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的认知及行为述评

时间:2022-09-09 04:19:39

绿色消费的认知及行为述评

[摘要]在21世纪的环保潮流中,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绿色限定消费的性质,使绿色消费走出人类在以往消费生活中遭遇到的节约资源与快速发展经济二者无法兼顾的“两难”困境。对于时代困境的超越,推进绿色消费是缓解其压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可见绿色消费是必然的趋势。本研究旨在从历史的角度上去认识绿色消费,并对在购买时如何做到绿色消费进行探讨。

[关键词] 绿色消费 认知 行为

在国际社会中,各国为保障国内生态,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规范标准,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改革。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我国产业界所面临的环境议题已日趋国际化,其中环境保护运动这一趋势,对我国而言便是一项新的挑战。基于国际化的趋势,我国已与美国、加拿大、泰国以及韩国等四个国家签署环保标志相互认证;更与美国、欧盟、日本、澳洲与新西兰等国进行能源之星合作计划,故“绿色消费”的需求与重要性应运而生。

一、绿色消费的定义

绿色消费运动始于1977年德国政府推动的蓝天使环保标章计划,旨在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并改变民众的环保形态。但是此活动并没有受到各国的广泛接受,直到1987年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善。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报告中,首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各国才开始重视并推行各种相关的绿色消费运动。国际上公认的绿色消费有三层含义:一是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二是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废弃物的处置;三是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绿色消费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资源效率和消费者权利的消费模式,其目标是使产品在消费与回收处理过程中对环境与消费者的负面影响最小。

许多专家、学者对于绿色消费的定义各不相同,现将文献整理如下:在1993年Ken Peattie将绿色消费定义为:如果绿色行销提供消费者可持续性和更为社会接受的商品,那么绿色消费就是以可持续性和更富社会责任的方式来消费。在1996年,张隆盛认为消费时考虑选用具有可回收、低污染、省能源等对环境伤害较小的产品达到兼顾消费与环保的目的,这种消费可称为绿色消费。1999年董德波将其定义为在可维持基本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天然资源与毒性物质的使用及污染排放,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品质。2001年陈曼丽和法制日报各自提出了消费者遵循五R准则,即Refuse(拒绝)、Reduse(减量)、Reuse(再利用)、Recycle(回收)、Regenerate(再生)及绿色消费是一种权益,它保障后代人的生存与当代人的安全与健康;它还是一种义务,提醒我们,环保是每个消费者的责任的说法。

绿色消费是在对人类消费活动进行理性反省与批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总结与归纳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把绿色消费归纳定义为:消费无污染的物品;消费过程中不污染环境;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或大量浪费资源的商品,即可称为绿色消费。

二、绿色消费的起源与发展

绿色消费的思潮起源于1970年末期的欧洲,由德国内政部与联邦环境署提出讨论,德国首先于1977年推出蓝天使计划。1979年即开始实施“蓝天使”(Blue Angle Mark),是世界上第一个推动全国性环保标章制度的国家,其目标为引导消费者购置对环境不利影响较小的产品,鼓励制造开发及生产对环境友善的产品,以环保标章做为一种市场导向的环保政策。期盼着能通过消费行为导向改善生产产品的品质,以有效提升环境质量。自1980年以,各先进国家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体会到地球的资源有限,环境的脆弱和维护生存空间迫在眉梢,因此纷纷采取各种行为以响应绿色消费。

近几年来绿色消费主义开始受到国际的重视,为配合这股世界的潮流,我国行政院于1992年12月起正式委托化工院污染防治中心推动环境标志制度,颁发“环保标章”,引导产业界生产绿色产品,并倡导绿色消费,鼓励消费者选用印有环保标章的产品,希望藉由此类商品的推广,提升人民对于绿色消费的意识及大家动手做环保的习惯。

2002年起,全国开始限用购物塑料袋与塑料类免洗餐具等工作,希望藉此改善民众生活及消费习惯,以减缓环境资源消耗的速度、减少污染、降低废弃物带给环境的负荷。以这样地区性、全国性制订环保法规,甚至以国际性联合抵制的方式来推动环保、执行绿色消费,似乎颇具效力,但以美国的绿色消费运动来看,其实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持续太久,各界开始对现行的绿色消费运动提出深刻的批判。

