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念:电视主持人吸引观众的法宝

时间:2022-09-10 12:49:56

悬念:电视主持人吸引观众的法宝

电视市场的激烈竞争,让“讲故事”、“设悬念”之风横扫全国各家电视台,“悬念”这个原本属于电影艺术手段之一的元素,一下子在中国电视界风靡一时,瞬间变成了攫取高收视率的一大法宝。现在打开电视,几乎每个频道都能看到主持人拧着眉头问观众:“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同时,几乎每个“选秀节目”现场都会回荡一个声音:“究竟谁会成功晋级(或遭到淘汰)呢?”电视市场这种新的变化对电视节目主持人对于悬念营造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持人营造悬念的几种方法

通过提问直接设置悬念。这种方法最常见。如《梨园春》擂台赛谁会胜出,《超级女声》中谁会晋级,《开心辞典》选手的回答是否正确等。此类悬念营造一般是主持人先提出简洁明快的问题,然后加入广告或者选手简介之类拖延时间的策略,目的是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这种方式对主持人语言技巧的要求并不高,主要是依赖节目整体结构设计实现,在实际操作中主持人对于提问的时机和观众心理及现场气氛的把握非常重要。此外,通过提问直接设置悬念还表现在主持人通过和嘉宾或者选手有技巧的交流设置节目悬念。比如在和一个选手交流时,问他:你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为你准备了什么样的难题和什么样的奖品呢?选手自然想知道,这时候,主持人就可以卖个关子,把悬念留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了。

主持人通过开场白的设计营造悬念。通常节目一开场主持人要和电视观众有所交流,把节目的主题告知观众,在这个时候通过悬念的设计往往能够更好地使观众产生观看欲望。比如谈话节目《沟通无限》其中一期从掌纹看健康的节目,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出场,这时候,主持人直接请现场的观众看看自己的手掌是不是都拍红了,告诉大家这对健康是有好处的,然后引出生活中我们这双手的用途有多么大,劳动、学习、生活,还有许多艺术创造都离不开它们。这时候再向观众提出问题:“大家是否想过,我们这双每天都离不开的手掌之上能解读人体各个部位和脏器的健康信息呢?”话说到这儿,我们可以分析一下观众的心理,自然是想探知究竟。主持人通过这样一段开场白的设计既点明了节目的主题,又自然、巧妙地抛出了悬念,达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形式增强节目的悬念。通过主持人的慢慢讲解,不急于揭晓,从而使观众处于更加期待的状态。比如《梨园春》“擂响中国――专业戏曲演员擂台赛”中,一名患乳腺癌的选手病情加重要做手术,但是又很看重比赛,这个时候主持人就是用讲故事的形式把悬念做了设计,观众在这个时候最想知道的就是她能否继续走下去,继续投入比赛。这种悬念营造方式一般通过改变叙事结构设置,打破故事“开头,高潮,结尾”三部分的传统讲述方式,通过“倒叙”、“插叙”等方式,制造出一种焦虑的期待心情,刺激和吸引观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时主持人也可以运用通过电视短片讲故事的手段,利用时间和空间变换的方式增加节目悬念。

利用视觉、听觉等多元素营造悬念。电视画面视觉冲击力和音效有时也可以用来制造悬念,这就需要电视节目主持人善于利用现场道具并发挥电视声画兼备的艺术特色。这方面《走近科学》运用得较为充分,往往是主持人张腾岳的悬念式串场加上视听元素对悬念的营造,在一种神秘的氛围中展开节目内容。再比如《正大综艺》的“吉尼斯中国之夜”节目中,一位外国挑战者要从烧过的焦炭上光脚走过,这样的挑战究竟能不能成功呢,现场主持人运用直观而又巧妙的办法增强了节目的悬念。两位主持人来到烧红的焦炭铺成的通道边、手持一串鸡腿肉在上面烧烤,很快电视上直观展现出鸡肉烤煳的情景,主持人借机介绍焦炭燃烧后的温度和赤脚走过的难度,不失时机地提出挑战者能否挑战成功的悬念,效果颇佳。

悬念营造意识的培养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悬念营造意识如何培养?这个问题要从节目主持人的基本功说起。首先,应把握观众的收视兴趣和收视心理。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出现是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主持人通过荧屏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使电视传播的效果大大改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心中时刻装着观众,表现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就是主持人语言的对象感以及对观众情绪和观众心理的良好把握。这是电视节目主持人营造悬念意识的基础,只有清楚地知道观众的收视兴趣和收视心理,时时拨动观众心中绷得最紧的那一根弦,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其次,主持人的语言魅力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节目主持人的工作就是一项语言艺术工作,不仅要讲标准的普通话,而且还要有出色的口语表达能力。最后,主持人营造悬念的技巧还需要日常的留心观察和勤于思考。正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留心观察和借鉴相关影视作品中的悬念营造方法和悬念设置的技巧,尝试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使用各种新的营造悬念的新方式,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经过日积月累一定会有出人意料的收获。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增强悬念营造意识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把握,在悬念制造中,千万不要哗众取宠,更不能过分渲染“忽悠”观众,使悬疑信息的指示与答案的揭示相差甚远,让观众产生某种受骗的感觉。当然,也不能为了迎合部分观众不当的猎奇心理,出现低俗化的悬念倾向,虽然一时热闹非凡,但终究会得不偿失。毕竟,营造悬念只是一种增强传播效果的手段,它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不能为设置悬念而设置悬念,而应让悬念抓住观众的“思想”,让观众在悬疑中得到一种“心智”上的审美愉悦。①如果仅仅以“收视率论英雄”,最终受“忽悠”之害的还是电视传播者自己。在这方面,中央电视台所倡导的“绿色收视率”是个很好的参照。

注释:

①高红波:《电视悬疑语态在央视科教频道的运用及效果》,《视听界》,2007(6)。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郑艳

上一篇:浅谈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误区 下一篇:电视口播新闻的传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