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利益分析法”看投资

时间:2022-09-09 08:45:28

引入“利益分析法”看投资

摘要:投资是需要投资标的与投资时机有效结合,才能催生投资收益的行为选择。如此这般,是否能达到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面对大的宏观周期背景,应如何看待眼下的楼市火爆与市场的长久发展?此文,引入利益分析法,从美国的政策导向来看未来经济的发展走势,进而思考我们的投资选择。

关键词:利益分析法;美元政策;人民币;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近日,在一系列政策利好地推动下,北上广深的楼市成交量显著增加,价格也随之快速上涨,又一次以高房价且快速上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股市低位震荡、人民币币值不稳及未来经济发展预期增长放缓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寻求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大众,再次将投资标的指向了房地产,尤其是北上广深,这种最具保值功能,供需矛盾一直存在的热点城市。纵观人类经济发展的历史,财富作为个人及社会进步的体现,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各个时期,在探索财富保值与增值的过程中,人们将这项活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因此有了投资。那么,面对不冷静的市场、媒体的渲染、公众的热议,我们该如何投资、投资什么?如何从一个全球宏观的视野下理智的看待投资的本源呢?

首先,从我们自身的投资经验出发,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大多数投资者会从自身的需求、偏好,投资标的内在价值及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对当前价格及未来价格的走势加以衡量,从而做出投资决策。如果投资的是资本市场,还会引入技术分析。但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真实且残酷的现实,那就是“二八定律”。它在投资市场中依然存在,即大多数的投资都是失败的。换言之,用大众普遍的方法和思维去做投资,还想获得不错的投资收益,这显然与“二八定律”相悖。

因此,在做投资分析时,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视角――利益分析法,即先找出一个或多个利益主体,进而推导和其有裙带关系的个体。也就是说,需要从利益群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样一个总体框架下去思考和分析市场变化的内在逻辑,进而更客观、更真实地反应投资标的的价值发展趋势。既然是利益关联者的总体框架,就不得不提到美国,更准确地说,必须将美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动向作为首要变量放入分析的框架中。美国作为一个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完美结合的世界强国,无论是其引领高新技术的实体经济,还是其独具创新意识的金融市场,无不体现着这个国家对全球经济的超强控制力。而美国的政策永远是以其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来进行全球宏观布局的。只有理顺了美国的思路,才有可能对全球经济发展命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进而帮助我们进行合理投资。我想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们,更应该深谙此道。

下面就几个热点关注话题,来简要剖析美国是如何通过自身利益最大化来影响国际市场的。

首先,我们来说原油。我们可以分两个阶段来看待石油的价格。第一阶段,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后。中东原油生产成本大概在10美元/桶左右,08年金融危机之前炒到140美元/桶,危机之后又快速暴跌到每桶30多美元,但那几年的供需环境和成本结构是没有太大变化的,一直保持着供略大于求的态势,变化最大的其实是资本的流动方向和资本的战略利益。第二阶段应该就是目前的原油价格,再次跌破金融危机的水平,到了20多美元一桶。究其原因,美国页岩气的开发和中国需求的下降确实对原油的供需端产生了一些重要变化。但制裁俄罗斯也同样是目前原油价格暴跌的重要因素。原油是俄罗斯的重要财政收入来源。据统计,70美元/桶的油价是俄罗斯财政的收支平衡点,油价的持续走跌使得卢布大幅贬值也是情理之中。通过干预能源价格,不动用一兵一卒进而影响能源供应国的经济发展,可见其利益关系把握之准确。由此,地缘政治在能源价格走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用金融当武器,其实也是美国一直以来的惯用手段。

其次,我们看下大宗商品――粮食。我们知道,粮食是一个季节性特别强的板块,需求端是刚性的,所以价格的变动主要看供给。据统计,1996年-2000年是极端气候比较多的阶段,但那时粮食并没有因为这个原因而暴涨,反而是在1996年7月份到达高峰后快速下跌。如果仅从供需层面考虑价格,确实难以解释。但从美国当时的利益层面去分析,却存在合理的逻辑关系。当时,美国正处于克林顿时代,美元大幅度回流,造成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较大。美国通过资本市场打压粮食等大宗商品来降低通胀压力,这便给美国营造了一个持续且低价的资金成本环境,这为美国完成全球收购和推动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做足了准备。

