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电点式监控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设计

时间:2022-09-09 05:54:20

集中供电点式监控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设计

摘 要: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建筑不断涌现,其庞大的体积及复杂的内部功能造就了火灾时复杂的逃生路线。这时,采用更加安全可靠、能及时准确指示逃生路线的智能疏散照明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供电点式、监控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

中图分类号:U672.7+4

1、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的构成

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主要由控制器主机、集中蓄电池主站、控制器分机(有安全电压型,交直流隔离性及混合型等几种方式)、智能监控型应急照明灯组成。 系统采用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对日常程序的预设管理和手动管理, 控制器主机可通过程序设定不同环境及不同着火点情况下的不同的疏散方案。 通过消防联动信号输入或人工操作, 智能疏散照明系统即可进入自动点亮状态, 并根据着火位置的发展变化自动调整疏散指示灯的指示方向。 下面结合工程实例详细介绍该系统。

2、 工程概况

佳和世纪广场工程位于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地下一层,为汽车库,洗浴中心、餐厅、设备用房(包括水泵房,柴油发电机房,变配电所等);建筑高度51.80米,总建筑面积为71585.29平方米。 考虑到本建筑为大型公共建筑,且属于人员密集场所,本项目采用集中 供电点式监控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该系统的疏散指示标志灯系统每24h进行一次巡检,确保其在应急状态下能够点亮,从而降低后期维护的人力、物力。

3、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与传统消防应急照明系统的比较

3.1 由于缺少必要的自带检测技术,传统应急照明系统发生故障时不能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特别是采用集中蓄电池供电的系统,一个元件故障后可能造成整个系统关键时刻的失灵。而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具有自检功能,任一点出现故障后系统主机均在第一时间报警,大大挺高系统的可靠性。

3.2 传统疏散照明系统不能智能判断火灾发生位置,其具有把人员引入火场的可能性。现在大型建筑每个防滑分区的疏散通道一般都不是一个,当一个疏散口发生火灾的时候,疏散指示标志灯具固定的指示方向容易把人员引向这一具有更大火灾危险性的位置。而智 能疏散照明系统疏散指示灯具具有根据火灾位置自动改变疏散方向的功能,使人员及时准确的找到逃生路线。

3.3 发生火灾时,除非采用切除市电、由灯具自带蓄电池供电的传统应急疏散照明系统外,其余的传统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供电电源均为 220V,如处理不当,消防灭火时由于大量水的使用可能对消防员造成危害;而采用切除市电、由灯具自带蓄电池的供电方式,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应急疏散照明电源的可靠性。智能疏散照明线路可采用安全电压供电,极大的降低了消防人员触电的可能性。

3.4 现在的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灯具一般采用 LED 灯具,相比节能荧光灯更节能。

3.5智能应急照明系统与传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的投资成本

3.5.1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标志灯系统在投入使用后需要测试验证:以本工程为例7万m2酒店建筑系统验证量( 50个防火分区750盏标志灯1500盏照明灯)为例:光源的好坏检查人工耗时平均:0.5min/灯一次,需要1125min=18.75h=2.5人/天,基本上可以肯定:大型建筑消防灯具数量很多时用人工巡查测试的方式来确认疏散照明灯、标志灯的好坏所费的时间代价及结果是不现实的。要想迅速验证大型建筑的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标志灯系统完好性,只能采用计算机机检测技术。同时大型建筑的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标志灯系统的验证不应影响日常人们的生活及工作。系统完好性验证仅是静态的巡检是不够的,本工程采用的是动态功能性测试计划(5min)及放电性测试计划(30-90min)技术,每24小时一次动态性能测试。

3.5.2本建筑按EPS设计方案应急照明蓄电池容量需要900KW/90min;采用e-bus方案是25KW/90min;两者将近40倍的蓄电池容量之差,再则,蓄电池是易耗品,正常标准寿命按4年计算,20年内蓄电池容量的投入对环境压力太大(目前中国每一个单位GDP的能耗是欧洲10倍)。

但不可否认,现在选用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比采用传统方式价格昂贵很多,但相信随之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的发展,其价格差距会逐渐缩小。

4、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设计

一个完善的消防应急照明系统,应在电源设置、系统组织、照明控制方式、导线选型及敷设方式、灯具选择及安装位置、诱导指向、安全保护措施等环节都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保证其在火灾紧急状态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接下主要介绍的是该系统在佳和世纪广场的运用,在进行该系统设计时需要满足下列一些要求。

