人为其进行资金结算,预留印鉴则作为客户行权依托和象征。如相关印鉴的使用存在瑕疵,将有可能导致银行无权或越权,而目前相关法律制度赋予银行极为严格的审查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银行以折角核对方法核对印鉴应否承担客户存款被骗取的民事责任问题的复函》(法函[1996]65号)中指出:“折角核对虽是现行《银行结算会计核算手续》规定的方法,但该规定属于银行内部规章,只对银行工作人员有约束作用,以此核对方法核对印鉴未发现存在的问题而造成客户存款被骗取的,银行有过错,应当对不能追回的被骗款项承担责任。”从现行业务和技术水平来说,银行对印鉴使用和管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稍有瑕疵则可能陷入被动局面。

四、业务建议

(一)关于防范银行内部人员道德风险。好的道德情操得靠完善的制度建设。在现在复杂的市场经济里面,个人的趋利行为已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要让人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就得靠制度建设。因此商业银行除了要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外,还应建立健全印鉴管理机制,制订科学的操作流程,严格岗位制约,实行关键环节授权控制;同时还应通过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业务的每个环节进行全流程的风险控制和管理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银行的稽核、审计、营业主管等在监督检查、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另外,银行还应以惩治作为手段,建立严厉的惩罚机制,严惩违规违纪行为,以有效使道德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二)关于防范银行内部人员操作风险。主要是教育员工树立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不法分子伪造客户印鉴的犯罪行为,尤其是银行员工对简单重复的交易业务的麻痹心理和“熟人”影响疏忽马虎现象,一定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规范操作,严把验印关,才能从根本上防范风险。

(三)关于防范外部风险,商业银行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得到客户的支持与配合。预留、更换、注销印鉴等环节虽然手续复杂,但是严密的手续是资金安全的保证,要广泛宣传,取得客户理解。二是要切实做到“了解你的客户”,强化印鉴核对机制。如客户变更预留印鉴后,为保证存款人账户资金的安全,印鉴变更以后第一笔或前几笔支付业务发生时,条件允许建议与客户进行确认,确证其新的印鉴的启用;与客户约定日常划转大额在线通知机制;发现客户账户资金变动异常或者对验印有疑问,应主动、及时与客户核实真伪等。三是大力推广电脑验印和支付密码,提高银行柜面验印的技术水平和技防能力,并且逐步实行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系统来自动控制支付和确认环节。

上一篇:论企业市场营销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水利施工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