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游子的永恒孤独

时间:2022-09-09 03:29:33

摘要:本文以“天涯游子”的异乡情结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驹子,岛村,叶子的人物形象,提出笔者对于《雪国》主题的新见解:生命是一场永恒漂泊的羁旅,孤独是个体生命最本质的存在形式,人们正是在“异乡”中体味孤独,从而完成对自我的塑造。

关键词:天涯游子;异乡情结;永恒孤独

诚如长谷川泉在《世界的川端康成与》中谈到的:“《雪国》超越了简单的抒情领域,能够让我们领略凄艳的人类理性的魅力。它是一部随着阅读深入而不断开启深远的未知世界的作品。”对于《雪国》的主题,历代研究者曾试图作出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哲学的,宗教的,文化传统的等多种解释,尤其以近来“虚无论”最甚。然而我认为,“虚无”不过是川端康成所体验到的个体生命终极孤独的艺术表现。换句话说,“虚无”表象背后更为深刻的哲学命题:人生不过是一场永恒漂泊的旅途,孤独是个体生命最本质的存在形式 才是《雪国》最核心的思想。

一、驹子

驹子家境贫寒,身份低微,寄人篱下,生活在偏远闭塞的雪国。纵然热爱艺术,但缺少知音;纵然热情善良,但缺少朋友。P99:“菊勇姐一走,我就孤单的很了”,寥寥几笔暗示了岛村不在的日子里驹子内心深重的孤独。因此,驹子才能和略通音乐的岛村一拍即合,并轻易被岛村“欲擒故纵”的小伎俩所捕获,心甘情愿的沦为岛村爱的俘虏。文中反复出现的“红”,“温暖”,“光”,“热”,“火”等意象无疑是在暗示驹子那被岛村点燃的炽热,然而川端却笔锋一转,为其插入几抹不和谐的冷色,文中有近十处提到驹子与生俱来的“冷”,如P66:“岛村生平第一次摸到那么凉的头发,显然不是出于寒冷,而是她的头发生来如此”;驹子“前额上的头发不怎么细密,但发丝却跟男人的一样粗,没有一丝儿茸毛,如同黑亮的矿物,发出凝重的光彩”(P66)既暗示了驹子内在如男人般的坚毅与其顽强,又影射了驹子最终被弃的悲惨结局。驹子所居住的“纸盒般的”旧屋原是茧仓,而蚕茧本身就是封闭孤仄的象征,仿佛是在隐射驹子在孤独中终老的宿命。这种生命本质的终级孤独,不因岛村的来去而有丝毫改变,她与岛村的热恋,不过就像那只“直木纹的漂亮衣橱和豪华的朱漆线盒”P129,是两人曾经爱过的纪念品而已。而人,终究是要在这“荒凉的二楼上”P129生活,纪念再美,也终会因光阴的流逝,现实的冲击而埋没于尘埃之中,“显得黯然失色”。

驹子与岛村越接近越背离,其爱的越炽烈,其孤独便越深沉。“爱而不得”后的孤独,甚至比“未曾经历”的孤独要凝重上千倍,上万倍。作者借驹子这一人物形象告诉人们,悲欢离合,喜怒哀乐不过是生命这块巨大调色板中寥寥几抹杂色,唯有孤独,才是生命的底色和本色,是个体生命最终的归宿。

二、岛村

岛村对驹子的态度经历了官能到惺惺相惜的明显转变,但无疑始终以官能为主,且岛村对驹子的情愫,与其说是对驹子的怜惜,不如说是岛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顾影自怜。在岛村心中,始终将驹子当做一个陌生的“他者”,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冷眼旁观驹子的苦痛挣扎,他爱的只是幻想中“made himself”的驹子(或叶子),是另一个自己的映射。真实的,有血有肉的驹子无论怎样努力也不曾走进,也不能走近岛村的内心。

文章以岛村第二次探访雪国开始。两人见面时,岛村并没为自己的失约表示歉意,对驹子落入风尘的遭遇也只是“一怔”,发出事不干己的一声廉价唏嘘,反倒是驹子深感羞愧,害怕自己在岛村心中洁净的印相遭到破坏。但岛村却愚昧的把驹子这种带着歉意和愧意的温顺柔弱当做自己个人魅力的证明,当做虚荣心、征服欲的满足,故“仍沉浸在一片喜悦中”P53。

在插叙进入二人首遇的前后段落,分别有一句相同的句子:P54|66:“你上次虽那么说,毕竟不是由衷之言,要不然,谁会在年底跑到这冰天雪地里来?再说,事后我也没笑你。”这两句同出自岛村之口、看似突兀的句子却向我们暗示,岛村第一次到雪国时,曾有求于驹子,遭到驹子言不由衷的拒绝。后来驹子抵不过内心的爱意,主动委身于岛村。这句同时暴露了岛村三番五次前来雪国的真实目的:因为看到了驹子对自己的爱慕,所以不畏严寒再次跑来这里。由此可见,岛村驹子完全出自男性的虚荣心、征服欲,出自填补生活空虚,情感寂寞的需要。

