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妙用“方圆”艺术

时间:2022-06-08 11:02:53

在班级管理中妙用“方圆”艺术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方和圆两种形状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有方有圆,才能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个性和色彩。所谓“方”,即工作的原则、准则和制度。所谓“圆”即工作的策略、技巧。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理想的班级管理艺术,应当是方圆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体地说,应在以下四个阶段灵活运用。

一、开局有术―――先“圆”后“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能唤起人的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我们新接到一个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时,我们对班级的情况不太熟悉,学生对班主任也不了解,多数学生对班主任持观望的态度。因此,在开局阶段,我们应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不能风风火火地烧几把火,“枪打出头鸟”,而要从长计议,工作的方法尽量“圆”一些。在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应全面了解学生,培养得力班干,放手班干大胆工作,执行规则,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关心每一个学生,扬个性之长,避个性之短,哺育稚嫩的幼苗健康成长。

去年我担任六年一班班主任,第一次见面就送了一份别出心裁的见面礼给学生。上课铃声一响,我快步来到教室,在黑板上有力地写着“欢迎你走进我们共同的家―――六年一班。”然后,彬彬有礼地向学生鞠一个躬,并说:“今天老师和大家初次见面,岂能两手空空,我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希望你们喜欢。”学生异常兴奋,两眼闪光。接着说:“我费尽心思,把每个同学的名字编成一句诗,做成了精美的书签,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好好保管,好好品读。因为这是老师对你们的希望,对你们最好的祝福。”说完,就把一张张精致的书签发下去,学生拿到后,高兴地品读着,交流着,脸上绽放出天真、灿烂的笑容。紧跟着,我先作自我介绍,然后让学生们一一作自我介绍,短短十几分钟,就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距离。然后,在愉悦的气氛中,我们共同讨论、交流,制定出“诚实、勇敢、团结、好学”的班风。制定出“不损害公物,不损人利己”的原则,并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奖罚方案。学生民主自定的班风、规则积极执行,乐于遵守,为今后顺利开展班工作铺路、搭桥,也为今后的奋斗目标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导航。

在这里,我采用了情为先导,法为后续,先“圆”后“方”的开局术,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

二、定局有术―――多“圆”少“方”

定局,就是班主任在了解大局之后,组织实施自己的决策的阶段。此时,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磨合”,班级的各项制度已经有序地推进和执行。这时切忌使之琐细,管得过死,以致将自己束缚在事无巨细的班务之中,导致“抓了芝麻,漏了西瓜”。此阶段的工作尽量多“圆”少“方”。例如,一些顽皮学生违反规则,不厉声责骂,而是循循善诱,指出不足,引导其向好的方面发展;班干在工作上失误,不要当众批评,而是要个别谈话,指出失误之处,提出改进的方式、方法;对一些生活散漫,常常迟到的学生,不要大发雷霆,应耐心引导,逐渐规范其行为;对一些性格倔强的“牛”学生,应避其锋芒,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进行诱导,促其转化……总之,对班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要夸大,要以积极民主的方式激励学生自醒自悟,改正缺点,逐渐规范行为,形成良好的班风。

此外,对一部分违纪情况反复出现的学生,更要灵活运用“圆”的批评艺术,巧妙转化。例如,去年我任教六年级,我班有个学生―――小富,学习懒惰,纪律松散,经常迟到。我找他谈话,引导他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鼓励他事事以集体利益为重,他满口答应,但没过几天,迟到又反复出现。我了解他的性格,自尊心甚强,故没有当众批评他,而是找准教育时机,妙用“圆”批评方式教育他。有一天,上课铃声已响了十几分钟,我路过本班教室,望到不远处小富同学手拿刚买来的饭盒,气喘吁吁地向教室跑来,当时我看见他又迟到了,很不高兴,但是,我还是假装看不见就过去了。下午班会课上,我提到吃饭问题,并没有提及他的名字,而是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饿了吃饭是正常的行为,但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咱们要弄清楚吃饭的时间,否则我们的生物钟就乱了,就不能和学校的时间表同步了,也就容易出现违纪情况。”然后话锋一转,“今天,我要批评小富同学,因为吃饭迟到了,这样对身体发育不好;但我也要表扬小富同学,因为他迟到能跑步来课室,说明他还是有时间观念的,能跑步来就比走着来迟到的时间少,说明他并不想迟到……”这时,小富羞涩地笑了,自此以后,他按时返校,再也没有迟到过,并且上课积极发言,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稳局出术―――形“圆”神“方”

