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过程中关键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浅析

时间:2022-09-10 12:40:49

建设工程过程中关键阶段的造价管理与控制浅析

摘要:本文阐述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四个关键阶段,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的重点、难点以及易忽略点,通过提出有效控制措施,达到建设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工程造价;关键阶段;控制

中图分类号: E271 文献标识码: A

一 决策阶段

(一)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项目决策正确,意味着对建设工程作出科学的决断以及在建设的前提下,优选出最佳投资行动方案,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项目决策失误,譬如投资错误,选址不优,方案不合理等,会直接带来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和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浪费,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可见,工程项目决策的重要性,无容置疑。

(二)决策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合理建设规模

2、合理建设标准

3、合理选址

4、投资方案

5、投资估算

(三)决策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1、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及合理确定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指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依据现有的资料和一定的方法,对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额进行的估计。投资估算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基础,其准确程度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经济效果,是决定项目是否建设、银行是否贷款的依据。只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才能真正做到宏观控制,而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前提是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合理的投资估算指标。决策科学化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体系和决策责任制。因此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明确决策责任制、编制高质量的估算指标,是合理确定投资估算的关键。

2、重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主要指在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与评估中,采用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对拟建项目计算期(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内投入产出的诸多经济因素进行调查、预测、研究、计算和论证,比较、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评估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在允许条件下,使投资项目获得最佳经济效益。首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其次,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定量分析为主,通过计算指标将隐含的经济价值揭示出来。再次,预测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以预测分析为主,尤其对某些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性作出估算,例如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和概率分析。最后,做好宏观微观效益分析和全过程效益分析,以全过程效益分析为主。因此对造价的控制应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的各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要将造价控制孤立起来,做好对项目把握和定位,进行最适合最优的投资决策。

二 设计阶段

(一)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设计是在技术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实施进行全面的安排,也是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的过程。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设计能使工程项目建设缩短工期,节省投资,提高效率。据分析,设汁费只相当于建设工程总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75%左右。以上对于一般建设工程,材料和设备占用工程成本的50-60%以上,而在设计阶段建筑形式、结构类别、设备和材料的选用已经确定。在建设后期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小。由此可见,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整个工程建设至关重要。

(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方案设计阶段一工程造价估算

2、初步设计阶段一设计概算

3、技术设计阶段一修正概算

4、施工图设计阶段一施工图预算

(三)设计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1、优选和优化设计

而同一建设项目,同一单位工程,可以有不同的方案,从而有不同的造价。因此,有必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做多个方案,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益评价,选用技术先进、经济 合理的设计方案,做好设计方案的优化同样重要,不容忽视。

2、限额设计和标准化设计

在设计中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容,抓住了控制工程造价的核心,从而能有效地克服和防止“三超”的现象。要实施限额设计,首先必须强化各专业设计人员的经济观念,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有关规定搞好工程设计,控制投资。其次,建立限额设计的管理体系,使设计人员“有法可依”,并加强管理,采用奖惩政策,提高设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来协助限额设计的实施,达到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对实施效果的进行判断。最后,采用标准化设计,可以节约设计费用,加快提供设计图纸的速度,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构配件生产成本的大 幅度降低,能加快施工速度,既有利于 工程质量,又能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三 招投标阶段

(一)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施工招投标阶段也是签定建设工程合同的阶段。建设工程合同包括工程范围 和内容、工期、物资供应、付款和结算方式、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安全生产、 工程保修、奖罚条款、双方的责任等重要内容,是项目法人单位与建筑企业进行工程承发包的主要经济法律文书,是进行双方实施施工、监理和验收,享有权利 和承揽义务的主要法律依据,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建筑企业的根本利益。招标、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是要约,经过评标,定标是一个承诺的过程,最后签订施工合同,尤为该工程质量、工期、价格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件。招标文件规定的合同条件和协议条款是投标单位中标后与甲方签订合同的依据,签订的合同内容与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不得相违背。合同中的定价,就是该工程的承发包价格,一旦甲乙双方在工程造价上出现争议,合同条款就是索赔的依据,所以招标文件的编制直接影响最终的工程造价。

(二)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工程量清单编制工作

2、标底的编制审核

3、合同类型和主要合同条款拟定

(三)招投标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1、加强工程量清单的审核工作

针对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除了按全套施工图进行工程量计算要求校对较准确外,在描述有关项目特征 与工作内容时,还应完全结合工程实际,真实的予以描述,以免工程造价失真,同时减少投标人理解产生歧义而出现可能的索赔机会。

2、加强工程资料的收集和应用,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

加强日常工程造价方面资料的收集,结合当期的建筑市场现状,针对项目特点以及支付意愿,综合考虑,合理标志标底,为评标做好参考,可有效防止不合理竞标现象。

3、优化评标体系

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评标办法和标准,加强评标人员的职责,科学公正评标,合理低标价中标。

四 实施阶段

(一)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工程施工阶段,由于工程设计已经完成,工程量已完全具体化,并完成了施工招标工作和签订了工程承包合同。虽然这一阶段影响整个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大约5-10%,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但是,工程投资却主要发生在这一阶段,浪费投资的可能性则很大,因此,在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也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实施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内容

1、合同管理

2、设计变更管理

3、现场签证管理

4、工程结算管理

(三)实施阶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及措施

1、做好合同交底

对现场管理人员做好合同交底工作,从合同方面注意施工中可能发生变更、争议索赔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处理各种变更的程序、索赔,工期、质量要求、工程内容等主要约定,从而更加有利于工程的管理。

2、加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杜绝投资浪费。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经济”观念、素质教育,培养他节约意识,在做好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监督的同时,充分重视节约投资的重要性。

3、尽量减少设计变更。

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引起设计变更的原因很多。如:工程设计粗糙,使工程实际与发包时提供的图纸不符;当前市场供应的材料规格标准不符合设计要求等等。如何减少设计变更,首先要认真对待设计变更,对于涉及到费用增减的设计变更,必须预先技术经济比较,经设计单位代表、业主方现场代表、总监理工程师共同签字方为有效。其次指派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常驻施工现场,随时掌握、控制工程造价的变化情况。

4、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现场签证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由于现场签证的不严肃性,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甚至给业主方带来不少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多的。严格现场签证管理,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必须与工程经济人员相互配合,不仅做到“随做随签”,还应该做到实事求是、细化量化,同时附影像资料以备计算使用。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中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四个关键阶段,至关重要,只有充分了解工程各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和主要内容,找出重点难点、易漏、易忽视点,通过提出有效控制措施,达到建设工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作者简介:于卫锋,1976年出生,技术部经理,工程师,注册造价师,在河南瑞佳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从事工程造价及技术管理。

上一篇:简支梁桥桥面连续构造的应用分析与探讨 下一篇: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