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09-10 10:32:36

新加坡学校德育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 新加坡学校德育具有鲜明的特色,德育目标突出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培育,德育内容凸显多元统一性、渐进性和创新性,德育方法注重多样性、生活化和实践性,德育环境具有政府主导和“四位一体”的特征。我国应学习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经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不断创新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营造全民德育环境,切实增强学校德育实效。

关键词 新加坡学校德育启示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来,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由一个资源贫乏、社会动荡的小国,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为世人所称道的现代化国家。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卓有成效的学校德育是主要因素之一。中国和新加坡同属亚洲文化圈,文化背景十分相似,两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都面临着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研究和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德育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新加坡学校德育的主要特点

1.德育目标:突出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培育

新加坡是一个种族、宗教和文化多元的国家,在独立之初,为应对当时的道德真空和国家意识薄弱两大挑战,增强国民对新加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新加坡政府决定向国民大力灌输“我是新加坡人”的民族精神。李光耀强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复合民族的国家。我们不分人种、语言、宗教或文化上的差别,而将他们融汇一致”。因此,新加坡60-70年代学校德育的目标主要强调民族团结,重在培养国家意识。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新加坡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美德遭到忽视,新加坡社会的“西化”倾向越来越严重[1]。因此,其学校德育目标又转向重振传统文化,以抗拒西方颓废思想的侵蚀。80年代中期,新加坡经济的一度滑坡和人才大量流失使新加坡开始重新审视德育教育,政府强调“要把我们的价值观提升为国家意识”、“如果我们要避免被西方价值观所淹没,我们就得有自己的国家意识”,并从1988年开始每年组织在全国开展“国家意识周”活动,以凝聚国民的国家意识。为有利于多元文化社会的团结稳定,199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共同价值观”。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新加坡设计了新的学校德育教材――《好公民》和《公民与道德》,其总目标是为了“协助我国政府建立一个具有道德意识和凝聚力的社会”。综上所述,新加坡在独立后的不同发展时期,学校德育的具体目标总是根据国家形势变化而相应做出调整,但无论如何调整,培育青少年民族精神和国家意识的宗旨从未改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新加坡”的认同感培育始终是新加坡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2.德育内容:多元统一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新加坡学校德育始终立足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基本国情,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又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内容,德育内容总体呈现出多元统一性、渐进性和创新性的特点。一是多元统一性。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在遵循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兼顾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进行,既适应了文化多元的国情,又使学校能够传授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如小学德育允许以各自民族的母语授课,中学阶段开设了七门宗教知识科目。1990年新加坡政府提出了“五大共同价值观”,它博采新加坡各种族价值观的精华,既是异中求同,又是多元的统一,从而为新加坡各种族认可和接受。新加坡学校德育内容的多元统一性亦体现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上。如在顾及“社会为先”的同时,又强调“尊重个人”,使东方传统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互相搭配平衡。二是渐进性。新加坡学校德育遵循教育规律,根据青少年不同时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德育内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呈现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个人到群体再到社会和国家的渐进性的特点。如小学德育内容侧重品格塑造、家庭的联系、对学校的归属感、社会的一分子、对国家的忠诚与自豪感教育,中学德育侧重东方传统价值观的传授、道德判断能力、团队精神、和公民责任感培养,大学德育侧重儒家伦理、共同价值观和国民教育。三是创新性。新加坡是一个深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但在如何对待传统儒家文化上,新加坡学校德育并非照抄照搬,而是体现出了“扬弃”的科学态度,结合本国实际对传统儒家文化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造。如对“五伦”所涉及的人际关系,把“父子”改称“父母与子女”,把“君臣”改称为“国家与人民”;将“八德”―“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中的内容具体化,并赋予现代化的阐释,使之成为新加坡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2]。

3.德育方法:多样性、生活化和实践性

为适应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状况,新加坡积极探讨学校德育方法的创新,德育方法主要呈现出多样性、生活化和实践性的特点。一是多样性。新加坡坚持以正规的道德教育课程为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同时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方法来保证德育实效,实现了课内德育和课外德育相结合、显性德育和隐形德育相结合、知性德育和体验式德育相结合以及学科间道德教育的渗透。新加坡注重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结合实际加以改造,构建了适应本国青少年发展需要的多样化的德育方法。主要有价值澄清法、设身处地考虑法、文化传递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3]。在教学实际中,则是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组合。二是生活化。新加坡学校德育坚持德育生活化的价值取向,认为德育确是人之生活所需,而非可有可无,德育与学生的生活需要相结合,则可变被动为自觉,事半功倍。因此新加坡学校德育注重以社会日常生活为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有关社会生活准则、道德责任、种族和谐以及忠于祖国等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重点通过生活实例分析、道德情景创设、角色扮演、道德两难问题讨论、分享共同问题的经验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实践性。为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新加坡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多样化的社区服务活动,来作为课堂德育的有益补充。学校要求学生必须选择一定的课外活动,如升国旗、体育活动、礼貌活动、文艺表演、植树活动、清洁活动等等,参与课外活动的学生能获得相应的分数,并计入成绩册,和学生的奖惩、升学挂钩。1990年新加坡制定和推行了学生社会服务计划,使社区服务成为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服务精神方面收到了良好成效。