经过开局、定局之后,班级状况势必出现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这一阶段是班级工作出成绩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要发挥班干的作用,加强班级管理的力度,坚持原则,扶正祛邪,促使每个学生严格遵守规则,规范自我,这就是“方”。此时期,应结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规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形成班级特色,这就是“圆”。在这一阶段,应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当今世界的重大事件和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坚持正确的原则和方向,让学生在活动交流中明辨是非,增长知识,增强集体凝聚力,使班级工作更上一层楼,这就是“形圆神方”。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抗击“非典”、抗“雪灾”、“北京奥运会”等录像、影片,借助这些内容,开展班会,中队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动之以情”的教育,这就是“形圆”,对学生“晓之以理”的教育,就是“神方”。

曾记得去年有一段时间,学生疯狂“追星”,把一些外国明星当为偶像,把头发染成黄色、红色。面对他们的情况,我并没有厉声指责,而是采用含蓄的“形圆神方”的育人艺术,引导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在班会课上,我悄悄走到他们身边,微笑着对他们说:“我记得在1990年我国第一次获准举办的亚运会上,韦唯演唱一首豪壮的歌,歌名叫《黑头发飘起来》,当时全场轰动起来,我们中国人以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感到骄傲,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本色。而欧美人也以他们自己的肤色为自豪。红头发配上他们的白皮肤、蓝眼睛美极了,但换到我们身上,相称吗?”那几个男生听出了我的弦外之言,纷纷站起来发言:“老师,你说得对,我们中国人以黑头发、黄皮肤为荣,我们是炎黄子孙的后代,怎能背信弃祖呢?”“老师,对不起,昨天我们染发后照镜子一看,发现头发和我们的肤色很不相称,所以我们决定放学后把头发染回黑色,恢复我们中国男子汉的本色。”“老师,你说得对,黑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也是我们中国人的象征,我要把头发染回黑色,恢复我们的中华魂。”

这样,采用了含蓄的形“圆”神“方”方式教育学生,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乐于接受,又可让他们自己判断自己行为的正误和体会老师的“言外之意”,从而主动自我检查,改正错误,这就是班主任工作中“形圆神方”的妙用。

四、结局艺术―――雅“圆”大“方”

结局艺术,即学年将要结束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每个学生的学习、工作、思想品德的好坏已经明显地表露出来,一些不良倾向与矛盾冲突也容易在这时激化,如果处理不好,一学期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废。因此,班主任在这一阶段,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及时回顾总结前一段时期的工作,对待关系到班级整体的原则问题和重大问题,要立场坚定,态度明朗,充分显示“方”的艺术。例如,对班里的好人好事,要大力宣扬,评优树模;对班里的不良现象,要大胆指出、批评。此阶段的工作主要是扶正压邪,鼓舞先进,鞭策后进,巩固所取得的成绩,保持良好的班风、学风。此阶段对无关大局的细节或局部范围的小事,要充分显示“圆”的艺术。对于师生、学生之间的矛盾,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矛盾,冰释前嫌,把全班学生紧紧团结起来,凝成一个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班集体。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应“圆”中求“方”,“方”中求“圆”,“方圆统一”,相得益彰,妙用“方圆”艺术,教育才能绽放出迷人的风采。

上一篇:地方院校学前教育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如何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