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线路施工设备现场安全管理

时间:2022-09-09 03:36:40

石油管道线路施工设备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拟建管道长度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管道建设迎来了新高潮。石油管道施工线路设备作为管道建设的物质保证,其安全管理工作显得更加重要。做好设备操作手的管理;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对重难点地段施工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可以保证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全力、全速加快管道建设”提供有力的物质保证。

关键词:石油管道;施工设备;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建设油气管道总长2.7万多公里,超过此前42年的总和,在世界管道建设上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十二五”期间,中国石油拟建管道长度是“十一五”期间的两倍,管道建设迎来了新高潮。“全力、全速加快管道建设”,是集团公司党组站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践行三大责任高度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中国石油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中石油”的具体体现。石油管道施工线路设备作为管道建设的物质保证,其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正文

近年来,石油管道线路施工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管沟塌方、吊管机倾覆、触电造成的亡人事故的发生,夺去了一条条鲜活生命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惨痛的教训。这些事故的发生或多或少都与施工设备有关。因此,做好现场设备安全管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石油管道线路施工设备主要包括焊接工程车、吊管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设备和焊机、送丝机等小型设备。目前管道焊接施工,采用下向焊流水作业焊接工艺,大型设备一字排开,依次向前焊接,实现流水线作业。线路施工需要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的考验,陡峭的山地施工,沟下焊接作业给施工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一次又一次的考验。

在坡道施工中,如果大型设备的刹车、转向系统不好,就容易发生溜车和倾覆事故。人员挤伤等机械伤害事故也时有发生。同时,这些设备自身巨大的重量对管沟边缘产生巨大的荷载,若不采取有效的支护和防塌措施,容易导致管沟塌方事故的发生。焊接工程车上带有220V和380V的焊接电源,若采取的漏电保护措施不当,容易导致人员触电伤害事故的发生。

做好施工设备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在项目部和机组建立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组织,开展经常性设备检查,排除安全隐患;加强对设备操作手的培训,开展定人定机和专人专机工作,实行操作证制度;做好设备保养和维修工作,排除设备安全隐患;对重难点地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1设备操作手的管理

人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之一。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管理规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集团公司安全理念中提出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本、健康为本。切实把安全环保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天字号工程。对设备操作手的操作技能和安全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要对主要施工设备实行 “定人定机”或“专人专机”和“操作证”管理。

引发事故的四个基本要素

1.1.实行“定人定机”或“专人专机”管理

对主要施工设备实行“定人定机”或“专人专机”管理,保持设备操作人员的相对稳定,这样可以使操作人员熟悉设备自身的运行情况,避免设备更换操作手,新操作手对设备不熟悉的问题。吊管机、推土机、挖掘机等大型施工设备,每台应配备专职操作人员;联合操作的焊接工程车等大型设备,应根据岗位的安全风险和技能要求配备符合要求的操作人员。

1.2.实行“操作证”制度

设备的操作应执行“操作证”制度。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考试(核),取得操作证后,方能上岗;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操作人员,还应经相关部门考试(核)合格,取得专门的操作证方能上岗。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应严格按照维护保养规程或使用保养手册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作业,并严格按照设备的修理规范对设备进行检修,及时排除故障,保质按时修好设备。

1.3.做好对设备操作手的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

设备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并熟练掌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规程,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必要的理论知识,做到“四懂三会”(即懂原理、懂结构、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定期对所有员工进行健康、安全培训,通过观看事故案例和健康安全宣传片,使操作手受到教育。通过培训,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六条禁令” 、“中石油HSE管理原则”等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深深植入每一名员工的心中。

坚持“三一三落实”,即每天一次班前会议、总结会,每周一次HSE培训,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施工制度不放松。每天开工前机组要召开班前会,由安全员通报现场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醒所有员工在本岗位作业过程中切实开展安全隐患识别和检查。

2现场设备安全检查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任何事故,只要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都是可以防止的。认识这一特性,对坚定信心,防止伤亡事故发生有促进作用。开展设备安全检查对于排除设备安全隐患是十分重要的。

现场设备安全检查应建立自上而下的检查机制,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机组安全管理人员以周为单位对设备进行定期、全面检查,操作手对设备进行日常检查维护作业。重点检查起重设备钢丝绳、吊带等有无断股、开花情况。销、轴等连接部位是否牢固。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定期开展现场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管道局设备管理中心制定了《管道局现场设备管理规定》和《现场设备检查规定》,提出了现场设备管理指标、各类台账和报表,为6大类、23个系列型号的设备制定了现场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评分表。

2.1.项目部安全检查

现场项目部、机组的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开展设备安全检查,检查可以根据《管道局现场设备管理规定》的内容进行,检查组应有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组成,应按设备系列型号选用相应的《现场设备技术状况检查评分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操作证和记录(操作证、运转记录、日检和二保记录),日常检查和维护(整机外观、发动机、传动和行走机构、工作装置、电器仪表、燃油箱、电焊机)、二级保养维护(发动机、各类滤芯、蓄电池、油)、其他(随车工具、基本技能和常识、其他不符合项记录)。

对存在影响安全使用的重要不符合项,或存在多处一般不符合项的设备,检查组应立即要求该设备停止使用,并由设备检查组负责人对项目部现场下达《设备整改通知单》。由被检查项目部将整改完成情况汇报公司设备管理部门,经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核查确认,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

