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风格是艺术的生命

时间:2022-09-09 03:26:03

个性风格是艺术的生命

摘要:鲜明的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古今中外杰出的艺术家和精品力作无不具有独特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突出的个性风貌。具有鲜明独创风格的艺术作品,才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关键词:个性;风格;艺术;独创

艺术家的个性风格,是指艺术家的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独特面貌。艺术风格和人的风度一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形特点,而且显示出内在的精神气质。叔本华对风格所下的定义是“心灵的外观”,这是对艺术风格最近精辟的阐述、最明确的说明。风格不同于艺术的表现技巧,艺术风格包含艺术品的表象形态与深层的内在精神。

对于艺术家来说,个性风格就是生命。鲜明的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古今中外的艺术家和精品力作无不具有独特鲜明的艺术语言和强烈突出的个性风貌,而具有鲜明独创风格的艺术作品,则能够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它不仅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还能使人重新发现、感受其它作品所不能替代的美,因此,风格的追求和探索,乃是艺术家终生为之奋斗的艺术理想。马谛斯说:“既是艺术家――他就是创造者”,风格是艺术家独创的结果,也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标记。它显示了艺术家对生活中的美有自己独特的发现、独特的感受,并以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及表现方法显示出来。其作品因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才得以与其他的艺术家的作品拉开了距离。艺术风格贵在独创,因为“它们扩大了文艺王国,给它的版图添加了新的省份”(西方文论选),它们开拓了人类审美的新领域,因此,才更具有审美价值。

在世界上被誉为“中国学派”的中国动画之所以成功,即它完美的表达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中国动画艺术借鉴了民间造型艺术和民间歌谣、戏曲等形式因素,以民族形式成为民族气质与精神力量的外化与象征。《大闹天宫》、《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一批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的作品,屡获国际大奖,成就着中国动画艺术的辉煌与光荣,也充分证明了艺术风格在艺术作品中的重要性。此后产生的水墨动画,将中国动画艺术推向另一个高峰。谈到中国水墨动画,人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那些充满着优美画面的各种物象、动态、意境和神韵给我们带来的视觉上的美的享受。水墨动画一改动画绘制中单线平涂的惯常手法,大胆追求中国水墨画的效果,以意象的造型,运用墨和水分的渲染,发挥墨色浓淡和虚实的效果来描绘对象,同时在动画镜头中发挥中国画的多元的视觉透视功能,体现出中国艺术美学所独具的意趣与神韵。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在水墨角色造型上选用了小墨点为小蝌蚪的意象表现,让这些小墨点成为连续的镜头语言作为叙事手段的电影主角,进行传情达意的拟人化表演,传神地表达了它们的感情。在《三个和尚》里对民族风格的认识又突破了表面形式的抄搬,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有别于其它任何一部影片,它的确是中国的而且具有国际性。中国学派以中国的面貌令世界称奇,成为世界动画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在艺术风格的独创过程中除了时代精神、民族传统、地域风尚、社会生活影响外,艺术家的主观因素即个性气质也很重要。主观因素乃“才(才能)、气(气质)、学(修养)、习(习染)四种因素构成(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既有先天禀赋,又有后天素养。高尔基说:“人有一个任务,就是发现自己,发现自己对人对事的主观态度,并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把这种态度表达出来。”我们既要防止艺术作品流于空泛和雷同,又要防止它脱离了真实而虚假和肤浅。真正的艺术风格,它蕴涵着无穷的文化意蕴、时代精神及艺术家个人的特质,是艺术家的主观特性和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相结合的产物。“我是农民中的农民”这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米勒的宣言。他出生在农村,敦厚朴实得农民性格与生俱来,描绘农村生活,描绘农民和劳动,这是米勒作品的全部内容。在巴比松村,他上午劳动,下午画画,直到去世。长期的劳作,使他更加理解农民和劳动,并对此产生深深的尊敬,他把对农民对土地的爱都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在《拾穗》、《牧羊女》、《扶锄的农夫》、《晚钟》等等作品中,米勒刻画的农民形象都具有质朴的美,他们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感觉木讷,但内心纯净、虔诚。这些农民有一个可贵之处:他们虽然贫穷,但并不使人感觉卑微可怜,而使人觉得安静、祥和,具有一种宗教庄严之美。形成此风格特点有一个深层原因:米勒不但是一位画家,还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因此,他描绘、歌颂诚实的劳动者,虽然生活显示给他们的只是很少的欢乐(与自然斗争是严酷的),但劳动者自身的“笃言信行”和“苛于求己”却反映了人类的优良品质。托尔斯泰对米勒称赞道“透露了基督徒对上帝和邻人的恩爱之情”。就其艺术风格在特殊的宗教和道德的创造性上,甚至比他那艺术家的天才更多地保证了他在十九世纪法国艺术中的特殊地位――一颗宗教的心灵。

风格的探索、独创的道路,总是经历平――奇――平的过程。初学绘画,但求平整规矩,得到后就有新的追求:一个奇绝的变化;然后复归平正,最后达到平奇相生,物我化一的第二自然的境界。“有法――无法――有法”这是一条变化规律,关键的一环是奇绝的变化,否则,便不能进人艺术的更高层次,所谓风格也无从获得。

齐白石是中国画传统派大师,他赋予自己的作品以质朴纯真的农民情感,使文人画笔墨形式产生了活泼的生命力和刚健清新的特色。作为一个孜孜不倦的艺术追求者,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奋斗中所显示出的旺盛的创造力,成为艺术家的楷模。齐白石由一个民间艺匠成为一代艺术大师,关键在于他六十岁以后的“衰年变法”,他继承了传统文人画而又抛弃了文人画的僵化程式;继承了传统民间美术而又抛弃了民间美术中那些低俗的因素。文人艺术高度精粹、高度修养与人格化,民间艺术的质朴刚健、开朗幽默,在他手下凝为一个新的生命,终于形成强烈的个人风格,从而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绘画大师。

衡量一个时代艺术繁荣的标准,并不在于作品数量的多寡及一般质量的提高,而是独创性风格的不断涌现。艺术的发展史,总是以独创性风格续写新的篇章。艺术家要踏着时代的脉搏,消化吸收前人的营养,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参考文献:

[1]张道一.美术鉴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2]马欣.对中国动画片民族化的反思.美术,2003年7月

[3]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年8月

作者简介:

冬雪(1958-),女,河南信阳人,毕业于河北师大,副教授,主要从事油画及基础教学与研究.

上一篇:浅谈钢琴伴奏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提高我省农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