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时间:2022-09-09 06:54:22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摘要:核心竞争力是近年来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企业之间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核心竞争力成为了众多企业管理者口中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汇,不过由于核心竞争力在我国企业管理管理领域的实践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很多企业管理者虽然意识到了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并没有领悟核心竞争力的真谛,在具体的构筑中存在很多的偏差,本文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更多的企业构筑核心竞争力提供理论层面的支撑。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构成要素 构筑策略 探讨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 A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征

核心竞争力学界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本文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能够让企业保持持久领先优势的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获取来源一般集中在资源与技术的获取、资源与技术的转化以及资源配置管理等三个渠道。从定义中可以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归纳如下,一是独特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应区别于他人,他人不能够轻易的模仿以及超越,否则就不能够称之为核心竞争力;二是相对性,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处于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随着竞争对手的超越,可能以往的核心竞争力就会消失,且核心竞争力总是在横向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中才能够得到确认;三是长期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内就能够形成,而是需要企业长期经营中才能逐渐累积形成,从这个角度来看,寄希望短时间内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不现实的;四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不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竞争力不能够归类到核心竞争力范畴之内。通过认识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更有助于企业在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中采取正确的策略。

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的要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梳理总结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提供参考。

1.技术创新

很多企业核心竞争力难以形成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创新的不足,企业管理者抱有投机心理,总是希望通过抄袭他人的技术来获得技术优势,不愿意进行技术研发层面的投入,短视效应在很多企业普遍存在,认为技术研发创新不能够得到立竿见影的收益,因此技术投入方面吝啬异常,殊不知这种做法根本就没有办法获得领先的技术,只能跟随在别人的身后,技术层面始终落后一步,不能获得技术优势,必然也会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

2.人力资本

在人力资本方面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的在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中作用,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不够重视,由此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受损。企业在人力资源的投资方面力度比较小,不愿意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员工的培训,这使得员工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度大打折扣,影响到了员工以及公司的绩效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在激励机制的方面不够健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满意度不高,员工的潜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这也必然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产生不利影响。

3.企业文化

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的重要来源之一,文化作为企业长期经营中所沉淀下来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于员工的工作行为、工作态度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多企业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没有一个足够的认识,企业管理者往往认为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市场的拓展、规模的壮大,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这种难以看到长远收益的工作并没有给与足够的人力物力支持,由此导致企业文化建设的滞后。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的直接后果就是企业文化本身的功能得不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对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

4.管理模式

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落手也会影响到其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一些企业的管理理念已经明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滞后于企业管理的最新发展趋势,管理理念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其直接后果就是导致管理行为的不当,并产生不佳的管理效果。最典型的就是一些企业人本管理理念尚未树立,各项管理措施的开展不是围绕员工来进行安排设计,脱离了员工的管理必然会沦为空架子,造成管理效果的逐步走低。

5.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的滞后是拖累很多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又一重要因素,一些企业营销管理以让比较粗放,既没有形成良好的营销管理理念,在营销手段方面也乏善可陈,结果就导致企业的产品泯然众人,难以在消费者心中形成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形象,而在销售组织层面的缺少弹性也使得企业对于消费者的反馈不够及时,不能虏获客户的心,销售层面的落后势必会对企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危害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策略

不同企业的千差万别,核心竞争力不强的企业虽然各有各的原因,但是对于哪些核心竞争力比较强的企业却有很多的共性,通过总结核心竞争力较强企业的经验做法,结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影响因素,本文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策略进行归纳如下:

1.持续推进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可以增强企业产品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带来客户忠诚度的提升。因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前期耗资较大,受益期限不较长,这就需要持续不断的加大投入,而不能够因为看不到即时的效益就减少投入或者不投入,这种做大极不可取。要想在日渐加剧的竞争环境中树立持久竞争优势,必须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扩散的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也在不断缩短,唯有依靠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树立。鉴于此,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应加大投入,根据企业的销售情况来抽取固定的仅仅投入到技术研发创新中去,调查发现,那些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好的企业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例要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给予技术创新足够的物力支持来夯实技术创新的基础,保证技术创新稳步推进。

2.充分激励员工工作

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这一点毋庸置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中应注意发挥人的因素,通过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将企业员工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加以激发,为企业绩效水平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构筑夯实人才基础。为了充分的激励员工开展工作,需要在激励机制方面做到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精神激励,在保证物质激励公平性的基础之上,增加精神激励,这样的激励效果要比单纯的物质激励要好得多;二是注重工作激励的使用,通过提供给供挑战性的工作给员工,及时对于员工的工作给与肯定,提升其工作本身所带来的满意度;三是注重团队激励,考虑到企业工作分工的不断细化,团队工作模式成为了主流,企业应做好团队成员之间的激励,保证团队的凝聚力。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良好的企业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凝集功能、辐射功能、激励功能、改造功能,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这凸显了企业文化建设在其核心竞争力构筑中的作用。企业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要通过准确的企业文化定位可以有效的将企业的过去、现在、未来以及将来有机的联系起来,并能够将企业的优势、不足进行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而提炼出来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自身生命力的所在的企业文化要素,并将企业文化通过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努力来加以强化,使得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的功能的全面的发挥。

4.构建卓越管理模式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要求,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中一个绕不开的内容就是提升管理水平,构建卓越管理模式。企业卓越管理模式的构建关键是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于市场的需求快速反应,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卓越绩效强调组织对于市场的反应速度,只有如此才能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快速反应,从而赢得先机。二是坚持持续创新,创新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源泉,面对企业之间产品、竞争等方面同质化趋势不断加重情况,企业唯有持续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三是做好全员学习,知识折旧的加快使得全员学习成为了企业获得持续创新能力以及竞争优势的必然举措。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筑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过程,企业管理者应有持久努力的思想准备,通过企业诊断咨询来发现自身影响核心竞争力构筑的因素,寻找比较优势,对于优势加以强化,对于短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这样才能够使得核心竞争力更做到节节攀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

参考文献:

[1]杨玮.浅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1).

[2]吴文会.浅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和措施.现代企业文化.2009(32).

[3]韩珂.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经济师.2006(10).

[4]苗雨君.企业核心能力管理创新与再造提升.科技与管理.2009(4).

[5]王爱英.全视角的核心竞争力研究综述.商场现代化.2007(28).

上一篇: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探究 下一篇:探析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生产的管理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