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时间:2022-09-10 06:03:36

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摘 要】目的 查明本起食物中毒的病因,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类似事件提供借鉴,方法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验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13个样本未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蛋糕(蛋挞):菌落总数9800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6.5倍,大肠菌群9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3倍;面包菌落总数7000 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4.6倍,大肠菌群≥2400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800倍。结论 证实这是1起由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关键词】细菌性 食物中毒 调查处理

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摄食而进入人体内,由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具有感染性或中毒性的一类疾病[1]。2012-4-13,西畴县莲花塘中学发生1起因食用蛋糕(蛋挞)、面包致食物中毒事件。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分析,确诊为一起由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2012-4-13T10:22分县疾控中心接到莲花塘卫生院报告莲花塘中学多名腹痛、腹泻学生后,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和取样。

1流行病学调查

2012-4-13T8:40分,西畴县莲花塘中学发生1起食用蛋糕(蛋挞)、面包致食物中毒事件。同餐429人,33人发生食物中毒。中毒的33人均食用牛奶、面包、蛋挞(蛋糕),其中男性16人,女性17人。年龄最大16岁,最小12岁。罹患率为7.69%,首例患者于餐后2小时出现症状,最后1名患者症状出现时间为餐后10小时。

2临床症状

所有患者均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乏力,精神差。但呼吸、脉搏及血压正常,神志清楚。经给予催吐、洗胃、抗菌素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2]。5d后全部康复。

3实验室检验

3.1标本采集采集剩余食物13份送实验室进行微生物培养。

3.2检测项目及方法

3.2.1检测项目

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3.2.2检测方法

检验方法按《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GB/4789-2008的相关标准进行检测。

3.3检验结果通过对收集的样品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13个样本未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蛋糕(蛋挞):菌落总数9800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6.5倍,大肠菌群9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3倍;面包菌落总数7000cfu/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4.6倍,大肠菌群≥24000MPN/100g,超过国家允许标准800倍[3]。

4结论

综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分析,确诊为1起由细菌污染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5食物中毒原因分析

(1)造成该次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因食用被细菌污染蛋糕(蛋挞)、面包等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调查,该学校食用蛋糕(蛋挞)、面包为外购食品,学生进餐前12小时已购买。由于今年4月份天气较热,食物存放时间也较长,在适宜温度和时间有利于细菌大量生长繁殖,如果人食入被大量细菌污染的食物,易导致非条件致病性细菌引起食物中毒,往往在实验室难以诊断[4]。(2)食堂卫生设施少、不齐全,由于学校的食堂是向外承包的,为了盈利,投入少。食堂虽办有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全员培训持有健康证,但缺乏卫生知识、营养知识和预防食物中毒知识,易造成食物中毒事故。(3)学校领导对法律法规缺乏足够的认识,忽视对食品卫生的管理,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够健全,虽有组织,但无具体实施分工细则,仅靠临时性突击检查对食堂进行一般事务性管理,使学校的卫生管理组织形同虚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学校的食品卫生各级领导和相关参与者均要重视,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卫生管理制度,做到责任到人,职责明确,专人管理,层层把关,定期检查,互相监督,统一评比,保证食品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加强对餐饮单位的监督检查,特别是加强对中、小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场所、环境的卫生要求。做好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经营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卫生意识水平。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各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的经营业户决不手软,坚决查处,只有这样才能杜绝食源性食物中毒在学校发生[5]。

6参考文献

[1] 黄子杰.预防医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郭皓,陈松等一起由乌盖利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0,26(03):230-230.

[3] 孟宪喜,张正,胡玉英,何中臣,王桂春,丁秀英,梁进等糕点、面包卫生标准GB7099-2003[S]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3.

[4] 吴建中,顾庆华,张缪伟,钱均琪,吴国强,常伟冰等.一起由食源性引起食物中毒调查报告[J].中华现代内科学杂志[J]2007,4(02):192-192

[5] 李晓霞.一起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4):24-24

上一篇:结肠癌肠梗阻手术治疗44例 下一篇:胃肠道神经鞘瘤和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及对照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