(1)本系统由中央电池主站(直流),组合式智能控制主机,安全电压型智能控制分机,混合型智能控制分机,安全电压集中电源点式监控型疏散指示灯、照明灯及高疏散照度照明灯等设备构成。本工程在地下车库、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前室、合用前室、KTV包间、包房、酒店大堂、餐厅、大厅等采用e-bus/10智能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系统, 见附图1,2,3,所有设备及灯具均具有唯一地址并带传感器,控制器的主电源由消防电源供电。设计的系统控制器主机设在本建筑的消防控制室(位于地下一层)内,另外,在消防控制室内设一台中央电池主站,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一台监控主站最多可配出1~8路通信线;每路通信线可接32台设备(电池主站及控制器分机),采用手拉手模式。

(2)本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有利于组成系统的所有部分,具有良好的维护可测性,

能有效降低必要的维护成本,并能保证系统的终身可靠性及提高相关设备的可维护性。

(3)本集中供电式点式监控智能(消防)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要求保证系统中所有灯具受到监控,以便在火灾发生时确保提供快速可靠的照明。

(4)本着绿色建筑、节能地毯的设计原则,所有末端灯具光源均采用高亮度 LED 专用灯具,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规定,照度要求及灯具选型原则如下:①一般(楼层)平面疏散区域>0.5Lx,地下场所、人员密集区域>1.0Lx,统一采用安全电压类应急照明灯 UBS- 1.0Lx/zA- EL1019 3W;②防烟疏散楼梯>5Lx,采用安全电压类应急照明灯 UBS- 5.0Lx/zA- ELS1019 5W;③消防工作区域采用 100%备用应急照明, 不要求疏散应急照明照度。

(5)该系统中,每台控制主机、智能(直流)电池主站、安全电压型智能控制分机、交直流隔离型控制分机等设备均分配一一对应的地址编码,并且所有的灯具均设置独立的地址编码且自带传感器,因此,能够保证所有设备的可识别性及可控性。这样做可保障日常管理和火灾应急状态下不同的控制、管理要求。

(6)所有的末端灯具均不带蓄电池,减少了后期维护的工作量,进而降低维护难度。智能电池站能自动检测电池状态,并自动充放电,延长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进而降低电池更换的成本。

(7)系统通讯控制采用二总线,既保证了通讯线路的抗干扰能力,且稳定可靠。系统通讯电源由系统自身电源提供,在应急状态下不受市电电源的影响。

(8)为保证系统的终身可靠性及提高相关设备的可维护性,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有利于组成系统的所有部分,具有良好的维护可测性,并有效降低必要的维护成本。

(9)系统供电主干线路采用正常电压供电(AC220V或DC216V),确保具有良好的供电范围。系统控制分机正常工作电源均取自各控制分机所在设备间内本区域应急照明(或应急电源)配电箱出线回路,备用电源(即应急电源)取自中央电池主站。

(10)发生火灾后,本系统内灯具采用与公共电网隔离的直流应急供电系统供电,而且部分灯具采用安全电压供电,以保障在发生火灾等应急状态下,不会对相关场所的人员构成危险;而且能够有效避免本系统因发生故障对本建筑内其他设备的供电可靠性造成有害影响。

(11)本系统采用总线制,因而具有可扩容性,能够满足日后装修或功能变更、建筑格局变更的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应急疏散照明指示系统具有诸多技术特点和优势,充分弥补了现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系统的不足。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低碳设计理念,倡导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备用照明与疏散照明分立的理念,放弃EPS造就的粗放式设计思路,采用数字化布灯技术,疏散照明-标志灯系统的完成高性能的可编程消防应急疏散照明指标之外,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疏散照明系统为当今社会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一个更可靠的保障。 随着大型复杂建筑的不断涌现及人们对智能应急疏散照明系统认识的不断提高,智能应急疏散照明必定是未来疏散照明系统应用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麦志元.HYPERLINK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JCXX200707204&dbcode=CJFQ&dbname=CJFD2007&v=MTY0NTJxSTFGWUlSK0MzODR6aDRYbkQwTFRnMlgyaHN4RnJDVVJMbWZZT1pvRnlEaFc3dktMeTdUZHJHNEh0Yk0="浅论住宅的智能应急照明 [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7(07)

[2] 曹立强,朱江.HYPERLINK "http:///kcms/detail/detail.aspx?filename=DGWZ201001018&dbcode=CJFQ&dbname=CJFD2010&v=MTY5MDJDVVJMbWZZT1pvRnlEaFc3dkpJU3JjZExHNEg5SE1ybzlFYklSK0MzODR6aDRYbkQwTFRnMlgyaHN4RnI=" 浅谈智能应急照明疏散系统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J]. 电工文摘. 2010(01)

上一篇:浅谈州河节制闸的维修与养护 下一篇:浅谈如何提高电解铝用预焙阳极质量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