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研究

时间:2022-09-10 06:53:30

基于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研究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 要]基于营销职业能力形成的课程综合实践,以营销岗位能力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在每一学期单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营销实践能力,经过四个学期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懵懂状态到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较好地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

[中图分类号]G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174-03

1 引 言

近年来,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市场营销等商科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一直是一个难点。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是为经营金属材料、汽车、通专用设备和燃料等生产资料商品的制造类流通业企业培养专门营销人才而设立的,在培养过程别强调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要求从事生产资料商品销售的营销人员除了营销通用能力外还应该具备生产资料商品的识货能力,是营销人才中的专业人才。市场营销专业这种显著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营销理论基础后,更要重视营销技能操作的训练。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等,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结合,按照营销专业学生营销职业能力递进培养规律,实践活动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要求,以营销岗位能力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在每一学期单门课程实训的基础上,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模式,通过集中教学对学生重复进行各种能力训练,经过四个学期的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使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从懵懂状态到深层次的解读,并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能较好地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

2 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2.1 建立校内模拟系统

为了降低实训成本,提高实训效果,许多学校都为此而建立了一整套校内模拟系统。营销专业的校内模拟实训系统通常通过建立若干模拟公司来实施。先由老师分组,组成几个“公司”,再将学生分到各个“公司”,然后,针对产品目录表上的商品进行“买”或“卖”。由于没有涉及真正的商品、利润,更不可能面对多变的市场,所以,学生在几天后就变得敷衍了事,根本达不到实训的目的。

2.2 成立实验商店

一部分商科类院校为配合学生的实训还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实验商店,通过安排学生到实验商店站柜台,达到学生熟悉产品,培养学生的恒心和耐心的目的。但由于它主要以零售为主,所以实训内容显得过分单一(只是商店营业员的工作内容),难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营销能力。高职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现状是:单项性实训多,综合性实训少;静态性实训多,动态性实训少;重技能训练,轻职业素养养成;理解型、技能训练型实训多,工作任务型实训少;实训教学内容带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尚未形成系统的实训内容规范和考核标准体系。总之,目前高职市场营销等商科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

3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重要性分析

高职营销等商科类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单门课程实践教学、集中一周的校内实践教学和顶岗实习。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但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弊病。单门课程实践教学、集中一周的校内实践教学主要通过模拟仿真在校内进行,谈判、沟通、销售等营销业务活动往往是通过学生一方代表销售人员,另一方代表顾客来完成,就连最基本的市场调查也因为交通、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是要求学生设计一张市场调查问卷了事。其优点是实训场地要求不高,一个教室、几台电脑、几张桌椅板凳就能完成。其不足在于买方是模拟的顾客,信息单一,而实际营销工作中要面对真实的顾客,销售过程中情况又千变万化,营销工作岗位所需的市场调查、人际沟通、信息收集和处理、谈判、销售等实战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顶岗实习一般安排一至二学期时间,要求在企业参与生产经营实践。这一实践环节实施到位,其优点有目共睹,但也因为时间较长,受种种因素的限制,会有一些学生“放羊”,找个单位盖章向学校交差了事。无法达到实践目的。

在教学中,我院市场营销专业也采用了以上三种实践教学环节。为扬长避短,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经过多年的探索与积累,并结合学院的专业教学改革,我们开设了《课程综合实践》课程。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在真实的市场和企业环境中展开,直接接触市场、企业、相关产品。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围绕市场调查进行,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同时培养和锻炼沟通、应变、谈判等营销职业能力;第三学期、第四学期到企业参与经营性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其优点是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行业、市场、企业,面对真实的、千变万化的市场情况,锻炼营销实战能力。通过四个学期的实战训练,使学生能较快地适应顶岗实习和就业。

4 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

4.1 营销职业岗位能力要点分析

我院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具有市场意识、良好的个人素养和专业素质,具备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和组织实施等营销通用能力以及生产资料商品识货能力和业务流程的分析与操作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专业营销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就业岗位群为工业品销售代表、业务主管,工业品采购主管、市场策划、产品管理等。

基于以上营销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通过对营销专业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点的分析(见图1),细化、分解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基本技能、核心技能的培养环节,通过“认识、做、多做、高效的做”来达到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通过理清高职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的教学思路,提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案和考核体系,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4.2 项目实施方案、考核方法

