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2-09-10 06:52:19

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对策分析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金融危机冲击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困难,放大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累积的负面影响。其症结是结构性过剩,突出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供求矛盾,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供”与劳动力市场的“求”之间的错位和脱位。短期的措施和政策可以短期内扩大就业,但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只有推进高等教育转型与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社会经济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G473.8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230-03

21世纪以来,在大幅扩招的后续影响下,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大幅攀升,年均递增23.8%。2002―2004年,年均达到30%以上;2004―2007年,年均保持在20%以上;近两年有所下降,但到2009年也保持了9%以上的增速。相应地,毕业生也从2000年的107万增长到2009年的611万人。与毕业生的强劲增长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连年持续下滑:从2001年的83%下降到目前的68%,年均下降2个百分点以上。在我国,从来不曾被就业困扰的大学生,却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失业问题。

一、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

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复杂的,主要有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高等教育转型问题,以及大学生自身的观念与素质问题等。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

金融危机冲击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困难,放大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累积的负面影响,形成了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叠加的共振效应,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被动转型,对原有的就业结构和就业增长格局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据统计,今年高校毕业生有610万人,加上去年未就业的100万人,合计有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再加上失业返乡的2000万农民工,使就业形势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

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分割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与部分企业、行业、地区招工难以及基层、艰苦行业和落后地区留不住人才并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与现实落差较大,求职渠道不畅、效率不高。

1.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机会不公和待遇差别很大。从地区差距来看,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2008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0 965元,分别比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高出6 903.76元、7 048.48元和6 803.47元。省区的差距也是十分显著的。2008年,上海、北京和天津的人均GDP分别达到了72 554元、61 876元和54 034元,在1万美元左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浙江、江苏和广东省,人均也达到了41 967元、39 485元和37 402元,均超过了5 500美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省区,如贵州,只有人均8788元,不足1 500美元。后者只有前者1/4至1/8。正是由于经济上的巨大落差,才使得大学生就业涌向沿海发达地区、大中城市。

2.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和事实上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也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导向的主要原因。我国长期以来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平衡,而且形成了与之配套的制度化地方隔离体系。就业市场在这些显性或者隐形制度的隔离背景下,事实上形成了劳动力市场化隔离体制。主要表现在城乡、地方体制隔离,把劳动力市场化隔离为城乡和区域劳动力市场。体制内外的制度隔离政策也是阻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还基本上属于地方归口管理,劳动力市场的地方分割十分严重,事实上就形成了体制内劳动力待遇层级化(都市好于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好于一般城市;大城市好于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好于小城镇)现象,体制外劳动力待遇的地方差异十分突出。所以,表面上看,大学生就业观念与市场要求不适应,企业用工信息与大学生就业要求对接不畅,但这些问题的背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市场体制、地方分割,地方化管理等问题的消极作用。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症结是结构性相对过剩

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供”与劳动力市场的“求”之间的错位和脱位。

1.高等教育超前发展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滞后的矛盾。首先,近几年高校招生增长速度远超过GDP的增速,劳动力结构变化远大于实际就业学历结构的变化。其次,从供需结构看,2010年大学招生629万人,占到同期新增就业人口的60%,与2007年末的劳动力需求结构相比差距很大。大学毕业的劳动力比重高出近7个百分点,初中及以下劳动力供给缺口达到近4%。

2.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与人才的市场化需求不相适应。目前高等教育仍沿袭了计划-精英教育的模式和体制,必然造成高校计划培养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使高等教育趋同化、就业同质化竞争、人才浪费和人才短缺现象相当严重。

3.教育方法、教学内容陈旧,无法适应能力取向的市场化要求。长期以来,在精英教育背景中,我国高等教育形成了重学识、轻实践和能力培养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市场化就业过程中的弊端暴露无遗。与这种教育传统相适应形成了以单向度灌输知识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基本是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知识体系的过程,而教师则成为课堂灌输的主体。特别是在大规模扩招后,程序化地灌输知识体系就俨然成为流水线的生产过程,扼杀了学生创新性和主动性。缺乏必要的能力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