第二次相遇是两人情感升华、质变的关键期,但即使是这样,岛村对驹子仍摆脱不了官能色彩和对性的敏感。通过对驹子身世生活,情感世界的深入了解,岛村发现,这个时而宁静温驯,时而狂野倔强的女子有着自尊自爱,积极进取,勤劳善良等众多高尚的品格,以至于岛村情不自禁的发出“你真是一个好女人呢”的感慨。表面上,两人之间开始有了精神上的契合,不可否认,驹子也曾对岛村麻木虚无的内心世界带来触动,然而藉此推断驹子实现了对岛村的拯救,我认为是没有依据的。驹子实现的只是对岛村一瞬间的“拯救”,这种“体肤相间的况味”与其说是岛村对驹子的怜惜,不如说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岛村在顾影自怜。岛村甘于漂泊游子的身份,不肯对任何人打开封闭的心门,故至始至终都未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拯救”。

从岛村对事业的态度上,我们可瞥见端倪。他所欣赏的,是根据西方文字和照片所虚幻出的舞蹈,就如同迷恋一位从未见过面的女人一样;这种心态导致岛村毕生追求的、所爱的一直是游离于世界之外,为了排解孤独寂寞,按自己审美标准创造出的幻影。这注定了岛村对任何一名女性都不会倾注强烈而持久的情感,他的灵与肉总是在不断漂泊,不断游离,不断追求,在得到一名女子的真心之后,很快将觊觎的目标投向下一位女性。可以说,岛村这种心态是造成自己和驹子陷入孤独的根源,那么岛村是否自知自明呢?换句话说,作者对其是否持批判态度呢?非但不然,这种心态甚至被岛村(亦或是作者)欣然默许和接受,成为逃避责任、逃离现实的借口说辞。

P57:“不过,我毕竟是个天涯倦旅的游子呀!”P135:“明知自己寂寞,却不思摆脱。驹子闯入自己的内心,岛村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两句是理解岛村“天涯游子”异乡情结的关键:注意岛村的语气,是一种陈述既定事实的口吻,言下之意,岛村已经自我认同了“天涯游子”的身份,并冠冕堂皇的告诉驹子说:“我生来就是这样一个游子,不要妄想把我拴住”;驹子进入自己内心,岛村觉得“不可思议”,言下之意,此前从未有人进入过岛村内心,而岛村自己也根本不打算让别人走进自己的内心。所以说,岛村甘愿沉醉于这种心灵的孤独漂泊,在心灵本质上,他永恒孤独并自得其乐的享受这种无羁绊的孤独。文章中,驹子爱的越是难分难舍,岛村的态度就越是暧昧躲闪:初见时,驹子尚在犹豫矛盾,是岛村大胆的“搂住她的脖子,手伸进她的前胸”(P64);二见时,岛村对投宿男客,按摩盲女等外人极力掩饰两人关系(P70/78);三见时,岛村“头也不回”的路过驹子家门口(P139)……岛村一方面沉溺于驹子的爱慕崇拜中,一方面又再清楚不过自己对驹子负不了任何责任,甚至当他发现驹子对自己越爱越深时,潜意识将这种爱当做束缚自己羁旅生活的牵绊,故多次警醒自己“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P136/146)。这种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叶子的出现迎合了岛村追求虚幻之物的心理惯性,另一方面是由于驹子的爱给恋着自由孤独的岛村以压力,其“过分的亲近”让他感到“生理上的厌倦”。岛村“理智的”把握与驹子的距离,不至于使其燃成渡边淳一《失乐园》那般熊熊烈火,但拒绝驹子的同时也拒绝了对孤独的自己的拯救;岛村“理智的”看待驹子缀网劳蛛式的奋斗,认为“那不过是一场徒劳”,但冷眼俯视的同时也放纵了自己的随波逐流,等待他的终将是无边无尽的孤独。

对岛村来说,生命不过是一场漂泊无依的羁旅,即便是与自己有过温存的驹子,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而个体生命的终极存在形式是孤独。倘若摒弃了岛村身上浅薄,颓废,男子主义的消极面,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川端所写的岛村就是我们每个人自己,他所面临的困境是亦人类所面临的普遍处境。

