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预学案”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05 03:57:54

基于“预学案”的实践研究

【摘要】“导学案教学”是落实高效课堂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导学案”的课前预习环节为切入点,阐明“预学案”的提出背景,分享“预学案”的设计策略和数学课堂中概念课、定理课和解法课的“预学案”设计,旨在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前预习 预学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A-0007-03

一、“预学案”提出背景

“导学案教学”是落实高效课堂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导学案”主要分为课前预习、课堂研讨、练习巩固、当堂检测和拓展提升这几大板块。

在七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七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习惯上存在不少问题。首先,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的目标,觉得数学晦涩难懂又枯燥无味、缺乏热情;其次,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老师什么时候教就什么时候学;最后,学生听课效率低,课堂上常常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在注意力无法长时间保持集中的情况下,往往会错过对关键问题的思考和理解,导致无法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有效的课前预习有三大益处。第一,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在课堂内、外学习相关的内容。第二,实现先学先行,提高听课效率。有效的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听课交流,实现高效听课。第三,学会自我管理,提升自学能力。课前预习的优质完成,依赖于学生较强的知识查阅、理解能力和自我约束力。课前预习从长远来看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品质。

因此,我们东盟中学七年级数学课题组对“导学案”的实践研究分块进行,最先开展的是课前预习的实践研究,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预学案”的益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积极主动地开展数学学习。

二、“预学案”设计策略

预习通常是指学习主体在正式进入课堂学习之前的准备活动。“预学案”是指教师在课前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制定学习目标,设计探究性小活动或递进性问题系列,把部分学习内容提前呈现给学生的学习方案,主要包含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预习困惑三个部分。

理想的“预学案”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清晰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方向标,其制定的依据是学科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制定的关键是目标清晰具体。这就要求教师在充分研究课标和学情的前提下,将学习目标陈述成具体可视的学习结果。如,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能说出作图的依据。二是引导性与可操作性并重的预习活动。引导性体现在活动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趣味盎然地学习和生成。可操作性则要求活动有明确的要求,便于学生有序顺利地开展。三是注重预习反馈。鼓励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自身的困惑,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听课,也利于教师做到“以学定教”。

三、“预学案”案例分享

(一)概念课“预学案”设计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中数与形的本质属性,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归纳、概括、抽象的过程,它背后蕴含的是丰富的数学思想,甚至就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数学方法、数学观念。是否亲历概念的生成,明了其中的数学思想决定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进而决定他能否对知识方法运用熟练。因此在概念课“预学案”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概念原型,结合问题链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体悟其中的数学思想。

以轴对称的概念教学为例,我们设计了如下“13.1 轴对称课前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1.能从所给的图形中辨别出轴对称图形和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并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2.能结合图形说出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3.能结合图形说出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二、自主学习

动动手:如图,把一张纸对折,剪出一个图形(折痕处不要剪断),再打开这张对折的纸,你得到了什么图形?请你给所剪得的图案起个名字,并多剪几个试试。

问题:观察你剪纸得到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追问: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吗?

三、预习困惑

通过自主学习,你有哪些困惑?

从学习目标来看,要求学生能说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从学情来看,学生已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且乐于实践探究。故预习内容设计了富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的剪纸活动,剪纸后的“题:观察你剪纸得到的图形,你能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和“追问: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具有类似特点的事物吗?”设计使学生经历轴对称概念的生成过程,把握概念的本质。

(二)定理课“预学案”设计

数学定理揭示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思想方法,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常用简洁的符号化语言来表述,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素养的重要知识载体。传统的定理课教学,教师往往重定理的记忆与应用而轻定理的生成和发展,导致学生对定理只是机械的“一背二套”。在定理课预学案的设计上,我们可以有目的地提供一些可供研究的素材,抓住与之相关的数学思想,设计预习活动,使学生经历定理生成过程,真正掌握定理的来龙去脉。

以不等式的性质为例,我们设计了如下课前预习导学:

一、学习目标

1.类比等式的性质,观察、比较具体数字运算的大小,归纳出不等式的性质;

上一篇:“语块”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下一篇:以培养多元能力为中心的英语专业项目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