4.管理体制僵化,还无法直接面向市场培养。首先,高度统一的计划管理体制,无法发挥市场的淘汰和发现机制。由于大学生招生还处于卖方市场,学生读书还无法真正选择学校和专业,所以,即使是就业很差的专业,市场也无法淘汰;即使培养能力再差的高校,市场也无法优化其资源配置。其次,严进宽出的管理理念,导致高校无法实施优选和淘汰机制,无法真正培养和发现人才。正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淘汰和激励机制,大学生在校期间,普遍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学习压力和动力,难以培养应有的素质和能力。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民生的重中之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长短”结合,救急与解困结合。

(一)扩内需、稳出口、调结构,确保经济较快增长

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而GDP每增长10%吸纳的就业不过1 000万人而已。所以,要保证每年新增1 000余万人的充足就业,就必须保持足够高的经济增长水平。再从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来看,消费不足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因素。所以,要在调整增长结构的基础上,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持续的较高增长速度,仍是保持就业增长的不二法门。

(二)鼓励和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

与其他国家相比,大学毕业生创业比例偏低仍是制约我国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2007年和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只有1%~1.2%,不仅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20%左右的比例,也远低于我国全民创业的比率。创业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够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小型创业为例,1:5~1:10的带动率还是可以期待的。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人数每年约为6万人左右,大约可以带动30万到60万人就业。如果创业比重达到我国全民的创业比重11%,则可以带动300万以上的就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三)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政府的就业服务

大学生就业技能的缺乏和就业服务的不到位也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一个因素。首先,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教育可以提高求职的效率。麦克斯的有关调查说明,就业辅导可以有效提高求职的成功率。其次,利用政府的信息管理优势,为毕业生提高权威的信息服务,降低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求职的盲目性、无序性,从而减少求职成本,提高求职的针对性、实效性。再次,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招生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

(四)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中西部就业、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

大学生之所以不太情愿到最缺乏人才的基层、中西部就业,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些单位和地区的工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发展的平台缺乏足够吸引力。而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就业主要是社会劳动保障制度的差异导致的。所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国家可以此为契机,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中西部薄弱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和部门就业。

(五)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岗位培训与人才储备计划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企业采取了短期的用工体制,尽可能地规避长期用工带来的社会保障成本。这些企业主要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它们用工往往采取急功近利的方式,发展方式也大多采取依赖价格优势的战略。在精英教育时代,这些体制主要面向农民工,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该体制迅速向大学毕业生蔓延。因此,要与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发展趋势相一致,鼓励企业由短期用工向长期用工转变,为企业长期发展和后续发展积累和储备人才。针对金融危机冲击带来的市场萎缩和岗位流失,政府要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企业稳定现有岗位;充分利用危机带来机遇,实行岗位培训计划,适时地储备和培训人才,为企业转型升级和迎接经济复苏后的发展做准备。

(六)强化高校的实习教学环节,鼓励毕业生参加职业技术培训

首先,针对高校普遍存在的实习教学环节投入不足、忽视实践的做法,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及时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加强高校的教学实习环节,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事业单位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基地,以强化在校大学生实践教学和技能培养。其次,针对目前大学毕业生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脱节的实际,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实施各种形式岗前培训、岗位实训计划,弥补高等教育的缺失。再次,把就业困难的大学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之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七)实施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储备计划

长期以来,高速增长的经济掩盖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累积的严重的结构问题。金融危机在给我们带来严重冲击同时,也为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供了客观条件。因此,我们应该在国家层面上针对世界产业发展趋势和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储备计划,以满足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方面的人才需要。

(八)实施毕业生失业救助和保障计划

调查显示,2007―2009届大学生的失业率均超过12%,三届未实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达到200万人。因此,要确保这部分群体的家庭生活不受严重拖累,确保大学生毕业后的基本生活权益,建议国家建立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将大学生纳入失业保障管理体系。

(九)多层次、多渠道解决大学毕业生社会出口问题

可以开发公益性岗位,以解决社会服务的缺失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不足;可以开通高校入伍直通车,不仅可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而且是我国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玉华.我国教育事业60年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89-92.

[2] 吴晶.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68%就业形势仍严峻[EB/OL].新华网,2009-07-09.

[3] 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7,(15):10-11.

[4] 袁新文.大学不是“保险箱”[EB/OL]].人民网,2009-11-13.

[5] 杨玉华.创业: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37-28.

上一篇:电台农村节目的时尚元素分析 下一篇: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政府公共投资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