三、在购物时如何做到绿色消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正生产着一对新的矛盾。一方面,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层次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文明、科学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对人们的消费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绿色消费这一新的消费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了出来,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21世纪是一个绿色经济的世纪、绿色消费的世纪。发展绿色消费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今后的长期的艰巨任务。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绿色消费迅速成为各国人们所追求的新时尚。据有关民意测验统计,77%的美国人表示,企业和产品的绿色形象会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望;94%的德国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在瑞典,85%的消费者愿意为环境清洁而支付较高的价格;加拿大80%的消费者宁愿多付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这说明购物的时候能够考虑到环保,这能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健康和安全,这不过是举手之劳对保护环境却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购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购物时要考虑到环保将直接影响你将来的生活质量。这里有几条建议,它能让购物更加的环保。

1.购买(大量)散装的物品――量的多少问题。当你购买大量的你能用到的商品,可以减少在包装上面的浪费。美国大约三分之一的垃圾来自这些包装,在我们每消费1美元中就有10美分是花在这些我们要扔掉的包装上的。而这些包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建立环保意识,减少不必要的污染浪费。相关研究表明:环保意识能够激励人们改变自身的行为,以达到缓解所关注的问题的目的。

2.少购买一次性产品――可任意使用的剃须刀、照相机、塑料杯和塑料碟子都是我们贪图方便而破坏环境的例子。这些东西出厂后,在你手上稍作停留,然后就直接变成垃圾。买那些可以长久使用的物品。用布做的毛巾和餐巾代替各种各样的纸巾。无论什么时候可能或者不得不用纸巾,也必须确定这些纸是由百分百可循环的材料制造的。

3.用可充电的电池――常规的电池含有镉和汞,必须以危险的垃圾标准来处理掉它。可充电电池寿命更加长久,花费更少且不会给河流带来毒物的污染。

4.购买水流小的淋浴喷头――在龙头中安装通风发散装置和安装低流量的淋浴喷头可以减少50%家庭水费的支出,同时也促进了水资源的保存。

5.购买简洁的日光灯――这使你所能做的节约能源和节省钱的最简单的事之一。简洁的日光灯寿命是白炽灯的10倍以上。用简洁的日光灯每替换三个白炽灯,一年内可以节省60美元和300磅的二氧化碳排放。

6.用天然的、无公害的物品代替化学制品家具和杀虫剂――按照美国环保局的说法,美国家庭中拥有的污染物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家庭的2至5倍,究其原因是家庭清洁剂和杀虫剂用的比较多,且留有很多残余物。当前美国一年要用8千万磅的杀虫剂,大部分都会被排入河流以及渗入到地下水中。购买那些无毒害的清洁产品和利用那些天然的害处可控的方法来消灭害虫。

还有上百种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抵抗全球气候变化,即便只有一半的人来这样做,它的好处还是无穷的――无论是对当代还是将来的子孙后代。

但总地说来,与国外相比,我国绿色消费还有很大差距,现实中,绿色消费只是作为一种时尚,广大公众主动选择绿色消费的动力不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绿色消费在我国存在障碍人们的绿色消费意识不够,绿色消费观念尚未得到推广和普及,更未深入人心。很多人对绿色消费、绿色产品并不很了解,对它的作用也不清楚。为此,我们必须以绿色消费的正确认知为指导,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以确立人们的绿色消费观为根本,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推进我国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全球环保标章网络组织研讨会暨年会在我国顺利举行”.环境标章简讯,2002.30.

[2]Chan,R.Y.K.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of consumers in China: Survey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nsumer Marketing,1999,11(4):25-52.

[3]易必武.绿色消费问题及其绿色营销促进.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64-68.

[4]Ken Peattie著.梁锦琳,陈雅玲译.绿色行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Green marketing,1993,(5):236-254.

[5] Barr S,Ford N,Gilg A.Attitudes towards recycling household waste inExeter,Devon :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 Local Environment,2003,(8):407-421.

本研究为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重大研究项目(编号:QSX2009A/10)。

上一篇:基于和谐理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