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时间:2022-09-09 03:47:19

谈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摘 要:伴随着我国社会文化的建设、社会文明的发展,对于文化意识的培养越加重要,而文化的掌握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往往要从婴幼儿阶段就开始进行,那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就越加凸显出来。作为当代教育的重心,学前教育的实际发展程度及效果已经被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起来,从一定层面上讲,学前教育的发展阶段,就是当今社会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是该阶段对于幼儿未来成长起到了关键的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学前教育;婴幼儿教育;智力发展;引导性教学

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学前教育一般是指对于0-6岁的幼儿所进行的教育行为,该种行为又被称为早教。在时代的发展中,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新时代中的新晋父母对于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日渐提高。在此种背景下,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必要性进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其也是社会相当一部分学者的关注重点。所以,本文就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期望能为相关的教学研究带去一些有效的参考意见,从而促进学前教育全新阶段的发展进步。

一、学前教育的必要性

(一)为了迎合时展进而提出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的宏观角度来看,学前教育的发展进步是整个时代的必要要求。从微观的角度来讲,伴随着我国当前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在这一前提下,就形成了当代社会整体对学生教育质量的密切关注与重视。与此同时,在这一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教育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发展而存在,更是为了改变孩子自身的命运的有效方法,所以“孩子的教育绝不能输在起点”就成为了广大家长教育核心,尤其是具有高质量、高效率的教育受到了诸多家长的青睐[1]。由此可知,当今时代下广大孩子父母在幼儿的学前教育上是毫不含糊的,不断的在为孩子寻找更高的教育质量平台,就是为了保证自家孩子能够在幼儿时期奠定未来学习的坚实基础,帮助自家孩子能够在未来的教育成长中超越其他孩子,并期望孩子能够因为学前教育的优势从而为今后人生做一个优秀的开端。那么不难感受到,在这个时代中,学前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发展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

(二)是孩子生理特性认知的必然要求

在教育的实际层面来讲,原始传统的教育概念中并没有“学前教育”这一观念,而从6岁才开始的小学教育内容中并没有针对幼儿自身的生理特性进行教育的课程安排,这种情形下,很容易就会将孩子的生理特性最佳接受教育时期错过去了。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发展,在教育领域中大部分人都已经充分的意识到孩子在0到6岁期间不应该成为教育的空白盲点,恰恰相反,该段时期应该成为更具关键性与有利性的时期[2]。由于孩子在0到6岁期间对眼前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敏感,所以将这段时期的时间掌握好对幼儿生理特性认知的学前教育重视程度,对孩子自身的发展一定会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孩子人生基础教育中的学前教育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接受的教育对孩子自身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的质量低下,势必会影响到孩子进入小学后的教育成果,更严重的是会让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丧失掉学习的足够能力以及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意识。只有将孩子在幼儿时期的生理特性最大程度的利用出来,才能将学前教育左右能够发挥出来,从而将教育基础和学习能力问题在孩子身上得到最大程度的解决,最终为孩子在今后的教育阶段中奠定基础。

(三)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要推动要求

社会发展的必要要求就是针对于学前教育的建设与发展。那么,想要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就必须将学前教育自身的质量与时效性进行质的提升,进而才能将孩子未来的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教育中的质量与效率起到间接促进的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促进孩子的学前教育也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社会的发展进程[3]。其实学前教育的发展,在学前教育领域发展中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带动因素。其不但将学前教育相关专业人士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提升,带动了一系列的相关联产业的兴起,还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社会就业生存岗位。学前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的社会事业,我国国内的诸多幼儿教育场所都在伴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得到了增设,相关机构的办学规模也是逐渐的拓展开来,幼儿入园难问题解决的同时又明显的将更加多的就业岗位面向社会供应出来。在这一发展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的高效率支持,不仅能够加快学前教育的发展脚步,还会将教育公平性的差异逐渐缩短,可谓一举多得。我们也能够从中总结出,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建设对于当今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推动,是一种时代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对于幼儿的实际心理及生理特性进行有效掌握

从教育的本源上来讲,学前教育与教育领域中的其他教育相比较,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对象的不同。学前教育的对象主要是指0到6岁左右的幼儿,该阶段的孩子大部分具有独特的心理及生理特性,该种特性主要在孩子的活泼好动、好奇爱问、模仿意识强、具体形象认知以及无意性这五大方向上展现出来[4]。根据这五种独特的特性,学前教育也要随之总结出相关的教育特点。其不仅要求学前教育教师对幼儿的心理特性进行实时掌握,还需要教师据此将更具有针对性与可行、可靠的教学安排设计有效制定出来。例如:面对幼儿学前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孩子活泼好动特性,拥有该种特性的孩子多数都爱动不爱安静,这种情形下,教师想要将教学内容进行传递,就绝不能够让幼儿一直长期处于枯燥重复单一的活动中,所以,幼儿教师就必须要将教训也活动安排的更加多样化、趣味儿化。幼儿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从而在最大程度的将幼儿本身的兴趣与吸引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上面,让幼儿的思维跟随着教师的引导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幼儿的学前教育质量进行阶段性的提高。

(二)让孩子智力与能力双向开花

在我国目前阶段的学前教育过程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往往只注重幼儿自身的智力能力的有效提升,直接从主观上将幼儿的行为能力培养的机会扼杀掉了。这种畸形的学前教育方向主要是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的,好在当前社会中诸多的教育学者已经严重的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积极的致力于解决这一问题。一个人的智力高低,是由先天拥有与后天培养共同组成的,0到6岁的幼儿阶段是智力培B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在学前教育中对于幼儿的智力能力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启蒙引导。在当代的学前教育工作展开中,幼师需要将幼儿的记忆、联想、创造等多种能力利用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有效培养。当前最为常见的就是“读图”教学方法,幼师将模型、图片等教学用具指导幼儿进行观看,并引导其进行思维联想,在将幼儿自身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出来的同时辅助孩子对于这个世界的美好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另外,在行为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教育内容对于孩子今后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乃至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力。教师可以在生活上培养幼儿爱卫生勤洗手的习惯,学习上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思想上培养勇于担当的意识,从而让幼儿在学前教育时期就能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提供无形的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的是所有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将学前教育在满足迎合时展、对孩子生理特性认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必要性的同时,学前教育幼师还要将幼儿的实际心理及生理特性进行有效掌握、让孩子智力与能力双向开花,并培养孩子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将学前教育的质量进行有效提升,进而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整体进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曾莲,傅颖诗,马浚洋.规范学前教育财务行为促进学前教育蓬勃发展――学习《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的几点体会[J].教育财会研究,2016,01:66.

[2]蒋宗珍,刘小红,张家琼.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管理机制桎梏与突破――基于K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07:44.

[3]程丽.学前教育研究发展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998―2015年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数据的分析[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6,06:101.

[4]陈燕燕.学前教育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之探究――创建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翻转课堂[J].科技创新导报,2016,14:157.

上一篇:浅析事业单位下属企业财务管理 下一篇:当代文化对历史文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