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内经》调整阴阳气血之针法

时间:2022-09-09 04:54:58

(嘉兴市新丰中心医院,浙江314000)

摘 要 结合多年临床应用浅谈《内经》刺法特点:(1)辨病性阴阳,选穴与刺法宜相应。(2)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之功效。(3)辨病变先后、主次、上下,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原则和取穴方法。

主题词 调整阴阳 《内经》 调和气血 综观《内经》论刺法,可概分为辨证用针和行针调气两大类,调气的主要内涵是调整机体阴阳气血平衡。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谨察阴阳所在调之,以平为期。"《灵枢・根结》更明确指出:"用针之要,在于知调,调阴与阳,精神乃充,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都说明针灸是通过调神调气来调整机体失衡的阴阳气血,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后人曾将《内经》这一整体阴阳平衡理论和针刺大法称之为"阴阳针法"、"阴阳平衡针法"。现从笔者多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谈几点粗浅体会。

1 辨病性阴阳,选穴与刺法宜相应按八纲辨证,病有阴阳、虚实、寒热、表里的不同证型,而以阴阳为总纲。《内经》从阴阳胜复的变化,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可以"刚柔"二性冠之。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方"。凡热实在表属阳之病性谓之刚,凡虚寒在里属阴之病性谓之柔。刚性之病宜用泻的手法以泄热泻实,柔性之病则宜用补的手法以温经补虚。这是刺法上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具体辨别病性时,首先应区分是脏腑病抑或是经脉形体之病以区分内外而别阴阳。大凡脏腑病而形于经脉体表者,当按脏腑阴阳辨治。例如,慢性胆囊炎患者往往既右胁及脘腹部隐隐痛又伴有肩胛部酸痛,根据腹阴背阳和胁为肝之部的阴阳分属范围,当可判定为阴病及阳,但其病位在于胆,据其疼痛为肝胆俱实,故应从阳刚之病而取阳陵泉、外关等手足少阳经穴并施以泻法行针,往往可止痛于俄倾之间。又如慢性肝炎患者,肝区胀痛而又有惊惕、失眠、心烦太息等症状,按脏腑辨证属于肝实而胆虚,病乃由阴而及阳。当泻肝而补胆,故先取肝经行间行泻法,后取胆经丘墟行补法,其效亦佳。

对于形体外经之病,则重在辨别寒热痛痒与有形无形而区分之。《灵枢・终始》云:"病痛者,阴也,痛而以手按之而不得者,阴也,深刺之……痒者,阳也,浅刺之"。《素问・寿夭刚柔》谓:"病有形而不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而痛者,阴之类也"。按痛症大多为寒邪凝滞于经脉筋骨之间。寒为阴邪,按之不得者,为病在深部。二者均属于阴,故宜深刺,而应用泻法以泄邪。痒者属于卫气壅遏,外显形肿不痛,为浅表属阳之症。故宜浅刺补法以调营卫。在临床上如治寒性坐骨神经痛,其痛痒而无肢体红肿,病部较深沉故常取环跳、承扶、委中、承山等穴深刺行泻法,以疏经气祛寒痹,如浅刺则效逊。相反如治下肢皮神经炎,其大腿外侧表皮麻木而深部知觉如常,故只需应用扬刺、豹纹刺等皮部浅刺法。类此,前贤对于体表四肢疾病有"酸痛属实、麻痒为虚"之说。实为针灸临床上分辨虚实阴阳之要言。

2 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针法和灸法是通过刺激体表腧穴来调整气血升降平衡,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根据《内经》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脏腑经络相关理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的内外相应、上下相通、表里相合以及经络的交叉、交会构成了网络系统,疾病的内在变化,必有外在反映可察,故而可按病痛部位循经脉所辖属范围来辨证取穴,这是《内经》整体阴阳平衡针法的主要内容之一。《灵枢・邪客》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拘挛也。"说明脏腑病可反映于体表和这"八虚"之部与内脏密切相关。同样,在肘、腕、髀、部位取穴可调五脏气血而祛邪。至今在临床上如治咳嗽咯血时取尺泽、孔最,脾虚湿热下注取环跳穴可治带下等等即是。

根据病位所在,从经脉所辖区域循经取穴还涉及局部穴与远道穴相配而调节经脉气血升降的问题。明代针灸家杨继洲有"经络分野"一说,认为"人身之气有阴阳,而阴阳之运有经络,循其经而按之,则气有连属,而穴无不正,疾无不除",并根据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背的经脉循行规律,视病位所在选用某一相关经穴而刺之。

笔者在临床上常据不同疾病取远近相配。凡上虚下实者,局部穴用补法,远道穴用泻法;上实下虚者,局部穴用泻法而远道穴用补法以调节其虚实阴阳,较单取远道穴的效果为好。例如胸胁肩背部的常见痛症,按经络分野取穴,颈部落枕样疼痛,颈项转侧不利,近取天柱,远取合谷;肩胛冈上痛者,近取曲垣,远取养老;胸膺部痛取中府、尺泽;胸脘痛取膻中、中脘、内关;腋胁痛取大陵、阳陵泉,均据虚实以分施补泻。四肢关节及软组织损伤,虽大多为局部病灶,但经气阻滞必有碍于气血阴阳之升降,也需视病位所属经脉,手足同名经相应而取。举肩周炎为例,凡痛点在肩穴,远取足阳明经条口穴透承山有显效;如痛点在肩、会处属手阳明经,远取外关配阳陵泉有显效;如痛点在肩贞、天宗处属手太阳经穴,远取养老配飞扬或申脉;痛点在肩内陵处属手太阴经,取尺泽配地机;痛点在肩峰前属手厥阴经宜取内关配太冲穴。类此,手足同名经相应配成对穴时,取效显捷。

3 辨病变先后疾病的传变是在机体邪正抗争中的一种动态变化,因而在阴病及阳、阳病及阴、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不同证型变化时,施治方法理当相应。《内经》从疾病症状变化,辨别其先后、主次、上下,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原则和选穴以调整阴阳平衡,其主要取穴方法有以下3种:(1)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取背俞脘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难经・六十七难》更进一步说明:"阴病行阳、阳病引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在临床上凡五脏疾病取背部相应的脏俞穴以调整经气而引邪外出。如肾绞痛取肾俞穴,肝病取肝俞穴,即是从阳引阴之治法。六腑病取胸腹部的募穴,如胃痛取中脘即是从阴引阳治法。

(2)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巨刺、缪刺法。本法多用于经络痛。如面神经瘫痪以及关节、肌腱损伤的对应取穴。

(3)上病取下、下病取上以调气机升降。《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十二经脉上下相通,循行有序,由于气血升降失度出现上实下虚、阴盛阳虚等变化。故凡身体上部邪气有余的,可取下部的腧穴以引其下行。凡阳气上逆的也可取下部腧穴以引导在上的阳气下行。如肝阳上亢,头胀目赤,可取行间以泻肝火而平气逆。相反如气虚血亏或中气下陷,如子宫下垂、脱肛等病可灸百会、大椎等上部腧穴。

在《灵枢・终始》中还特别强调了调整阴阳的先后:"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病先起于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说明应根据阴阳的盛衰来确定针刺先后和补泻。

此外《内经》调整阴阳气血的针法尚有五输穴的应用和"刺营者出血,刺卫者出气"的深浅补泻刺法,皆以调和气血阴阳升降为目的,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收稿日期:19990312,刘炜宏发稿)

上一篇:耳郭痛点与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的关系 下一篇:梅花针叩刺加拔火罐治疗哮喘在阿尔及利亚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