再次,我们看下美国如何化解风险,成功转移国际目光,为己所用。近些年,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资本市场,“危机”这个词都被不断的提出,提出频率远超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这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广大投资者对市场的担忧和恐慌情绪依然存在。不管是最早在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还是之后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最近不断被关注和提及的中国即将爆发债务危机的言论,都时刻吸引国际投资者的关注。但在这其中,不难发现一个规律:每当美国出现危机时,相关国家总会在同一周期内,爆发出比美国更为严重的危机。紧接着,这些国家的债务评级会被下调,有时候甚至是连续下调。从而,成功将全球目光转移,美国不但没有成为资金的逃离地,反而成了避风港。究其原因,世界主要评级机构的话语权大多被美国掌握,这就方便了舆论导向。但这只是原因的一个方面,更重要是美国善于利用时机进行金融布局,这一点在欧债危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最近一直有舆论导向说,索罗斯在做空人民币。关于这个问题,暂且不做讨论。但在欧债危机发生时,索罗斯对欧元的狙击确是实实在在地发生了。先是通过舆论暴露西班牙危机,来聚焦全球目光,而当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希腊救助规模从原定方案的450亿欧元上升到1100亿时,再次迅速引爆西班牙的债务危机。之后,希腊、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等的债务危机接连引爆,欧元一泻千里。美国利用利益主体的相互关联,成功进行风险转移,为自己的经济修复和复苏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欧元的下跌,让我们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回美国,更确切地说是美元。美元的走势一直是美国经济政治发展方向的最好载体。目前,美元正处在一轮强势美元政策周期中,这不仅是市场的主流看法,通过美元的走势也能得以印证。那么,美元从筑底到开始上攻是如何体现这其中的“利益分析法”呢?美元的政策选择一直是与美国经济发展需要相结合的,之前的弱势美元政策是完全符合美国自身最大利益最大化的。因为美国是一个债务庞大的国家,举债消费不只是美国民众的消费模式,同样也是国家的消费策略。但选择还债的方法的确很巧妙,即让美元贬值。货币贬值可以稀释自身债务的同时,还可以增加美国海外的资产总值,即货币错配。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美国海外资产的价格(尤其是美国在中国的投资项目)要好于外国投资者持有美国资产的价格。如果美元充分贬值,美国海外资产投资收入的增长可以完全抵消掉它的债务负担。然而,以当下美国经济、政治的利益为出发点出发,美元需要进入一个升值周期,以促使美元回流。重塑美国制造业这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口号,振兴实体,意味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大量资金的获取方式正是美元的回流。与此同时,另一个关键信息点出现了,在美元升值的这段时间里,大宗商品和主要的资产价格都出现较大幅度地下跌。利用这个绝佳时机,美国用其强势的美元低价收购其他国家的资产,进而再次实现资本和资产的优化。

最后,我们回归到人民币相关资产。我们知道人民币之前都是对外升值,对内贬值。对内贬值,究其原因主要是M2(广义货币量)数量太大。由于我国过去鼓励出口,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带来多年的贸易顺差,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外加人民币币值的稳步升值以及市场长期的高利率走势,吸引了外商的直接投资,这进一步增加了外汇占款。而我国采取强制结汇制度,使得大量的外汇占款转为基础货币的投放。基础货币的增加又促使了信贷的繁荣。进而,信贷的放量催生了地价和房价的不断上涨,而基建与房地产的繁荣带动了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使得经济出现较快增长。而这一切的出现,是基于弱势美元政策周期。现在强势美元回归,资金外逃,货币贬值压力加大,美元加息预期和制造业回归等都对我国经济造成不小冲击。在过去的一年里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调整经济增长速度等一系列方针中,伴随着大宗商品的下跌,煤炭钢铁行业首先进入了寒冬期。随后认为房地产行业高增长时代终结的声音也不绝于耳。而今年年初,出台的一系列去库存的政策似乎又再次利好房地产,使得一线城市出现不理智的过快上涨。而这一系列针对全国的去库存政策,不但没有缓解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压力,反倒引起了一线城市的追买效应。而2015年年中股市的断崖式下跌,让广大投资者对股市心灰意冷,望而却步,使得股市的吸金能力严重受挫。面对更为实用的传统保值品――房子,再次成为大众的宠儿也不足为怪。但随着外汇占款的下降,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务的增长更多的应该依靠企业贷款,将资金流入实体而不是依靠个人的房产信贷来维持其业务规模。在真正推动经济发展内因没有建立起来以前,高房价的快速飙升恐怕难以持久。而总体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无疑给高房价带来了泡沫风险。至此,如果房子对于投资者是刚需,那么在自己合理的承受范围内量力而行;如果是投机,那么高风险下的逐利,就要做好投资失败的心理准备。

参考文献:

[1]时寒冰.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2]马光远. 索罗斯八年之后再次警示全球经济灾难[J].中国外资,2016(3).

上一篇:探析建安企业如何做好成本控制 下一篇:浅析BSC在蓝莓产业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