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编辑判断失误浅析

时间:2022-09-09 10:42:59

学术编辑判断失误浅析

摘要:学术编辑判断失误是其工作过程的密友,他总是与正确的编辑判断相伴而行。既往的判断失误是形成正确判断的理论预设和重要阶梯。对判断失误要持正确的态度:那就是经过努力可以在以后的判断和编辑实践中避免判断失误,培养学术编辑正确的判断和思维方法。学术编辑的判断失误具有为后来者积累资料的价值,甚至还会导致编辑主体有意外的收获。研究学术编辑判断中的失误可避免在今后的实践中犯更大失误。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59-02

在当下中国的学界,对学术编辑正确的学术判断及其产生的成果往往褒奖有加,而缺乏包容判断失误乃至在宏观上缺乏对“失误”的理论确认空间,影响了人们对学术编辑劳动的全面认识。其实,学术编辑判断具有双重性:一种结构是符合时展的、科学的判断形态;另一种是不符合科学、时代要求或者当下条件还不成熟不能显现其十分正确的判断。后者在多数情况下就是编辑在学术成果判断上的失误问题。事实上,学术编辑在工作过程中,判断失误总是如形随影。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并不可怕,尤其对于学术编辑自己来讲更是如此,可怕的是不知为什么会判断失误,不能正确地认识判断失误的价值,使自己陷入茫然不知措的境地。

一、任何编辑判断都是一个艰难的思维过程,既符合时代的动脉动又具有时代的局限

学术编辑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而劳动成果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是一具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实际的检验与社会的接纳;而做为劳动对象的学术成果,其真伪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可能是正确的,而在另一具历史区间则可能就变成谬误的了。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学术编辑的判断思维是一种试错性的活动,即是说,学术编辑在判断过程中这种试探性活动中很容易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然而要促进学术事业的演进,就必须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艰辛的探索。从事编辑劳动的学术编辑好像艰难地行走在山间的攀登者,前面的路是好似熟悉的,又好似陌生的。学术编辑判断过程,就像是一条通向前方永无尽头的山路,经历了无数次痛苦失败的考验,体验了无数次的成功的体验,但决不会达到辉煌顶点。其实,这只是那个时代的学术成果的阶段性判断。我们必须懂得,任何编辑判断都是以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活动的成果作为判断的出发点,而任何时代的研究成果,都不可避免地带有那个时代的局限。科学不能超越时代的需要,也不能超越时代的条件。牛顿的认识,局限于低速宏观的物体;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然而他们对人类文明事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正是历史性差异塑造着理论的意义”。[1](P68)就以后人类文明演进的新的历史阶段而言,既往科学家的创新思维结论可能存在着某些失误,但这种失误是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造成的。因此,作为学术研究守门人的学术编辑的思维判断过程,既符合时代的动脉动又具有时代的局限。

二、学术编辑判断过程中的失误要求读者须有正确观察态度、适当的宽容度

学术研究成果及其成果的创造者,绝大多数不仅富有创造精神,而且还有科学严谨的态度,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只要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总结,就会及时将他们的成果公之于众,让人对他们的研究和探索及其成果有所了解。但这些成果是否都达到了出版的要求,其内容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术规范,需要编辑的判断分析,然而学术编辑的研究不可能走到研究者的前头,这是编辑劳动从属性所决定的,但还需要编辑有一个科学的判断,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也就是说学术编辑的判断失误不可避免。有一个将失误比作“井”来观看的经典描述:山下有一口井,应该怎样去看它呢?站在井口边往下看,井非常深,里面的水也很多,以这样的方法去看待编辑判断中的失误,就会把失误看得太大,容易窒息编辑的创造性劳动和创新性思维。站在半山腰看井,看到的是一个小小的井口,周围有不尽的风景可供观察。从这样的方位看待编辑判断中失误,视野开阔而适中,既能看到已经取得的成绩,也能找到真实的差距,为进一步科学准确地分析判断奠定很好的基础。还有一种方法是站在山顶上看井,他看不到井口与井体,面对编辑判断中的失误有飘飘然的感觉,视而不见判断失误而继续一错在错,那后果就不可能得到社会与读者的谅解与宽容。以上从不同方位看井的典故告诉我们,面对判断失误采取的思维、观察方式不同,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在人类学术出版史上,有许多编辑,在他们睿智的编辑判断过程中,也有失误的时候,他们对失误持正确的态度:那是经过努力可以在以后的思维和实践中避免的失误,于是增强了进行编辑判断的意志力;不断成功与失误的编辑判断培养了他们正确观察和思维方法。

三、学术编辑判断失误可为自身及后来者准确判断奠定基础,无需视为洪水猛兽

学术编辑主体是有生命和文化追求的个人,编辑劳动的本质是将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经过判断后、在编辑加工、优化的基础上公之于众,使之尽快变为文化成果和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服务于社会,实现学术研究的价值。在学术出版过程中编辑工作处于中心地位,而编辑工作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持续不断的分析判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编辑劳动与人们改造现实的智慧结合在一起,最终产生学术产品,这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珍贵的成果。然而,这种成果的获得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许多失败者为其付出了艰辛努力,这其中就有学术编辑判断失误的影子。当前我国学术功利主义的倾向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学术端现象时有发生,对学术编辑的严厉批评声音也不绝于耳。难道这全是学术编辑判断失误造成的吗?当然不是。对一个不负责的学术编辑,甚至在学术不端过程中推波助澜的编辑,应该得到痛批;但是对向读者作者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学术编辑,其判断上的失误,应得到适当宽容。爱因斯坦就对科学史上只写成功者不写探索者的失败的做法表示了极大的不满,就是基于上述事实。在人类学术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判断思维的失误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在为科学进步探索的道路上发生了违反科学原则的错误,这是思维者自身思维谬误所致;另一类是从业者的思维判断本身并没有违反科学规律,只是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不能满足其思维判断所需的条件。学术编辑判断失误也无外乎这两个方面,但以后者占多数。原因简单,学术研究在一定意义上讲是超前思维成果,具有超越性与前瞻性,学术编辑在此超前思维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失误也就在所难免了,但当历史的车轮达到所需条件的驿站时,学术编辑判断失误为自身及后来者准确判断奠定基石作用就显现出来。

上一篇:浅析彝族谚语的教育意义 下一篇:桥梁工程中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