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时间:2022-09-10 04:40:23

[摘要] 作为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为人师表,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

[关键词] 大局为重 尊重 以身作则 关爱学生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这句我们耳熟能详的至理名言,不知成为多少个教育工作者施教的座右铭。我就是其中的一个。德者,即高尚的道德;学者,即渊博的学识。从教多年,时刻向这方面努力:以德服人,以学教人,受益匪浅。

一、以大局为重,把工作放在首位

笔者是一名47岁的中年教师,担任乘风二小五年四班的班主任,并担任年级组长,工作的压力可想而知。就在这时,我的弟弟又患尿毒症,我是既焦急又心疼,忙前忙后,可为了工作,为了我可爱的学生,我没有耽误一天工作。由于家庭原因,我又担负起抚养父母的重任,父母已经80多岁了,再加上身体又不好,一会吃药,过一阶段又进医院,但为了工作,为了学生,我想尽办法调整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仍然没有耽误一天工作。

二、若要赢得学生的尊重,首先做尊重别人的楷模

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人与人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方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那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我经常对学生重复这样一个等式: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要学生相互尊重,而老师更应做尊重他人的楷模,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个性……

2005年9月,我新带一个班,一年四班,这个班最大的特点是借读生较多,家长忙于生计,无瑕照顾孩子,所以造成了不爱写作业的学生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我把目光投向问题最大的一个同学。他惯用的手法是老师问之,“我忘了。”那明天带来吧,他依然如故。几次交锋,我败下阵来。我开始细心观察,发现他酷爱劳动,小小年纪,值日做得非常好,而别的同学都是家长代劳。于是,我抓住这个优点并大力表扬。结果,奇迹发生了,他破天荒地交上了作业,并带动其他学生交作业。我深深地感到,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比空洞的说教,比打与罚更具神奇的效力。

每当请到犯错误学生的家长,我马上热情地起身让座,并倒一杯水,交谈的内容绝不是告状,而是探讨教育孩子的办法。开家长会的时候,不说必恭必敬,也是尊敬有加。内容从不是指责性的,而是探讨性的。事实上,对家长的尊重,丝毫没有降低自己的身份。相反,家长更加尊重你,信任你,也使师生处在了非常融洽的气氛中。

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亲身的经历,足以证明此言的正确。

记得刚教一年级的时候,班上学生经常乱扔垃圾,即使见到垃圾也昂头走过去,视而不见。面对这种状况,我先从自己做起,少说多做,不论在教室,还是在走廊,见到垃圾随手捡起,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学着我的样子去做,班级的卫生大有改观。

大部分学生是在赞扬声中长大的,从来未意识到自己身上有什么毛病,有时犯了错误,不愿意承认。我采取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自我批评会。”

第一次开班会之前,我犹豫了很久,在学生面前说自己的缺点,毕竟是难以启齿的事,担心学生会小瞧自己。激烈的思想斗争过后,我下定了决心。

班会开始了,54双眼睛似乎灼烧着我,我的脸热了,可我还是鼓足勇气说了起来:“同学们,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师身上也有许多缺点……同学们露出惊讶之色,我在自我批评即将结束时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勇于承认,勇于改正,才是完美的人生……”全场鸦雀无声,我似乎感觉到了学生心灵的波动。“此时无声胜有声”,水到渠成,在我的鼓励下,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地说自己最近、以前,乃至学龄前犯过的错误,并决心改正。做总结的时候,我也哽咽。但是我很轻松,因为我的心灵如春雨洗过了一般。

在那一天,每个同学写了一篇日记,而每个同学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师在我们面前做自我批评,我愿意向老师学习,和老师做朋友。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和这些学生成了名副其实的朋友。在我的教科书中,常常夹着学生想找我谈心的的字条,下课时,身后跟着想要帮我拿东西的学生。如果连着上课,就有给我倒水的学生,有许多同学跟我说过他们心中的小秘密。在与学生朋友式的交往中,我成功地走进了他们的世界。

四、关爱学生,给学生一种温馨的感受

每天,家长把学生交给我们的同时,也交给我们一种责任,我比较看重这份责任。从教多年来,我领生病的学生去医院看过病,给没吃早饭的孩子买过早餐,经常为学困生补课。这几年总有得水痘的学生,一得就是十几个,我从来不用家长提示,利用午休时间,下班时间,为学生补课,对于家长没有及时接走的孩子,我就陪着他们等家长,甚至送他们回家。今年五月份,我班任×因车祸骨折,因担心落课,在家不安心,她的妈妈给我打电话,我及时安慰学生,并经常给学生发短信,交流信息,抽时间给她补课。家长激动地说:“虽然我的家庭失去了一种爱,但我从老师这得到了另一种爱。”

五、以知识的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敬佩自己

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是知识的化身,老师知识的含金量有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因而在学生面前,我们应始终扮演博学多才的角色,才能赢得学生的敬佩。

我深知我自己的文化不高,只是中师水平,大专也没学多少知识,教学水平也不高。可是,走上教师岗位了,如果不努力,就会误人子弟。所以我不断努力提高自己,扬长避短。比如,我的查字典速度极快,我就随时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并告诉学生字典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以自己的示范行为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过去理科不错,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经常以科学的态度讲解语文,学生认为老师知识极为丰富,非常钦佩我,凭借多年教学的功底,凭借我平时知识的积累,上语文课时,结合课文内容,不失时机地渗透方方面面的知识。例如,讲《长城》,我会谈我登长城的感受,讲《桂林山水》,我会说说岩溶地形,并把亲自拍摄的照片展示给学生。学生的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一个个瞪大眼睛,倾听老师的讲解,生怕漏掉一个字,并纷纷举手问这问那。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我会友好地告诉他们“听好下面的课,下课来问我。”于是,他们立即坐好,全神贯注地听课,下课铃一响,立刻把讲台围得水泄不通。语文课下课时间,成了我们师生交流课外知识的固定时间。

孩子们有了变化,原来不愿意上语文课的同学盼着上语文课,不爱看书的同学偷偷啃读起家长买的,放置了很长时间的书。有许多同学准备了一个词汇积累本,专门积累我上课时说过的成语及其他好词好句。我班的孙雨琪,曾庆麒几位同学词汇相当丰富,有时组的词语我都不会,还得查一查。家长激动地说:“我的孩子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写语文作业。他说他佩服老师,就愿意写老师留的作业。”

30年的实践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就要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凡是要学生做的,教师率先垂范,喊哑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做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才不枉“师范”之称谓。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低学段语文课堂结尾巧“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