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

时间:2022-09-09 11:47:19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成长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策略,我们必须研究。它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也属于一种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它们有着许多质的不同。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

根据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要求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1.课前协作式: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前分工协作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一般是把总任务分解为几个子任务,由小组里的成员分别承担一个子任务,通过汇总每个成员的子任务完成整个小组的学习任务,同一小组的成员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内完成各自的任务。

2.课内讨论式: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内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合作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小组内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可以针对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又可以仔细地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有时还可以进行辩论。

3.课后研讨式:指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在课后进行合作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围绕课堂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或可以延伸的问题在课后分小组作进一步探讨;课后基础好的同学热情地帮助基础差的同学,达到同一小组的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学生为了了解某一问题,需要进行数学实验或调查研究,通过分工与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合作学习的组织

1.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可以横向交流,学生可自我调整、矫正,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造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培养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因此,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就应该做到科学、合理。

2.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小组内的每个成员虽然层次不同,分工不同,但都应该树立整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每个人都要有锻炼的机会,小组内的分工应该轮流进行,而且各个组轮流的方式基本相同,这样有利于评价的公平性,树立每位同学的信心。

三、合作学习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1.合作更有效: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认识到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以往学生的被动、接受式地学习方式,转变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教师要精心组织好合作学习。教师只有明确了合作学习的目的、意义,才能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精心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讨论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独立思考基础之上,否则讨论就可能停留在表面或不能深入。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和评价,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能依赖学生自己完成,必须在教师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步完成。如何组织,如何记录,如何汇报,如何补充等都应该进行指导,同时通过评价,有效促进合作向正常的轨道发展。

2.教师角色定位:《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把握自己的角色。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轮流转几圈,看看这组,瞧瞧那组,不能把自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合作伙伴。归根到底还是教师的角色没有发生转变。因此要使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必须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开始,在平常的教学中体现,这就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3.小组成员的搭配:由于小组内成员的搭配基本上是根据班级学生座位的安排进行就近组合,因此就必然会随着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变化。另外,不同学科的分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数学合作小组成员的相对固定带来困难,一方面我们应该做好与班主任的沟通,另一方面要坚持数学合作小组的稳定性,使合作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4.错误倾向:讨论变成少数人的发言,刚开始时,大家都觉得讨论这种形式比较新鲜,于是每个人都会争先恐后地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渐渐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于是小组讨论就变成了某某的中心发言。追求表面上的热闹,这是目前在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学习气氛的热烈,以显示教学上的宽松、民主,任凭学生的自言自语或大喊大叫,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教学走向另一个极端。

四、合作学习中的教师观

1.要求学生合作,教师首先应该学会合作:应该承认,对教师来说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因为我们的教师大多也是在缺乏合作的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在工作中,教师间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只有经过合作才能从中感受到合作的要义,才能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和收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合作。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都是训练教师合作态度、合作精神的有效策略。

2.教师应该建立成长记录:在这次课程改革中,为了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们都要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那么教师自身呢?“教师与新课改同成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的任务之一,新课程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教育理念,这就必然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使教师和课改同步成长。为了帮助教师认识自我,不断适应新课改的需要,也就有必要建立教师的成长记录。比如:我们把教学中成功的案例、教学心得、教学反思、论文、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及时积累下来,作为自己成长的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教师应对合作进行必要的指导,根据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以此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当我们不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使合作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时,它所起的作用就会充分显现出来。强调合作并不意味着削弱自主,事实上,合作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调个体责任,其出发点乃是强调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浅析职业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 下一篇:浅论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