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时间:2022-09-10 08:03:18

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摘 要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探讨其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 随机分层抽样,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施测。结论:大学生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 完美主义 主观幸福感

完美主义是一种力求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并伴随批判性自我评估倾向的人格特质。主观幸福感是对生活满意度和个体情绪状态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点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随机分层抽取衡阳市360名在校的大学生,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问卷一次性发放360份,共回收321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258份,有效问卷率71.7%。

(二)研究工具。量表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心理量表(FMPS)”、“段建华(1996)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人口学信息调查表。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完美主义心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注:1=主观幸福感总分;2=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3=对健康的担心;4=精力;5=忧郁或愉快的心境;6=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7=松弛和紧张;8=完美主义总分;9=担心错误;10=行为的迟疑;11=个人标准;12=父母期望;13=条理性。

从表2-1相关矩阵表来看,把大学生完美主义量表的总分及不同维度得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其不同维度得分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由相关分析可知,完美主义总分与主观幸福感总分积差相关系数为.307;P=.000

(二)分析与讨论。本研究数据显示(见表2-1),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即完美主义心理越强,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担心错误、对行动的疑虑、个人标准和父母期望是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变量,四者分别对主观幸福感产生负向影响。

大学生的完美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等因子和主观幸福感总分有着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倾向性越低,其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也就越高。

条理性维度与精力有显著的正相关,注重日常生活的逻辑规则,强调准确和秩序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高的幸福感水平,学习生活中重视有序性的人可支配的精力就越多。这表明完美主义的作用并非都是消极的。

作者简介:

魏翠芳(1985-)、女、汉族、湖南、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09级、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参考文献:

[1]訾非,周旭.中文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04).

[2]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6,(04).

上一篇:刍议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影响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职高后进生在政治课堂中的学习现状及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