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09 03:36:40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是提高整个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当今高校课堂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机制等方面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高校教师都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及开发网络资源,能够显著提升高校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3)25-0042-04[作者简介]杨红秀(1978―),女,广西兴安人,硕士,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科研处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其核心工作是教学。对于教学型的高校来说,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近年来,很多高校逐渐从扩大规模、增加招生的外延扩张向以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为主的内涵提升转变,而学校内涵提升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于是,曾一度被忽视的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引起了各高校的高度重视,找出并分析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灵活应用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也成了当前摆在高校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一、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校扩招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质量呈下滑的趋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落后

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随着时代的要求而转变。许多高校教师并没有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设计教学目标,执行教学计划,认为把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详细讲解,自己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而不考虑学生能力的训练,更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态度。虽然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能将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但是不能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自创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也很难适应信息化时代对他们提出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单一

长期以来,“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一直存在于高校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变成了教师把知识单向传授给学生的独自完成的过程。师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个性发展。这种教学方法造成了教学内容机械,课堂气氛死板,教学效果低下。大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在课堂教学中受到了严重的束缚。

(三)教学手段运用能力不强

教学手段的革新,其方向应该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具体地说,就是要应用多媒体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授课。但是部分高校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仍然采用单一的“教师+黑板+粉笔”传统教学手段。很多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不熟练多媒体教学方法,表现如下:一是对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不熟悉,制作出来的课件不适应课堂教学,这样不仅会干扰学生的思考,误导学生,还会影响教学效果;二是不熟悉机器及相关计算机软件的操作过程,在课堂上如果出了点小问题就不能独立解决,直接影响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降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

虽然很多高校都推出了许多形式多样的学生考评方式,但是更多的还是采用传统书面笔试,并不注重学生个人自学能力及独自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成了“考试王”,而非实用型人才,为将来的就业埋下隐患。对于教师评价,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一直存在,一些高校往往只用科研量去评价教师的能力,因为科研能够直接或间接给教师和学校带来利益和荣誉,而教学本身的评价机制较难制定,由于制约和影响教学的主观因素较多,很难做到科学量化。另外很多高校都用同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类型的课程,给教师造成了一种有失公平的印象,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为高校师生创设了广阔自由的教学环境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转变产生深远的影响。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便更好地培养综合性、实用型人才。

(一)借助网络平台,更新教学观念

当今社会,计算机网络高度发展、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知识更新也在飞速发展,每个学习者在网络的广阔平台上都有可能找到自己擅长的方面,部分大学生甚至有可能在某些方面或某个领域上超越老师。所以在迅速崛起的网络学习平台上,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更新教学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变角色,在“教”的过程中也注重“学”,以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同时,高校教师也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真正地担当起导师的职责,引导大学生找到自己个性化的发展方向,为他们掌握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打好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也逐渐走入了大学课堂。因多媒体技术能把图像、声音、动画集于一身,且本身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演示效果生动形象等优点,所以越来越受到高校教师的青睐。毫无疑问,多媒体技术在课堂结构优化,课堂质量提高,课堂直观教学,以及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等方面确实优于其他教学手段,具备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效果。但是,高校教师也不能一味地依赖多媒体技术教学,而忽视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媒体技术,是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而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高校教师应将多媒体教育技术理论和信息技术与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以提高教学效果为准则的前提下,努力探寻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之间的结合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网络信息,提高教学的实用性

在技术快速革新和“就业难”的压力下,大学生应该努力培养和掌握自学与解惑的能力,以便毕业后成为社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高校教师也有责任、有义务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协助大学生完成这一成长过程。

1.布置好课前作业,要求学生养成自学的好习惯

由于大学课程的专业性比较强,难度比较大,如果学生课前不做好功课,就很难提出好问题或新见解,甚至跟不上教师的上课思路,导致学生对上课失去兴趣和信心。如果教师事先给学生布置好课前作业,引导学生预习课本、上网补充学科前沿资讯,把学生认真过滤后的、想了解的问题带到课堂上一起讨论,共同研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

2.尽量少板书,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教师不应该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课、板书、“念PPT”,而应该在安排、引导好学生完成课前预习的前提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疑问,为学生解答疑惑,或是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信息,寻找相关的答案。另外,可根据学科的性质安排相应的实验,或是实践活动,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3.分享最新资讯,为学生学习打气

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大学教材的编写很难跟上时展的脚步。教师完全有必要把自己所掌握的跟本专业相关的最新资讯(包括相关专家的研究动向、相关的网站、网址链接等)与学生分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学效率,同时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学习心得、研究内容及收获整理出来,以供考核及下一届学生学习参考,避免资源的过度冗余。

(四)依托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很多高校都有一系列校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具有促进高校课程建设、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和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等重要的意义。精品课程网站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网站的内容一般包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授课教案、授课视频、课后习题、实践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这有利于推动高校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化教学和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平台。当前,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已从信息共享阶段推进到深度应用阶段,既是高校教育教学革新的需要,也是高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精品课程及其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其实是一个推进网络资源整合于教学、精品课程混合于课堂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每一届学生所做的研究过程及收获融入到精品课程中,以使精品课程更加完善、实用。另外,还要时常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有效获取、有效设计、有效应用和有效影响四个维度对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以确保其实用性。

(五)完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学生的评价,可从论文、课堂研讨、网络论坛参与、平时作业、实践活动表现及考试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抛弃一份试卷论英雄的老机制。有条件者,可以把学生对网络资源的驾驭度,对精品课程的参与度及贡献度也列入评定标准之一,以利于精品课程往实用性、有效性方向发展。对于高校教师的评价,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工作的核心指标,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方面应给教学工作以足够的重视和肯定;还可以配备相应的培训进修制度,对教育技术欠佳、网络意识不强、教学方法呆板的教师加强培训和业务指导,并定期开展学术研讨会或网络论坛交流,让老师之间互相分享专业资讯;另外还可以制定惩罚机制,对那些教学态度不端正、课堂教学不负责任的教师,给以一定的处罚。

三、结束语

在高校,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丰厚的知识底蕴,更要有改革创新的激情、理性的思考和有效的策略。随着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多地运用于课堂教学及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高校教师应当提升自己的教育技术水平,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提高网络资源开发意识,主动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捕捉最新、最快的专业咨询,提高高校课堂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议班级团体辅导在高校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作... 下一篇:迪信通:成功基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