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钢琴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时间:2022-09-09 06:29:11

高校钢琴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摘要:高校钢琴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多数存在对于乐理知识掌握不充分的情况,使其在很多时候难以完成即兴演奏。在这种背景之下,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已经成为高校钢琴教育当中不得不注重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现状展开讨论,并结合我国高校钢琴教育当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出相应的举措。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育;音乐素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前言:

钢琴是一种技巧性较强的乐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要充分掌握基本功的学习,当然,对于技巧的掌握也是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完善钢琴的演奏。因此,在培养学生钢琴演奏技巧的前提之下,要强化对于学生听力和读谱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拥有综合音乐素养,增强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力。

1、钢琴教育的优势

1.1乐器自身的硬件优势

在钢琴弹奏这一方面,演奏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对于乐曲的理解和一种灵感来弹出不同力度变化的音韵,和其他乐器相比,钢琴的音乐变化是极其宽广的,一共有88个键。作为西洋乐器当中极具标志性的一个,钢琴的性能很好,内部结构又较为复杂,演奏者在掌握了一定技巧之后就可以演奏出或悲或喜、或快或慢的音乐。并且钢琴能够在很多相关的艺术课程教学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1.2钢琴有利于开发演奏者的思维

钢琴演奏需要演奏者的左右手共同配合,十个手指频繁地活动,这就使得演奏者的大脑将会变得越来越灵活,再加上脚步踏板的配合,使得演奏者的左右脑都能够得到锻炼。除此之外,钢琴演奏还需要演奏者集中注意力,全身心融入到演奏的环节当中,这使得演奏者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不断提高注意力,对于自己从事的事业能够更加主动,从而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2、高校钢琴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不够

就我国各大高校现有状况来看,一般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音乐理论知识的培训,这就使得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对于理论性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缺陷,进而不能够较好地完成实际的演奏。我国高校在钢琴教育方面,往往会忽略掉这一问题,普遍认为学生本身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乐理基础,而不需要再对其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培养,最终学生在表演时经常出现低级错误的情况也就频频发生。

2.2教学内容单一,缺乏革新

伴随着我国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教育改革的完善和发展,使得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的素质和水平呈现出了显著的变化,但是我国的高校却并没有针对这种情况作出相应的革新,甚至在很多环节仍然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无论是教材的选择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大都沿用了传统的形式,一味地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并没有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出相应的革新,钢琴教师也没有及时根据课改的要求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模式,最终使得教学体制难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长此以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校效率始终提不上来,对于其未来的长远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2.3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钢琴教育当中,最为注重的就是学生的演奏能力,这也是教学目标所在,而现有的而教育模式却并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高校钢琴教师在课堂当中较为强调理论上的讲解,对于钢琴理论问题总是一再地阐释和讲解,有的时候,一堂课下来全都是理论知识,还有的高校专门为钢琴设置了很多理论课,实践课少之又少,学生从心理上也极其排斥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能够将教师的讲解融入到自己的钢琴演奏当中。当代钢琴专业的大学生当中,很大一部分都不能够在脑海里形成自己独有的听觉联想和音乐思维,使得钢琴理论知识不能够和实际演奏较好地结合在一起,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钢琴课程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不能够起到促进作用,终将意味着这门学科的教学存在着弊端和纰漏。

2.4忽视了对即兴伴奏的重视

对于高校音乐教师来说,钢琴即兴伴奏是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但是通过调查资料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很多音乐教师并不具备一定的钢琴即兴伴奏技能,这也从侧面上折射出高校钢琴教育当中普遍对于即兴伴奏不予以重视。绝大多数学生都将重点放在了专业钢琴曲目的联系上面,对于声乐钢琴伴奏曲目也多数只会弹奏正谱,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看待即兴伴奏,最终,在遇到即兴伴奏的情况的时候,往往会不知所措,感觉无从下手。

3、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

3.1教师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

高校音乐教师所面对的主体就是学生,但是任何一个学生所掌握的钢琴技巧、音乐素养和接受水平都是存在差异的,但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得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式的时候,要做好妥善的分配和处理。由此看来,教师有必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对于教学对象的具体状况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和详细的了解,然后做出相应的总结,根据教学对象的特性来设计合理的教学大纲。这样做还能够较好地避免知识体系当中的不足之处和种种弊端,尽量避免使其在演奏当中犯下低级错误。除此之外,在整个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渠道加深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对于学生提出的疑惑和问题要及时做出解答,并以此作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讲课进度。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是极其必要的,这样做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2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影响到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它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热情和灵感,这就使得兴趣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项要素。兴趣的存在能够强有力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能够在热情当中找到自己的灵感,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演奏,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于音乐教师来说,首先,要让学生在思想上面了解钢琴,进而喜欢上钢琴这门学科,使其明白学习钢琴的重要意义所在,利用对钢琴的学习来加强学生对于其他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水平,学生的视野也能够在这一过程当中不断拓宽。其次,学生自身也要明确钢琴学习的具体目标和各个进度时期的相应要求,最终能够以一个演奏者的身份对钢琴有着无限的热爱。最后,学生要把钢琴学习和个人的理想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二者之间能够互为支撑,互相促进,从而激发起学习的欲望。

3.3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钢琴教育的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应用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演演奏,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注重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用理论引导实践,用实践来反作用于理论,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学知识和音乐演奏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在实践方面,教师应当强化演奏示范,这一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和疑惑,还能够有效地避免误区和盲点,教师较高水平的演奏能够将钢琴的优美音质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其次,教师还要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弥补传统应试教育当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增加学生演奏的机会,使其实际演奏能力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也是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4提高学生的即兴演奏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的即兴演奏要包含三个方面,分别是速度、情绪和效果。从速度这一方面来看,我们要求学生能够在演奏的过程当中拥有较为灵活的反应能力,但是在练习时间的安排方面又不宜过长,以适当的时间为最佳,对于这一点是因人而异的。情绪贯穿于演奏的始终,演奏者的情绪应当符合曲调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显现的合情合理。这里所说的效果主要是指演奏的最终效果,想要达到最佳水平,演奏者不仅要有合适的情绪,更需要适合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风格。将以上三点有机结合在一起,是对于每一个合格演奏者的必然要求,而想要满足这三点要求,演奏者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乐理基础和和声基础,这需要在长期的学习当中不断提升自我。

4、结语

总体来说,在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崭新的教学理念,以此来弥补传统音乐教学当中的种种不足指出。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为自己的实际演奏争取更多的机会,从而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瑜.浅谈高职院校的音乐教育[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3)

[2]韩靖宇.浅谈钢琴音乐教育[J].青春岁月.2011(10)

[3]张淼.论艺术考生钢琴教学方法的改进策略[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06)

[4]李丹.钢琴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1)

[5]杨苗苗.论钢琴教学中的音乐素养教育[J].职业技术.2009(09)

上一篇:学校语文教学应结合课外 下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个性化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