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创新的探索

时间:2022-09-09 06:12:19

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创新的探索

摘要:从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上看,它是以其丰富的文献资源为少儿读者展开广博的知识世界,其教育的重点是放在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的能力、拓宽人的视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发展人的个性上面。本文主要阐述图书馆如何创新少儿服务工作,从而通过行之有效的方式提高少儿读者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图书馆 少儿 服务

图书馆是人类文明成果的荟萃之地,是公民终身学习的大课堂。2009 年世界读书日总理视察国家图书馆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阅读可以增长知识,陶冶道德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图书馆在培养少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做好图书馆少儿服务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为孩子服务,达到资源共享,让孩子们成为知识型的新世纪青少年,一直是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1、注重营造具有童趣的读书环境

1.1 建筑环境

一个图书馆馆址的取舍、造型及周围环境对读者都有巨大的影响。少儿读者需要一个有童趣、有品位、有文化氛围的适合学习看书的地方,所以图书馆在建筑时要考虑外观应引人注目,有自己的特色,主要以舒适、实用、活泼为主。楼层不宜过高,避免给少儿读者高不可攀之感,或者会给年幼者带来不便。馆舍周围最好有青山绿水,或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绿化,还可以设置滑梯等大型固定的玩具,让少儿读者感到清新、自然、放松,有童话味。总之,建筑的“包装”应给人以注目、耀眼、惊喜的效果,使人过而不忘,望而向往。

1.2 内部布局

首先要以少儿读者活动安全方便为第一要求,其次要体现图书馆工作的特点。比如少儿读者流通率较高的外借部、阅览部、低幼儿童玩具室等应设在楼层低的且显眼的位置,里面可配置一些造型设计有趣、符合儿童口味的桌椅,过道上还可悬挂一些色彩鲜艳、直观、形象的儿童画、卡通画和拼图等装饰品,避免太过阴沉和严肃。另外,图书馆的各种办公设备、视听设备、照明设备、阅览设备及书库设置对少儿读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从小读者的心理角度考虑,让他们感到亲切自然,富有情趣。

1.3调整藏书结构

调整藏书结构是必要的,但怎样调整,让谁来调整或者按什么样的标准进行调整呢?文献采购应符合以下要求才应是合理的:采购的文献,小读者认为是自己喜欢读的,馆员认为它是文献收集中最需要的,专家认为它是文献收藏中必不可少的。具体做法是:(1)组建“小读者采购团”。即通过海报、宣传单方式介绍本馆采访工作内容和操作方式,对有意参加活动的小读者提出具体要求,利用双休日、节假日组织部分小团员到书店采选图书。这样既增强了文献采访的针对性,又让参与活动的小读者有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了图书馆与小读者间的交流;(2)邀请本地区少儿问题专家、儿童文学作家和专门从事少儿教育工作的教师组建“采访工作指导委员会”,通过会议、书信、电话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提高采访工作质量。这样,借助小读者的“眼睛”使采选的图书更适合少儿需求,借助专家的“外脑”拓宽采购者的视野,使所采访的文献更有前瞻性。(3)通过发放“读书调查表”等方式开展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少儿读者的读书动态,使采访工作更具针对性。

2、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优化创新阅读环境

2.1 完善馆藏,彰显人性化服务

以文学和各类科普读物为主,教育辅导书为辅。考虑到目前电脑、电视普及,卡通、网络游戏盛行,一些外来文化可能对少儿产生负面影响。在丰富馆藏时,既要满足小读者求知、好奇的心理需求,也要适应我国正在推进的全面素质教育的需要,特别是知识创新的需要,调整藏书结构,引导少年儿童多读书,读好书。要努力建好自己的信息网站,开设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特色栏目,让少儿快速了解丰富的网络知识,快速地掌握上网技巧,浏览精彩的网络世界。

2.2丰富藏书数量和种类,拓展多媒体阅读手段

图书馆除了要增加藏书的数量,满足日益增加的阅读需求,还要丰富藏书的种类,收藏适合各年龄段少儿阅读的各类儿童文献资料。学龄前儿童的思维能力有限,应该选购图文并茂带有科幻故事情节的漫画、卡通书,而小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书面语言,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就应采购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科普读物等。不仅如此,还要针对部分少儿的特定爱好,专门收藏个性化的文献资料,如战争历史类、人物传记、古董邮票鉴赏等文献。还可以兼顾其它读者层面为家长、幼儿园、小学老师开辟婴幼儿教育图书阅读区,制定馆藏文献在普及型、资料型、研究型各学科比例的采访原则,以读者需求和特色化馆藏建设为导向,将不同学科、不同载体文献针对不同读者层面加以合理组织,科学配置,以用定藏。在多媒体阅读手段上,要重视电子读物的发展。图书馆藏书建设既要建设文本文献,也要建设电子文献,多采购适合少儿阅读的音像读物。

3、开展多种阅读活动,提高少儿阅读兴趣

教育部在新课标中要求“少做题,多读书,通过课外阅读,提高中小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通过组织课外阅读活动,促进少儿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一直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点。图书馆应举办形式新颖的阅读活动,如:主题读书会、故事会、征文、猜谜等,激发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通过活动,让少儿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图书馆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小读者参观图书馆,帮助儿童了解图书馆的各个职能部门、借阅程序、规章制度等,介绍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目录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工具书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让小读者了解图书馆,热爱图书馆,掌握一定获取信息的方法与技能,使他们更好地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读书后,总会有一些感受和体会想与人分享。图书馆应多创造机会,如举办书友会等,让少儿读者各抒己见,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读书笔记的展示等,为小读者搭建一个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分享彼此的心得和体会。这种做法有助于读者表达能力的提高,更是读者提升思想、净化心灵的过程。

结论

图书馆只有结合广大少年儿童的特点,积极营造真正为孩子们着想的阅读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少年儿童提供温馨、充满人性化的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效率,才能成为小读者依恋的图书馆,成为他们身心愉悦的快乐园地。

参考文献:

[1]程超. 浅谈少儿图书馆服务的创新发展[J]. 黑龙江史志,2010.5.

[2]刘亚旭. 少儿图书馆的特色建设发展[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5).

[3]王玉霞. 图书馆如何做好少儿阅读指导工作[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

上一篇:有线电视电缆分配网络的规划与设计 下一篇:发展贵州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