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深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2-09-09 07:09:24

对深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思考

摘 要:阐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深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提出了6条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图书馆 工作探讨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图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是人类进行社会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图书馆是人类精神财富的聚宝地。图书馆在学院教育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学院的三大支柱之一。一流的学校未必有一流的图书馆,而拥有一流图书馆的学校则一定是一所一流的学校。郭沫若曾经说过“办好图书馆等于办好学校一半”,这是对图书馆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肯定。同样搞好了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工作,将对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1 图书馆成立较晚、条件较差

目前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发展迅速,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成立,现已数量不少。由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多数由中专升格或合并而成。因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成立较晚,条件较差,馆舍面积不大,馆员人数不多,书刊数量也较少,相比一般普通高校图书馆各方面都存在不小差距。

1.2 生源结构多元化,学生不会利用图书馆

例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生源有五年制的高职新生。五年制高职新生来自初中毕业生,学院另外还有一些年龄只有五、六岁的小运动员学生。他们进校时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人对图书馆了解甚少,不会利用图书馆。另外还有三年制的大专学生,虽然他们都是高中毕业,但当时全部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很少利用图书馆,对图书馆知识也不太了解,现对学院图书馆规范管理感到茫然,不懂如何查询馆藏书目,缺乏文献检索与利用的有关知识等。

1.3 图书馆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偏低

图书馆工作是一门专业技术工作,它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和工作规律,可是图书馆的一些从业人员却认为,图书馆无非是借书还书,非常简单,这说明这些图书馆从业人员的思想、业务水平有待提高。而且图书馆不少从业人员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对图书馆业务不够熟悉,懂得专业知识的人为数不多。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存在从业人员专业知识老化,不少人缺乏现代信息处理能力,达到精通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很少,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是图书情报专业毕业,既没有受过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教育,也没有进行现代科学技术的培训,对专业知识掌握得不系统、不完整、不扎实。那种一专多才,特别是既懂图书馆学专业,又懂计算机技术和外语的高素质人才少之又少。

1.4 人员结构不合理

例如,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正高级职称人数为0,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2人,其余的现还没评职称。图书馆缺乏精通业务、管理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图书馆设为有办公室、参考咨询、技术、采编、流通等岗位,但全馆只有9个从业人员,通常一个岗位也只有一至两人。

1.5 购书经费不足,书刊数量较少

大部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经费都很紧张,少的只有几万元,多的也不过一百多万元,而且为数不多的经费还常常被挪作它用,致使图书馆新书新刊数量不足,由于受资金投入不足的制约,馆藏文献数量和设备数量有限。旧书比例逐渐上升,无法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 深化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2.1 树立图书馆的品牌意识、开展特色服务

树立图书馆的品牌意识,实际上就是树立图书馆在读者中的影响力以及这种影响力所产生的读者对图书馆的认识度、忠诚度和联想度。图书馆应开展特色服务和延伸服务来树立品牌形象,这是深化图书馆服务的重要内容。另外,图书馆可以特色资源建设带动图书馆的全面发展。例如,体育院校的图书馆要加大体育类书刊的采买力度,积极查漏补缺,保持本馆优势,并有计划分学科全面清要体育书刊文献的缺藏情况,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补缺,提高馆藏文献质量;同时要重视体育类电子文献、非传统文献资源的收藏,加强体育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逐步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馆藏优势。

2.2 加大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

图书馆要扩展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覆盖范围,最大限度地丰富本馆馆藏资源,图书馆在维持和加强法定呈缴、馈赠、交换、文献传递和采购等五大传统资源采集的基础上,应寻求并建立开放获取资源、隐性网络信息等传统文献资源的采集渠道及方法,继续加强与其他高校图书馆及其他合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建共享,并努力探索资源共享管理的标准与最佳实践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丰富本馆馆藏资源,提高教学科研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率。

2.3 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规划、构建、完善数字图书馆服务架构,建设学科知识管理与服务体系,为读者构建个性化科研平台,引进新一代数字图书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手机图书馆系统、用户自助服务系统,实现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的无缝管理与服务;积极建立有利于数字内容创造、传播、利用和保存的科学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以用户为中心、以资源为基础的学习环境和研究环境,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4 提高馆员素质和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效益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和服务能力水平,决定着读者满意程度。服务能力是指馆员为提供优质服务所具备的专业知识、服务技巧,包括技术性与知识性两方面。随着简单重复劳动被计算机代替和简化,图书馆工作的重点越来越转向为读者做“情报中介人”和“信息导航员”,对图书馆员的学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图书馆只有加强人才引进和岗位培训,改善馆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图书馆员的业务素质,才能满足读者需求。图书馆可以组织图书馆员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注重馆员的典型示范教育,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水平,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教育培养机制,从而提高图书馆员的素质,以提高服务质量和读者的满意度,促进图书馆工作的深入发展。

2.5 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增强图书馆的吸引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比较差,如何吸引更多的学生走进图书馆,学校方面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要确立以“读书”“兴趣”“求知”为主线,首先是召开学生读者座谈会或到班级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对哪方面的书籍有所需求、感兴趣,并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进行整理,作为图书馆购书的依据。其次,在每个阅览室、流通处挂意见簿,以“我爱读的图书、杂志”为主要留言内容,让同学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定期进行收集采纳。第三,尝试采用多种学生喜欢的方式,开展读书活动、办讲座、辅导同学们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检索工具,并通过校园网公布馆藏文献信息,吸引同学们的兴趣焦点,真正做到“读有所得,读有所用”。同时举办一些读书知识竞赛,在推荐书目开列的范围内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调动同学读书的热情,并在竞赛的过程中,明确一些读书时不解的、模糊的内容。第四,定期分批邀请一些同学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如:在采编室给图书盖章、贴磁条、条码等工作,让同学们了解图书编目流程,到阅览室帮助图书馆从业人员整理杂志、报纸、桌椅、打扫卫生,到流通室帮助图书馆从业人员借还书、整理书架、按分类索书号将图书排架等一些工作。经过在图书馆的实践劳动,同学们对图书馆工作有大概的了解,体会了图书馆从业人员的辛苦,也享受到图书馆工作的乐趣,这样无形中就拉近了读者和图书馆员之间的距离。

2.6 加强对外学习与交流活动

要在高职院校图书馆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实现读者、图书馆员和图书馆的共同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坚持“走出去”的战略,加强与其它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各种交流活动,例如,与外单位合作搞科研,或组织一起开展文体活动。这样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文体氛围,又增强了相互的亲密关系。

另外目前不少高职学生苦于自己的科技、艺术作品无处展示,这对他们的创作热情降低不少。高职院校图书馆可提供场地给学生开展这类展览服务,以发挥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阵地的作用。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读者的相关需要,又能鼓励图书馆从业人员充分发挥自身技能优势,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一方面营造了图书馆浓郁的文化氛围,又增强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越.深化高职图书馆服务工作的若干举措[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37-38.

[2] 涂正清.新技术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图书馆,2004(1):55.

[3] 王太玲,蔡莉静,姚新茹.大学图书馆读者教育方式新探[J].社会科学论坛,2004(9):80-81.

[4] 麦群忠.读者服务工作指南[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145-150.

[5] 袁艳.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浅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3):12-13.

上一篇:浮躁很没有风度 下一篇:流行女王锐不可当 奉献十年最好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