检查组应对被检查项目的现场综合管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现场设备管理、使用和保养维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措施和要求,形成书面材料,经项目部主管设备领导和检查组负责人签字后,交被检查项目部存档。

2.2.操作手安全检查

设备操作手作为设备的操作者,是执行《设备日常检查维护作业规定》的第一责任人。对日常检查维护作业的全面性、故障或故障隐患报告的及时性、以及发生与处理故障或故障隐患所采取措施的及时有效性负有责任。

操作手应对所驾驶的设备进行日常检查和维护作业,重点检查设备的机油液位、水箱水位、钢丝绳情况,对设备点进行,钢丝绳进行清洁和,发现故障及时向维修工报告,及时修好设备。同时应该给设备操作手配备黄油枪、扳手等常用维修工具,以便于操作手做好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

2.3.开展目视化管理

目视化管理是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种管理手段,也是一种利用视觉来进行管理的科学方法。通过在施工现场开展目视化管理工作,规章制度、警示标语贴上墙,贴上设备等做法,可以使所有员工直观的看到这些标语,意识到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风险的存在,从而自觉遵守安全规程,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重难点地段安全防护措施

山区环境下作业、沟下作业、低温及冰雪环境下作业等重难点地段,是安全事故的多发地段。在这些地段施工时,需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施工,同时在重难点地段施工应配备经验丰富的操作手操作。

3.1.坡道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在坡道上停车作业时,履带必须用掩木掩牢,制动处于锁定状态。坡度过大时要修筑平台,尽可能使设备水平。

尽可能避免在横向斜坡操作设备,严禁在10度以上横向斜坡行走和作业。确需设备在横向坡斜行走时,应将吊防风棚一侧处于坡上位置,避免设备重心偏移。如设备产生侧滑,应将设备往下坡的方向转。

设备上下坡时应低档行驶,严禁中途换档或熄火,下坡时,严禁空档滑行。设备在坡道的焊口间吊载防风棚移动,应将随车吊机回转锁定,并用绳索捆绑固定或牵拽防风棚,防止防风棚产生较大幅度摆动。

3.2.低温及冰雪环境下作业

上下车前,检查梯子扶手是否清洁,有无冰雪附着。设备停机后,检查清理四轮、履带的冰雪。

3.3.沟下作业

按地质结构确定地耐力,根据设备自重和作业对象保持距管沟有效的安全距离。并按施工方案和实际情况采取增大坡比等措施,避免塌方。同时沟下作业应安装防护棚。

采用挖掘机按压吊管机配重架的方式进行下沟作业,尤其是按压过程中吊管机还要负重行走,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对设备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一是使吊管机支重轮承受了超过设计荷载的压力,造成支重轮漏油损坏;二是吊管机配重架变形、断裂或钢丝绳被拉断,配重油缸损坏,一旦配重架断裂或钢丝绳被拉断,会造成吊管机失去配重一侧的平衡而倾覆。

4施工设备合理配备

现场很多设备服役年限长,部件老化,加之使用频次高,导致设备技术指标和安全性能下降。所以在现场需要合理配备设备资源,做到统筹兼顾,安全高效。

吊管机的起吊能力给出的曲线和图表,是指设备在平坦、坚实地面,配重完全展开的条件下,如果少装配重、不安装配重或配重架不展开,则吊管机的起吊能力会大打折扣,在现场作业时,往往地质较松软,吊管机达不到额定的起重量,这时就需要结合吊管机起重特性曲线,合理安排,尽量配备起重量较大的70吨吊管机,保证一个比较高的吊装安全系数,尽量避免“小马拉大车”情况的出现。

5 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日常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绝对是付出就有回报的。操作手和维修工应该按照三级保养制的要求对设备进行保养,避免超保、漏保情况的出现。

设备使用中的维护与保养实行三级保养制:

一级保养:即日常保养,又称例行保养,每天由操作手进行。主要内容是班前加油,调整,班中检查,班后擦拭清。

二级保养:以操作手为主,维修工配合。主要内容是对设备进行局部拆卸、检查、清洗;疏通油路,更换不合适的毡垫,调整配合间隙;紧固各部位。电器部分由维修电工负责。

目的:保持设备良好,减少设备磨损,排除设备事故隐患,达到脱黄袍,清内脏,漆见本色铁见光,油路通,油窗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

三级保养:以维修手为主,操作者参加。主要内容是擦洗设备,调整精度,拆检,更新和修复少量易损件,进行调整,紧固,刮研较轻微磨损的部件。

目的:提高设备大,中项修理间隔期间的完好率,使设备达到完好标准。

6结论

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坚持开展HSE体系推进工作。项目部等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机组员工和操作手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设备操作手;建立自上而下的经常性设备检查机制,排除安全隐患;针对重难点地段制定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设备施工的顺利进行;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施工设备配备;做好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工作。做好这些就一定可以让管道施工设备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逐步减少,最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设备管理中心.《管道局现场设备管理规定》

2.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管道四公司设备管理办法》

3. 郁君平.设备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65-69

4. 管道四公司工程机械处.设备技术培训资料(第二版)

[作者简介]:冯昭森(1983-),男,2009年毕业于东北石油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长期从事管道施工设备操作与安全管理

上一篇:试论建筑住宅给排水设计 下一篇:水利工程围堰施工技术要点刍议