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浅析

时间:2022-09-10 02:31:58

低碳农业经济发展途径浅析

[摘要]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问题的众多约束,已不具备发展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的推广,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迎来了新的转机,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才能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顺应了经济发展的潮流。

[关键词]低碳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一、低碳农业经济产生的背景

传统农业建立在化石能源的基础上,化肥和农药是其发展支柱,但其高污染、高能耗不仅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和食品安全,且其生产要消耗大量化石能源并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全球应对气候变暖的今天,低碳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并广为人们所认可。低碳经济是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为前提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实质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而发展低碳农业就是要降低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新道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低碳农业经济。

二、我国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尽管改革开放逾30年,我国农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且成果喜人,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增长、农产品质量和品种数量显著提高等,但也存在着众多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比如土壤和水体污染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落后、农业科技水平低等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水土资源的减少与浪费现象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口与耕地、水资源等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城市扩张导致耕地资源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只有40%,只达到发达国家的一半[1],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工业“三废”污染严重,诸如镉、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严重威胁到农产品的安全。城市垃圾堆存占用和毁损了大面积农田并严重污染了地下水;化肥、农药等滥用造成水土的富营养化,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贸易经常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

3.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国家长期以来实施农业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导致国家对农业的投入不够,农业现代化机械普及率低,农业基础设施发展落后。同时现有的农业水利设施建功能老化,配套设施不全,导致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

4.劳动力素质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弱,且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不足。同时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低,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也不高,再加上农村大量劳动力的外出务工,农业剩余劳动力呈老龄化、女性化的趋势,这更加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我国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条件已成熟

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了3000 美元,步入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农业的比重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近,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对农业市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要求农业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和扩大市场规模。同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经占有绝对优势,能够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大量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比较完善,解决了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瓶颈制约,有利于农业经济的有效运转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为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见我国已经具备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条件,发展低碳农业就成了解决现有问题的最好选择。

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选择

在低碳经济时代我国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鼓励发展低碳农业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低碳生产具有可持续性。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可供选择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少,农业生产效益低,污染严重,要用有限的资源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建立“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废物再利用”的循环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协调,实现农业生产的低资源消耗、低废弃物排放、高物质能量利用。发展循环农业是农业发展方式是解决农业资源短缺与环境退化的现实选择。

2. 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生态农业是依照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将各种生产技术有机结合发展生产,最终建立起人类生存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的发展体系,是一种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2]建设的关键是要通过评价和设计,选定合适的生态农业模式。同时通过强有力的立法和行政措施,可以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生态合理化过程。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充分利用我国各种土地资源,减少裸地面积,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生态农业的无公害无污染绿色产品,可以提供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突破贸易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

3.发展有机农业经济

有机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将农业经济系统纳入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发展有机农业可减少对环境的压力,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有机农业产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有机农业生产模式可以增加就业岗位,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机农产品符合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出口可以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且在缓解气候变化方面具有极大潜力。

参考文献:

[1] 黄国勤:中国农业发展研究―现状与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8/3

[2] 周玉新: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探析[J].农业经济.2010/4

上一篇:生产业发展趋势探析 下一篇:我国公司经理权法律制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