在营销实际岗位职业能力要点分析的基础上,分学期渐进式开展教学,见课程综合实践教学渐进图。

营销专业职业课程综合实践在真实的市场和企业环境中展开,直接接触市场、企业、相关产品。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主要围绕市场调查进行,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同时培养和锻炼沟通、应变、谈判等营销职业能力;第三学期侧重在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和生产资料销售流程的掌握;第四学期到企业参与经营性实践。教师全程跟踪指导。

4.2.1 第一学期

学时:60(两周)。

实践项目设置:专业认知;专业调研;客户模拟拜访。实践组织实施:①指导教师组织营销专业培养计划学习与讨论。②教师布置任务,集中讲解要求和重要性;确定主题,布置市场调研内容,要求学生到专业对应的企业实践;调研后进行沟通交流。③拜访准备;模拟拜访:每两位同学一组,角色互换,模拟客户拜访、产品介绍和答疑,教师现场指导、点评。考核方法:面试+笔试(调研报告)。(备注:如果未到实际企业调研,一律作不及格处理。)教学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训练与人沟通能力;就大一学生而言,同时是人生历练,增加社会经验,以丰富阅历;明确学习目标,进而制定出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

4.2.2 第二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问卷设计;实地调研;调研汇报;调研报告撰写。实践组织实施:①教师确定主题,布置市场调研内容。②进行实地调研。③要求完成一份与专业有关的调研报告,分小组进行研讨。鼓励兼职。考核方法:面试(分小组以辩论形式进行,学生相互打分,教师打分)+笔试(问卷设计+调研报告)。兼职加分。教学目标:进一步理解本专业的特点。明确自身特点,确立今后就业方向。能考虑各种专业证书问题并有计划地准备。

4.2.3 第三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营销管理案例研讨;生产资料相关案例交流;职业生涯规划交流;生产资料销售流程模拟实训;营销岗位综合实训。实践组织实施:①教师准备典型营销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观看和讨论。②学生收集准备生产资料相关案例,与同学分享和讨论。③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交流。④在生产资料销售流程模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训。考核方法:面试+笔试。自主创业或兼职加分。教学目标:在前两个学期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网络、信息与多媒体等高技术设施设备与手段,进行理论上的提升,加之营销综合实训,实践商科类高素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

4.2.4 第四学期

学时:60(两周)。实践项目设置:营销实践;企业见习;自主创业。实践组织实施:①营销实践:市场论证,学生进行充分的信息收集和市场调查,选择适合的产品。实地销售,组织货源,将货物运送到实训场所,实地销售。售后工作,处理剩余货物,对销售情况进行盘点。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联系企业进行见习,并按照企业要求认真工作。③根据创业计划开展相应营销活动。考核方法:面试+笔试(备注:以企业证明为准评分),自主创业或兼职或专业证书加分。教学目标:已经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行业及企业有较深的理解,进一步明确职业岗位能力,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3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经过2007级市场营销专业四个学期的实践教学,课程综合实践项目实施的效果比较明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大大提高,适应营销岗位的工作能力大幅度提升。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为指导教师的差异,在实践环节的操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对学生调研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能力的培养各有侧重,使项目实施进程和项目实施效果无法一致。②因为学生的调研是开放式的,给教师的监督带来一定困难,所以有少数一部分学生没有主动进行调研,有不诚信的表现,即使深入实践调研的同学也无法对他的调研情况进行合理与准确的评判。③虽然制定了考核标准,但还比较笼统,在实施过程中就出现了上述的差异和问题,考核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对以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建议如下:

①项目指导教师,应充分了解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就业岗位及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指导教师要多沟通交流。②在对学生加强诚信教育的同时,结合营销工作往往需要团队合作精神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给比较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让其担任组长,对组员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优秀学生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开发式实践教学带来的监管难的问题。③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考核标准,围绕考核标准,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考核体系应该体现《课程综合实践》的特点,有效衔接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将企业考核纳入考核体系中。并及时与指导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根据实施情况对考核体系进行完善,以求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汤百智,蒋满英.高职“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6(1).

[2]廖秀云.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例谈[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3]王正.高职高专实践性课程设置模式的新探索[J].职业教育,2008(6).

[4]周科.关于高职院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和实训教学的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

[5]张恬,李梅芳.高职高专实践教学模式[J].中国建设教育,2007(8).

上一篇:浅论新时期通信企业财务管理的完善与创新 下一篇:公安消防部队绩效审计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