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时间:2022-09-09 05:09:07

浅析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瓶颈问题

【摘要】 小微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活跃的经济成分之一,其分布范围广、数量众多,是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改善民生的主力军。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是抑制其发展壮大的主要问题,融资难也一直是小微企业在发展壮大中的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特别是在遭遇金融危机以后,这一问题更加凸显。研究、分析和解决我国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是一个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课题。同时,这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和小微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关键词】 小微企业;融资难;贷款

一、小微企业的定义

(一)定性定义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是由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提出的。

(二)定量定义

2011年7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联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这次划型标准修订最大的特点是考虑到小企业数量庞大,大小不一等实际国情,将小企业划分为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合并称为小微企业。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主要包括三个标准,一是资产总额,工业企业不超过3000万元,其他企业不超过1000万元;二是从业人数,工业企业不超过100人,其他企业不超过80人;三是税收指标,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符合这三个标准的才是税收上说的小微企业。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小微企业是给力经济发展的“轻骑兵”,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大约分别占中国经济总量的60%、57%和40%,75%的城镇就业机会被提供。据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西部10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160万户,占全国企业实有总户数的16.16%;中部9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22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户数的22.24%;东部12省市的小微企业超过600万户,约占有全国企业总户数的61.6%。这些约1000万家小微企业主要密集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福建省等5个省市。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9万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调查,2017年一季度,工业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21.1%,比去年底下降了1.7个百分点。其中,微型企业经营状况好或很好的比例仅为18.3%。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出现了“订单荒”,尤其是广东、浙江、重庆等地制造业出口企业,订单普遍减少了20%~30%。

三、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融资难的原因

一是小微企I自身一直存在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单一的资本结构、不明晰的企业产权、盲目追求扩张等问题,造成难以识别有效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贷款风险偏高;二是缺少一些法律法规、市场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外部政策配套措施;三是金融机构服务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包括融资渠道结构性失衡、小微企业集合债券、票据和信托等产品发展、信用风险分担机制、融资性担保公司资本实力和经营状况、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等。

(二)融资难的表现

1.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且风险大。商业银行贷款的主要渠道是小微 企业融资,小微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是抵押贷款和担保贷款。但在抵押贷款中,小微企业可用于抵押的物件少,抵押物件的折扣率高。除此之外,小微企业财务不规范、离公司制的管理要求相差甚远,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往往得不到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同样也很少有机构愿意为其担保贷款。另一方面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环境差、融资成本高,往往通过亲朋好友的借贷、企业职工的内部集资,甚至是非法集资或借贷进行融资。这样,个人资金进入了高利贷市场,甚至部分金融机构的资金和个别银行员工也非法参与到民间借贷之中。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胁,甚至破产倒闭。

2.小微企业面临“融资贵”的问题,融资成本太高。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对小微企业贷款门槛要求较高,从行业准入、信用、资金、管理、抵押物、盈利能力等方面要求相当严格。小微企业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处于弱势地位,在利率和收费标准方面只能被动地接受金融机构确定的利率及收费标准。尤其是地方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利率一浮到顶,小额贷款公司甚至达到了民间借贷利率的水平。在此情况下,小微企业不得不转向利率更高的民间借贷。

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小微企业整体实力

小微企业自身要努力规范企业结构,明确企业产权,理清所有人和经营者的权利与义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形成管理、监督的制约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注重加强健全的财务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可信性,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降低信贷配给的现象发生的概率;必须强化信用意识,注意培养与银行的关系,在长期合作中树立起自己的信用形象,让银企关系形成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内源融资,拓宽资金来源,把盈利投入到企业再生产中;重视人才和产品质量,把产品做精、做细、做专、做深,开拓销售渠道,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产业集群,通过集群内企业和各相关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增强融资能力和效率

(二)改善融资渠道

创新金融产品,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构建适合小微企业的中小银行服务体系,发展小型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另外,合理的借助民间资本也是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式。我国民间资本存量充沛,发展迅速,可以借助民间资本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

(三)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需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小微企业,走出对小微企业认识的误区。同时要尽快的完善各项法律法规保障小微企业的合法权益,小微企业有了相关法律的支持,有助于在法律法规的保障下得到良好的融资环境,可以缓解小微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也便于发挥政府资金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胜文.论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出路[J].农村金融研究,2012(4)

[2]甘信芳.利用集合债权信托基金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1

[3]李曙光.小微企业融资法律亟待升级[J].资本市场,2012(3)

上一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社交礼仪课程教学内容方式及考核办法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