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关键词

时间:2022-09-10 04:25:08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关键词

青蓝工程是学校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是,我们往往从学校组织层面落实得多,从师傅和徒弟的心理层面思考得少。本文想对师傅和徒弟分别说几句心里话。

一、师傅的关键词是榜样和奉献

做师傅的一定要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好榜样。我们认了徒弟,一定要把徒弟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儿女,而不仅仅是为了一张证书。如果仅仅为了一张证书,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的仪式一结束,师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事实上,不少师傅都认识到了“青蓝工程”在校本培训工程中的积极意义,处处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同时在“成长规划”“专业研究”“成长反思”等方面,注意到对徒弟提出具体的要求,落实明确的措施,也取得良好的效果。

有徒弟找上门来认我们做师傅,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一个人在事业上如果没有徒弟来传承你的思想和做法,那么,我认为,你的事业也就等于“断子绝孙”了。所认的师徒中,往往有一些刚分配的年轻教师,他们或许基本素质不错,但是,由于是刚走上课堂,一切都显得很稚嫩。怎么科学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怎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怎么设计问题,怎么避免口头禅,怎么板书,怎么使用课堂语言,怎么使用姿态语言,或者通俗地讲,怎么站,怎么微笑,怎么规范地喊“上课”“下课”,怎么批改作业,怎么找学生谈话,怎么科学合理地安排他们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时间,怎么熟悉社区的生活环境,乃至怎么与师傅、同事、学生、家长相处等,对这些年轻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有时甚至是显得可笑的。有这些也不奇怪,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每一位师傅,都不要忘记当初我们也曾是一名学生、一名徒弟。不要忘记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多少有名份的师傅和没有名分的师傅曾手把手指导过我们,曾语重心长地提醒过我们,曾在关键的时候提携过我们。没有那些前辈的心血和汗水,可以说,就没有今天成为骨干教师的我们。

对师傅来说,徒弟出了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了解徒弟的所言所行,不知道问题在哪儿。而要能够对徒弟了如指掌,就需要师傅的奉献精神啦。这种奉献,从学校评估角度来说,有的还看得见,还可以量化。如,有的学校要求:第一学期要对新教师的每节课的教案进行审阅,每月至少听徒弟的两节课,并提出切实有效的指导意见。有的则看不见,只能体现在大量的默默无闻的琐碎工作中了,如,有的师傅听课节次远远超过学校规定的最低数量,有的师傅在各方面都在关注和指导着徒弟的成长。要把这些做到位,没有奉献精神,真的不行。还有,师傅需要不断创造机会,让徒弟大量去尝试,去锻炼;看到徒弟成长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做师傅的心里由衷高兴,这些,也需要奉献精神来支撑。当然,指导徒弟备课、上课、改作业、出试卷,学做人,也是师傅们自己难得的一次学习机会,一次自我观照和反思的机会。不要以为你自己一直在奉献,其实,徒弟也在用自身最真实的行为,为你的专业发展奉献着。

二、徒弟的关键词是虚心和认真

我们要求师傅诲人不倦,但是,如果做徒弟的不虚心,总以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处处自以为是,处处自作主张,其结果必然不妙。这种不妙体现为学生有意见,家长不放心,同事有看法,领导心焦虑。一个没有师傅的人,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只能走旁门左道,这是很难的。无师自通,那只能是小说的笔法。在这里,我想对徒弟们提醒一句:要使师傅对徒弟诲人不倦,首先需要徒弟向师傅学而不厌。备课笔记,主动请师傅去看;课堂教学,主动请师傅去提建议;心里有想法,主动向师傅去倾诉。有的学校要求新教师先听师傅的课,先把教案给师傅指正,才好上自己的课。我觉得有理想、有志气、有毅力的新教师应该去这样做,力争半年入门、一年过关、三年成骨干。至少,你要完成师徒结对合同上规定的如每月听师傅4节课之类的任务。

我想举个身边的例子,说明听课对年轻教师成长的重要性。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有位女教师在下面的中学已经评上了中学高级职称了,但她调动到县中后主动地拜一位老数学教师为师,因为她觉得虽然过去熟悉了教材,个人奋斗也有了一定的资本,但是,到了新环境,她不熟悉县中的学生,不熟悉县中的课堂教学特点,不熟悉县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不了解县中的人际关系。为此从高一到高三跟在那位老教师身边,当时,身边的同事有的提醒她,没有必要这样做,意思是,她的师傅并不比她高明多少。但是,她坚持三年,先听课后上课。三年后的结果,她的成绩超过了师傅,也远远超过了同行。她在不断取长补短呢!

人类之所以不再重复原始人的饮食起居等行为与思想,是因为后人总是从前人那里在不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总是站在前人的肩上。所以,我们做徒弟的,不仅要把师傅的十八般武艺学到手,还要把吃饭的碗端在手里,把米粒送在嘴里,把筷子伸在锅里,把眼睛瞄在灶房。这意味着还要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虚心向学生和家长请教,虚心向优秀的课堂教学录像请教,虚心向教学资料网站请教,虚心向各类教学参考用书请教,虚心向学校的规章制度请教,虚心向学校开展的各种各样活动请教。

年轻教师最能出成绩的时间往往就是在前三年,因为这前三年,一切都没有定型,一切都是一张白纸。同样是一张白纸,有人天马行空,胡乱涂鸦,结果,一辈子都上不了台面,成不了气候。有人兢兢业业,中规中矩,苦练基本功,如,在写字、板书、对话、姿态语言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天长日久,习惯成自然,结果,夯实了基础,培养了能力,悟出了智慧,若干年后就有可能由匠人成为大师。年轻教师有股虎劲儿,好胜心强,不甘落后,这是优点;但是,这个优点要建立在认真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要懂规矩、肯吃苦、会钻研、乐于奉献。先学会走路,再学会奔跑,否则老虎学不成,倒变成了一只病猫。我们很多年轻教师对自己的课堂不满意,往往错误地认为是中规中矩之因,其实,往往是出在对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情况、自身优缺点这些最基本的常规都不很明白和不能掌握上。中规中矩,按部就班,苦练基本功,对年轻教师向师傅学习的前三年来说,是首要中的首要。只有如此,他们今后的教育生涯才有可能走向科学,走向艺术。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道路的宽度 下一篇:如何创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