4.德育环境:政府主导和“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新加坡学校德育之所以成效显著,与其良好的德育环境密不可分。从国家政府到社会、社区、家庭、学校,无不高度重视、积极参与道德教育,形成了政府主导和社会、社区、家庭、学校“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一是政府主导学校德育。在独立之初,新加坡政府就全面介入学校德育,成为少数将德育作为学校科目正式施教并不断改革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政府认为,国家要稳定,经济要发展,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这种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等,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现代化过程中,新加坡不断强化政府行为,把德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新加坡的前总理李光耀、吴作栋、前副总理拉贾拉南等国家政要多次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就学校德育改革发表重要讲话和指示。在不同发展时期,新加坡政府与时俱进地创新本国文化,提出符合本国实际的价值观,并制定相应的德育规划、德育标准,设计德育教材,强力予以落实。新加坡政府坚持德法并举,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和制度,严格执法,有效弥补了学校德育的不足,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养成和行为约束机制。二是家庭、学校、社区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基于对德育系统性的充分认识,新加坡从家庭到学校、社区、社会,都肩负起了各自应有的德育职责,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全民德育网络[4]。新加坡强调家庭的社会细胞地位,格外重视其对学生品德形成的影响,每个学校都建立了家长联谊会,强化了德育中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合作。社区作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对青少年品德形成亦发挥着重要影响。新加坡通过组织开展学生服务社区活动、建立广泛的社区教育网等方式,把社区建设成了德育的另一重要阵地。新加坡政府注重严格控制宣传舆论工具,有效抵制不良信息传播,积极组织开展全民性的道德养成活动,从而为学校德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新加坡经验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

1.学校德育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凸显意识形态主导性

当前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取向上也呈现出多元化倾向,这和新加坡在现代化进程中曾经遇到的情况十分相似。因此,我们应借鉴新加坡推行“共同价值观”的做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学校德育,凸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应在各级各类学校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宣传教育,始终弘扬主旋律;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青少年学生头脑,使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共识,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地把个人成才的愿望和对国家美好前景的追求结合起来;不断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进青少年学生对中华民族以及“中国梦”的认同感,鼓舞其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不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知荣明耻、慎独慎微,始终保持心灵纯洁和道德高尚。

2.学校德育内容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吸收传统和外来优秀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创新

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应当从以下方面入手完善学校德育内容:一是注重传统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我国几千年积淀形成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是中华民族赖以存在的根本,不能割裂与抛弃。应对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充实到学校德育中。二是注重世界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创新。开放是世界的潮流,外来文化的涌入亦势不可挡。应当吸收借鉴其中的合理部分,找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契合点,结合国情加以创新。三是注重编写更加具有针对性、时代性的德育教材。德育课堂仍然是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主渠道,德育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应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力求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抽象,并要避免各个学习阶段德育内容的简单重复。

3.学校德育方法应实现多样化、生活化和实践性的统一,切实增强教育实效

德育方法是学校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学习借鉴新加坡学校德育方法注重多样化、生活化和实践性的经验,对解决当前我国德育方法单一、脱离实际、实效性不强等主要问题很有针对性。一是积极推进课堂德育改革。德育教师应当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兴趣需要,鼓励和指导学生以教学主体的身份参与教学。为凸显学生在德育课堂中的主体性,应积极探索更加自主、开放,更加注重过程和差异性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如在德育课堂中可以将价值澄清法、文化传递法、道德认知发展法等方法扬长避短地结合使用,亦可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研究性教学法等开展教学。同时,积极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促进德育在学科间的渗透。二是使学校德育回归生活。当前我国学校德育的去生活化倾向,在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化。从工具理性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是当代学校德育的必然选择[5]。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考虑价值生活和事实生活的统一,走出知性德育的误区。三是强化道德实践。社会实践是加强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知行合一”、增强德育实效十分必要。应积极创造条件,在校内探索建立德育实验室,在校外建立德育实践基地,构建覆盖校内外的道德实践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广泛参与参观考察、生活体验、志愿者服务、义务劳动、学雷锋活动等,使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不断增强道德实践能力。

4.学校德育应注重整合力量和资源,营造全方位、立体式的全民德育环境

一是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在学校教育坚持“以德为首”上,应进一步强化责任机制,细化考核评价标准,把落实学校德育的各项要求和干部评价、升迁有机结合,增强各级政府对学校德育的重视程度。应健全和完善学校德育的教学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保障制度等,深入推进德育体制改革。应推行和学校德育内容一致的奖惩标准来约束公民道德行为,并借助法律杠杆对舆论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二是注重学校和社会密切配合的德育网络构建。应充分发挥家庭、社区、社会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学校联系家庭、社区、社会的长效机制,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四方面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协调配合青少年德育的合力。――――――――

参考文献

[1] 李萍林滨.比较德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莉萍赵韩强.日本和新加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及启示.教学与管理,2013(6).

[3] 张鸿燕.新加坡德育途径与方法浅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4] 张社强.日本、韩国、新加坡学校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

[5] 靖国平.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环境建设.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作者:李修超(1979-),男,河南济源人,河南科技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责任编辑任洪钺】

*该文为2013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3-GH-309)的部分成果

上一篇:中国与非洲传统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德育模式的本质\分类及现代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