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美术教学体会

时间:2022-09-09 08:27:25

新课标思想指导下的美术教学体会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思想指导下,从学生全面发展来探讨美术教育的本质、规律及方法,将有助于深化美术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美术教育;缄默知识;体验;感悟

【中图分类号】 J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10-1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快乐的获取终身发展的知识与能力。结合两年多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领悟与体会。

一、关注缄默知识深化美术教学

美术是造型的艺术,是一种表达自己思想与情感的艺术。是作者对宏观世界的所思所想,个体感悟与浓缩的精华。因此,它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和独创性,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学生的气质、性格、情感、经历各不相同,决定了他们对事物的审美感受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美术是绝对不可能象数学等科学学科一样,存在着唯一一个标准答案,是无对与错的区别的。作为美术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生是带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中得来的审美感受与经验参与课堂教学的,他们所认识的远远多于他们所能告诉的。

在学生中,喜好各不相同,艳丽的色彩让人心情振奋;而柔和的颜色使人感到心情平和;灰暗的色调则带有压抑的感觉。有的欣赏涂色均匀整齐,造型逼真的写实作品,但像梵高的作品却并不钟爱;而有的正好相反。实践中,区别就更加明显了。老师让其说明创作原因,却又说不清道不明。这其中,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在“作怪”,理论界将其称之为“缄默知识”。美具有高度的程序性,造型、笔墨以及趣味、风格等独特性,这其中蕴涵了大量的此类知识,并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一个教师不能理解这一点,那么只能得出这样一种结论“这些孩子‘缺乏’艺术才能”。因此,认识缄默知识深化美术教学,对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实施并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什么是缄默知识?英国学者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简言之,即影响我们行为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与“显性知识”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

怎样把缄默知识与美术教学相结合呢?缄默知识是通过体验性学习获得的,因此,美术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为学生创设体验性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快乐、在想象中体验创新、在互动中体验合作、在实践中体验收获。教学中让学生多在美术欣赏中去体验美;在绘画创作中去感悟美。在学生与教师的亲密接触中慢慢“消化”体验的感受,将教师的言传意会在自己的头脑里,并产生强烈的共鸣,激发学习灵感,锻炼学生思维抽象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的缄默知识也大量存在,影响着教学活动。教师在考虑学生的同时,也应多对自身的此类知识进行挖掘与重构,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

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这也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并且建立在主动的基础上。如何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显得由为重要:1.培养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敲门砖”。兴趣可以激发人的求知欲。在课标中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要根据对象心理、年龄、性格特点,找准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选材创作。学生的学习、趣味离不开生活,在生活中选材在生活中创作。如果脱离了学生趣味性生活经验,将会使美术学习失去原有的光彩和魅力。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诱发学习兴趣。“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成功的保障”。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也是学习兴趣最浓的时候,更是学生学的最好的时候。2.为学生提供真实、可比性图片及资料,吸引学生读取信息学会观察,从中可以锻炼自己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3.为学生提供引导思考的相关问题,建立、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分析、讨论问题并解决问题。4.调动学生学会“拿来”知识为我所用。开拓课本以外的内容,丰富课外知识。发动学生查书、剪报、上网下载内容、搜集有关资料等,组织讨论,引发思考,各抒己见。

三、教学中运用“互助互动 合作交流”

互助互动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和组织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有很多不同美术学习程度的学生,本着尊重学生,避免“好、中、差”的等级存在,特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合理分工、取长补短,互助互动完成任务。课堂中,小组协作,让每位学生觉得自己在小组中是不可缺少的。集体创作时,根据本组成员情况合理分工,或发言、或执笔、或跑腿等。总之,使创作在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并通过互助合作,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生自身存在不同差异,取长补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同学们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共同进步的同时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作为美术教师,在实践中应关注缄默知识深化美术教学,提高教学成效。尊重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选择等权利。结合学生的实际,面向全体,迎合学生的学习“口味”,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M].许泽民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0.

[2]郁振华.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2).

上一篇:高音声部划分体系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孟子终身教育思想对教育者引导学员自我导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