三、叶子

文中直接描写叶子的地方仅有九处,但每次都至关重要。国内外对于叶子的研究可以说是汗牛充栋,而我仅谈我的几点发现:1,从叶子之死的结局设置看《雪国》的主题思想:叶子是岛村按照自己的审美标准制造的、男权中心的产物。她美丽,温驯,纯洁,体贴,有母性的光辉,然最终丧身火海,旨在告诉人们,为了摆脱孤独而为自己制造幻影去追求的行为是多么愚昧可笑!无论幻影多美,终究是会破灭的,而孤独是人们永远无法摆脱的宿命,是个体生命存在之本身。同时,叶子的死进一步加剧了岛村与驹子的疏离,善良的驹子必定会因自己曾经对叶子的嫉妒中伤而无颜再见岛村,而岛村也因追求的破灭而失去对雪国最后的牵挂。曾经热恋的两人终将回到各自生命的本真状态,即岛村将继续以一个天涯浪子的身份游离于纷扰人世,而驹子也将继续孑孓独面在雪国的清冷残生。2,从叶子与驹子的微妙关系看川端对“生命孤独”原因的思考:《雪国》的主题是“天涯游子的永恒孤独”,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孤独呢?川端究竟有没有对此作出自己的解释呢?其实有。原因一:个体生命本身的脆弱单薄,短暂无常。文中不只一次提及秋虫这一意象,不论是纱窗上的飞蛾,伴着芦花纷飞的蜻蜓,还是叶子在给孩子们洗澡时声声唱着的“蝴蝶,蟋蟀,金琵琶,金钟儿”的谣歌,都充溢着生命短暂之伤感。中国自古有“蟪蛄不知春秋”之说,日本传统亦有《蜻日记》等物哀之作,而P108驹子对岛村说的“人生真是脆弱啊”一番话,更是命运无常的感叹。但P121:“岛村用手去捏起死掉的虫子,有时会突然想起留在家里的几个孩子”,都说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会不会是秋虫的短暂引发了岛村对自己命运的唏嘘,进而将永生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呢?若果真如此,那么叶子的“秋虫歌”总是与孩子们联系在一起,就不难解释了。原因二:个体生存环境的严峻冷酷。且不必说文章主人公驹子叶子两个女性,仅仅是行男,菊勇,按摩盲女,俄国女人等,作为三个主角背后的人物群像存在,无一不在命运底层艰难挣扎。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川端康成在作品中有意无意的淡化了人物的社会性,但我们仍能从只言片语中进行“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探寻。原因三:也是最本质的原因,即个体生命相互之间天然的疏离。岛村对叶子,驹子对岛村的单向关系前面已重点说明,这里主要谈谈叶子与驹子的微妙关系。驹子排斥在岛村面前谈到叶子,即便提起,也并没用敬语,而是使用“那丫头”,“她可会拈酸吃醋那”等不太友好的词语,但叶子死时她却是最痛心的一个,“抱着叶子如同抱着自己的牺牲”;叶子一方面说“驹姐是个好人”,哀求岛村好好待她,一方面又满含泪水,说“驹姐可恨,我不告诉她”。我们也许会有这样的感受,即当我们十分羡慕某个人时,也是最容易妒忌他之时,至于这种负面情绪多不流露出来,则是后天道德教化对人们天性的修正疏导,但不可否认,前者才是人之本性。叶子和驹子彼此惺惺相惜,又排斥猜疑。叶子既感念于驹子爱的牺牲和奉献,又恨驹子对行男的无情;驹子既欣赏叶子的纯洁善良、忠贞体贴,又恨叶子曾经夺走了行男,又即将夺走岛村。所以在行男之死那章里,驹子的情感显得矛盾而复杂,一方面,她不想再和行男、和过去的爱恨记忆有任何纠缠,另一方面,正如她自己所说,她不想看见一个人的死。再者,她深知与岛村时间不多,故不愿意放弃任何和他在一起的机会。

四、环境

最后,我谈谈雪国中环境的塑造。“雪国”这个大环境作为无数具体而微的小意象的集合和容器,本身就是个孤岛般与世隔绝的所在,象征着个体生命永恒的孤独。这里也有草木荣枯,四季交替,正如生命也有悲欢离合,欲望诉求,但更多的时候,雪国是被洁白厚重的大雪所覆盖,是被深入骨髓的冷寂所包围,正如生命的本色是如雪的清寂寒凉。都市人的麻绉要定期拿到雪国“晒雪”,雪国的空气有着清洁人心的力量,正如个体生命的孤独具有荡涤灵魂的魔力;雪国的女儿驹子和叶子被这片土地孕育的“出奇洁净”,也意味着个体生命只有在孤独中才是纯粹的,本真的,不参杂任何功利和欲望的。

【参考文献】

[1]川端康成.川端康成十卷.卷一[M].叶渭渠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马天娇,1994年1月6日生,性别女,汉族,籍贯湖北保康 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基地专业。

上一篇:承包商和业主和谐关系构建研究(二) 下一篇:浅谈现阶段住宅发展中的轻型钢结构安装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