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时间:2022-09-09 01:23:5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摘 要: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师生互动更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互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并没有有效地开展,还存在较多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取积极的措施,从而改善目前的情况。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对积极开展动态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小学阶段教学的特殊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研究了目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之间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一、师生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新要求,对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以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本。一方面,教师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探究,保证教师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扬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新课程改革有效地推动了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互相关怀的互动式情感。

2.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

现在的新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性质明确定位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定位简明、科学地指出了语文教学进步的方向。它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等四个因素结合起来,“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简而言之,教师与学生双向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有效推动语文课堂效率。

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在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互动意识淡薄

目前,许多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已经形成自己的教学习惯,缺乏师生互动的意识,致使教学活动中互动效果不理想。

2.课堂互动形式缺乏灵活性

首先,语文课堂上常见的互动方式是提问法。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但问题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频繁,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长此以往,这种互动便无法实现发展的价值。其次,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处于主体地位,缺乏对学生的真正关注。这种单向性的引导限制了学生的思想,没有从根本上增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3.互动缺乏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定义语文学科“工具与人文性的统一”。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培养结合起来。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情感性和思想性。因此,语文课堂上的互动不仅要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更要关怀人文,陶冶情操。

三、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师生有效互动

1.激发学生兴趣,积极主动参与

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教师不能像对待大孩子那样一味严格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多动脑筋,发挥引导作用。

2.灵活运用教材,多渠道开展互动

教材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自身年龄较小,知识结构不完善,教师就要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教材和其他资源,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采用多种方式,给学生创造参与互动的机会,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言语互动、时间与空间的互动、情景互动等不同的方式,大胆创新将教材知识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转变教学观念,促进师生地位平等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在实际教学中追求师生关系的平等。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核心,自始至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为学生排忧解难,服务与学生。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走近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人情感。师生之间只有形成彼此尊重、理解、接纳的关系才能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合理把握互动原则,运用多种不同的互动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开展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跃.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互动[J].文理导航:下旬,2014(05):72.

[2]赵勇.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4(08):102.

[3]管敏.互动开创新天地: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重要性[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7):66-67.

上一篇:浅谈中学图书馆建立微信服务的可行性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