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助力学生成长

时间:2022-09-09 06:11:07

“每日一题”助力学生成长

高三开学考试,因人员调整,成绩竟比平行班级低将近二十分,班里的气氛有些压抑。我提出建议:每天的早饭和晚饭后,早回来十分钟,由各科学得比较好的同学讲经典题。学生们一致赞同。

我之前的担心一扫而光。讲题的学生很认真,有的还提前去找老师讨教;听的同学也积极,上课前十分钟,大家齐刷刷地回到教室。不知道是不是“讲题”起了作用,一个月后的考试,我们和其他班只差两分。再一个月后,我们成功地夺回了平行班第一的位置。

高三一年,这个讲题的习惯一直保持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几位讲题频率高的学生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时,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年级演讲比赛,有两位同学分别捧回了一、二等奖。高考如约而至,我们班的成绩遥遥领先。

新的学期开始,在年级主管领导的大力推荐下,十分钟讲题在全校推行。每天第一节晚自习的前十分钟,就是固定的讲题时间,每个班都讲,名字就叫――每日一题。而这时我们班又有了创新:

一、学期初,班级一题

刚刚组建新的班级,学生们彼此还不熟悉,就按照学习小组轮流讲,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

两轮过去,学生们基本熟悉了,便在班会时间投票选出讲得好的同学,再由学习委员组织分学科排序等。

每日一题的质量明显提高了。

好多次课间,我发现李宇都在给同学讲题。我忍不住偷偷问一位同学:“班里各科比李宇学习好的都有,为什么同学们都问他题啊?”“老师,不是同学们非问他,是他一下课就挨桌问听懂了吗?有人回答没懂,他就开始讲。同学们看他这么主动,有啥问题也就爱问他了。”嘿嘿,这小伙儿,原来是主动寻找机会啊?看来是尝到了讲题的甜头儿了!找机会我和李宇聊了聊,他说:“讲了几次每日一题之后发现,自己会做和会给别人讲,完全是不一样的高度。以前我觉得我上课听懂了,可考试的时候即便遇到原题我都只是似曾相识,其实还是模棱两可。但是自己当小老师讲过的就不一样了,题变换形式后也会。所以我就课下主动问问同学们,对他们来说有一点帮助,对我自己更是一个提升。”这个主动的态度也给了他很好的回报――分班时位于21名的他,后来成绩稳定在了班里的前10名。

二、学期中,小组一题

尝到讲题甜头的学生越来越多,主动报名讲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轮流一次都要一个多月的时间,学生们不满足于这样的一个频率。于是班委开会研究决定:

每日一题落实到小组。四位同学一组,利用课间时间,每天每人讲一个小题,也可以是搞个小测,比如考几个单词,考几个公式等。

团支书提出一个问题,有人就是不喜欢讲怎么办?最后商量的答案是:

尊重个性,不喜欢讲的就不讲。

这个落实到小组的形式顺便解决了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就是下课教室里追逐打闹的学生几乎没有了,哪怕他自己没在讲题或者听题,他也不好意思打扰别的组讲题啊。

全面铺开后,并非没有阻力,周一一大早我就接到了莹莹妈妈的电话。“两次返校,她都比往常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去学校,说是去给几个同学讲题,就她那水平自己还没学多明白呢,还能给别人讲?别耽误人家孩子啊!不会是约好了一块儿玩去了吧?……”欲言又止中,流露出对女儿给同学讲题耽误自己学习时间的担心。家长有此担心也是人之常情,只盼着莹莹成绩进步吧!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我第一个先找莹莹的成绩,第一名!她居然考了我们班的第一名!(以前她保持在五到十名)太给力了!我马上拨通了莹莹妈妈的电话告诉她这个好消息。她很开心,除了谢谢我之外还说了一句“看来这给别人讲题还真是对自己也很有帮助呢!”每日一题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会上莹莹妈妈就此和家长们进行了交流。

三、班级间,交换讲题

学业水平测试临近,这帮以前对政史地不够重视的理科生们有点着急了。班长找到我,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干部会议,研究下如何才能帮助大家复习这三科。有人提议,从现在开始到学业水平测试的一个月时间,我们的每日一题全部围绕政史地三科,全票通过。可是问题来了,谁去讲?班长建议:“咱能邀请文科班的人来给咱们讲吗?我们可以去带他们复习物理化学生物。”“这个主意好!”我马上去找了一个文科班的班主任,商量了具体事宜。几名学生也分头“备课”去了。

第二天,“交换讲题”就实施了。欢迎了文科班来讲题的同学,我就快步到了相应的文科班,去看看咱班讲化学的质量(我是化学老师)。很显然,是精心备了课,讲的内容完全是学考的范围和难度。先是带着复习了知识点,又讲了两个例题,最后还总结了一下解答相关题的方法和窍门。讲了十五分钟,文科班的学生们听得都很认真。

文科班讲题的同学也很认真,还专门做了课件,受到了我班学生的夸奖,小东同学还送给了他一个棒棒糖表示感谢。一个月下来,学生们觉得对自己的学考复习帮助很大,结果当然是全部通过。

四、学期末,人人讲题

学业水平测试后,大课间,针对每日一题班委们又召开了一次会议。班干部日益成熟,他们的例会也已经很正规。(有的事情他们觉得需要我发表意见就邀请我参加,我也只有举手表决或者投票的权利。这帮孩子还真是认真,我的提议,他们不同意照样提反对意见。)这次会议决定:

每日一题让每位同学都走上讲台去讲一讲。有的同学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小组没推选过,主动报名又不好意思,这回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位同学都要讲,他们就没有推辞的理由了。我班“专属摄影师”硕鹏同学负责拍照留念,拍张照片,留下个美好的回忆。

我很感动,同时也有一点点惭愧,学生竟关注到了班里不引人注目的这一小部分人,而且考虑到了毕业以后,他们说这种锻炼会对毕业以后的生活有帮助。

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在我校“毕业生追踪”的研究中,我们走进了几十所大学,采访了上百个孩子的老师、同学以及他们本人。毕业生们很多都在大学里担任了班干部、学生会干部等职务。很多学生提出是高中时期的“每日一题”锻炼了他们当众讲话的能力,让他们不怯场,大学刚入学时便脱颖而出。

借助“每日一题”这个活动载体,学生们想办法解决他们眼前的问题,而且懂得关心同学,哪怕是那些沉默的甚至容易被遗忘的同学。这几年来,没有一名学生抱怨说每日一题占用了自己的学习时间,耽误了学习。我更多看到的是学生乐于甚至主动给其他同学讲题。在这个问题上,帮助别人可能已经成了很多学生的习惯。不经意间,同学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班级凝聚力更强,学生的成长也没有止步于成绩了。

(作者单位: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附属中学)

上一篇:钙果在合江地区的引种栽培 下一篇:三步应对学生间的打闹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